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袁小月:练好企业内功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学术论文)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9/8/13
 
 
 
练好企业内功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学术论文)

袁小月1,2

(1 岳阳市洞庭山茶叶有限公司•岳阳•414000;2 岳阳市茶叶协会•岳阳•414000)

摘要: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企业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练好内功。文章介绍了岳阳市洞庭山茶叶有限公司打造“巴陵春”品牌的基本经验:1、完善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2、依靠科技提升产品品质;3 挖掘茶文化底蕴。
关键词:巴陵春茶;品牌;洞庭山;企业管理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企业最根本的办法就是练好内功。

  岳阳市洞庭山茶叶有限公司创办于1993年3月,秉承岳阳精神,以打造茶叶行业领导品牌为企业宗旨,以市场独特的领悟能力和现代化管理理念相融合,发展成为一家以茶叶科研、生产(分装)与销售为主的大中型民营企业,企业先后通过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HACCP食品质量安全体系认证,主推产品岳阳毛尖、岳阳银针在省内外商超系统和直营“巴陵春茗茶”专卖店的销量名列前茅,深受顾客称赞,是消费者首选的放心绿色食品,2006-2008年,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年递增20%,2009年上半年与上年同期对比,产品销售收入增25%,是同行业中综合实力较强的企业,到2008年底,企业共实现总资产3000多万元,其中标准化生产车间、仓库、茶叶保鲜库、检测和办公等场所6000多平方米,专职从事质量工作人数150人,占到员工总人数的71%。

  企业已连续10年被授予省、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多次评为“职业道德规范单位”、“再就业援助先进单位”、 “岳阳市十佳茶叶企业”称号,2007年6月企业被评为农业产业化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和 “信贷业务信用A级企业”; 2008年,企业的主打品牌“巴陵春”已获湖南省著名商标称号。

  “铸百年老店,做茶业航母”,这是洞庭山人多年以来的梦寐追求;“质量兴企,品牌兴业”,这是我们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对策。我们正在努力,将“巴陵春”茶打造成中国驰名商标,将企业建成有品牌、有品位、有品质、有灵魂、受社会尊敬的现代化企业。

1 完善质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我们已根据质量管理标准建立了一套从基地(供应商)→采购→生产→销售完整的管理体系。

1.1 加大基地建设,重点培育无公害及绿色食品

1.1.1  狠抓源头是保证茶叶品质的重中之重
 
  “民以食为天,食以质为先”,食品质量、安全永远放在第一位,品质的保证既在于严格按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控制管理,但更重要的是必须有一个可靠的、稳定的源头——茶叶基地;通过不断加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企业现已有联营基地岳阳楼区梅溪乡、平江、常德壶瓶山等茶叶基地通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部分通过有机茶认证,使茶叶的品质从源头上有了保证。近几年来,企业仍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用于改善基地的交通环境、土壤特质、农户技术、施工工具及各项配套措施。

1.1.2  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作为岳阳市农业产业化农头企业,我们把基地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有机结合,企业现有联营(建设)茶叶基地16个,面积2000多公顷,合作农户1600户,农民5000多人,公司巴陵春系列无公害绿茶2008年产量达600多吨, 2008年为农民人均年创收2000元,同时,公司不断加大对农民技能的培训力度,建立了一个农民技能培训室,发放茶园培训教材3000多份,开展茶树病虫防治知识、茶园培育知识、茶叶采摘知识、茶叶加工技巧等专项培训30多场次,培训农民2000余人。

1.2  坚持产品标准,控制原辅材料入厂

1.2.1  对企业原辅材料全部在高于国家及行业的标准下制订了企业采购流程
 
  我们对供应商从自有基地情况、原料类别(是否无公害等)、生产设备和工艺、人员素质及管理、资质情况、资金周转及发展前景等各个方面制订了供应商的评价准则,并以此确定合格供应商名单,纳入企业采购和年检范围,确保原辅材料入厂接受多个部门的监管。

1.2.2 制订出严格的采购合同文本
 
  合同明确规定采购物质的质量与卫生必须符合最新国家标准。

1.2.3  坚持以定点采购为主
 
  原则上只采购本企业的联营基地的茶叶,确有需要采购非联营基地的,必须有质监部门、农业部门的相关检验证明。我们要求原辅材料供应商提供QS、质检报告、包装印刷许可证明等文件,资质不全的一律不予采购。每年一次对供货商进行评估。

1.2.4  加大农户及基地的生产工艺指导
 
  在每年的茶叶采购旺季,我们都会派出我们的农艺师和采购人员长期驻守联营基地,在基地和农户家中指导他们按生产工艺操作,按我们企业的管理要求进行生产和加工,确保茶叶品质无污染,并能按要求入厂分装。

1.3 控制生产过程,确保茶叶出厂合格

1.3.1 仓库严格执行好原辅材料的入厂验收关

  按国家及公司的有关要求在品质和数量上做好批次验收,原辅材料入厂后,我们严格按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和“6S”的要求做好现场管理,实现原料、成品、办公的三分开,定时巡检,对进入冷库的原料严格设定温度,由专人负责监控,保证茶叶冷藏的最佳品质。

1.3.2 加强全体人员的名牌意识的宣讲和质量意识培训

  “诚信、严格、安全、优质、创新”的企业质量方针已深深刻入员工的脑海中,并变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我们感受到“企业兴旺,匹夫有责”,但企业兴旺,质量是保证,企业每年都要举行多次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和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的培训,定期考试与考核,做到持证上岗,TQC教育人数的比例2008年达到75%。

1.3.3  增设专门的质检人员和专业的仪器设备

  质检室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由总经理直接管理,保证了在茶叶质量中发现的任何问题都必须直接快速地向总经理报告,反馈速度比以前更加敏捷和快速,处理的流程更短,效率更高,同时我们由原来的一名专职质检人员增加到两人,并分别安排到湖南农大进行专业培训,系统学习茶叶质量检测知识,在资金相当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压缩了一部分办公开支,与岳阳市茶叶协会合作建起了岳阳市第一家专业茶叶质检及评审室,添置了分析天平、干燥机、冰柜等专业的检测设备,保证每批次的产品能合格出厂。

1.4 做好顾客的售后服务工作

  顾客是企业的股东,是企业利润的源泉。产品的售后工作应该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为此我们成立了售后服务部,建立起了3万份顾客数据库,每季度定期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不定期对老顾客进行回访和产品推介,对顾客的反应及时有效地给予解答,保证消费者买得放心、用得放心,对企业充满信心。

2  提升产品科技含量

2.1 引入集成技术

  与湖南省研究所合作,引入茶叶十大集成技术。在生产基地,应用良种技术,推广良种种植;在流通环节,推广绿茶保鲜新技术。绿茶贮藏保鲜主要是通过保鲜剂、小冷库和小包装来控制酶活性,保持绿茶四季如春。

 2.2 开展科技攻关

  经过十几年来的科技研发,我们已基本掌握了茶叶生产加工领域的核心技术,茶叶的外形内质,我们都把巴陵春茶做到了高品质、高享受。2007在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全国绿茶评比中,巴陵春茶荣获全国八大绿茶金奖称号。

2.3 保证研发费用

  自有的岳阳市君山茶叶科学研究所这一科研机构,一是我们增加了科研人员的力量,其中一部分已由兼职逐步向专职过渡,二是在科研费用的投入力度上不断加大,2008年达到8‰,直接投入近15万元用于改善办公环境、增加设备和科技研发。

3 挖掘茶文化底蕴

3.1 弘扬岳阳茶文化

  岳阳茶文化底蕴深厚,我们利用各种机会,大力宣传岳阳茶文化,同时提升了巴陵春品牌的自身价值。例如:巴陵春茶礼盒解说词(陈奇志撰):

八百里洞庭湖水,两千年巴陵贡茶。
二妃娥皇女英,到君山培育幼茶;
唐代文成公主,嫁西域带去名茶;
清代乾隆皇帝,游洞庭定下御茶。
巴陵春茶,得唐宋风韵,吸科技精华;
大师杰作,蕴千种风情,传万里天涯!

3.2  创新企业文化

  在这茶行业前品牌时代,众多茶叶企业正在竭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但品牌同质化现象明显,文化内涵雷同,且以茶本质为诉求点的居多。通过多套文化策划方案的比较,我们选择了以“水”作为品牌文化的诉求点。“好水、好茶、好人生”这一概念,以插位的诉求方式,从消费者的情感角度展开品牌文化诉求,令消费者感受到内心深处的渴望。在这里我们关注到茶与生活、茶与人生的缘分;茶已走过几千年的悠悠岁月,给世人带来健康,带来和谐。现代社会的喧嚣与躁动,更使人们与茶之间的缘分越来越深,品茶如品人生,只有用心品味,品茶才更有情趣,更有诗意。所以现代社会的消费者关注的不只是茶好不好喝,更需要通过品茗得到精神抚慰和享受。水的精神是对 “和谐、积极、进取、拼博”这一企业精神的最佳诠释。水作为诉求线索贯穿 “巴陵春”特有茶品牌文化,可谓得天时地利;她将用系统、完善、富有逻辑的诉求结构创造“巴陵春”整体品牌文化体系。

  自从我们的完整的企业方案向社会公布后,业内业外反响强烈。陈奇志、赵丈田《湖南茶文化》一书将我公司的企业文化策划方案作为全省两个典型之一,许多消费者对巴陵春品牌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对巴陵春品牌的忠诚度。
 
(资料来源:中国名茶网.公司 http://www.zgmcw.cn/
 

输入关键词“论文”,中国名茶网站内搜索结果
 
(网站首页与各一级栏目目录页面,均设有“站内搜索”,使用站内搜索,您可很快查找到所需资料。)
 
 
ID 新闻标题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656  袁小月:练好企业内功 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学术论文) 中国名茶网 2009-8-13
2655  郭桂义:茶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清洁生产 (学术论文) 中国名茶网 2009-8-13
2606  中国名茶网网友柳田推荐的一篇学术论文:《论普洱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 中国名茶网 2009-8-4
2543  质疑《秦茶始祖文化论坛学术论文征集通知》 中国名茶网 2009-7-19
2510  杨元峻:加快镇沅县茶叶产业化发展初探(学术论文) 中国名茶网 2009-7-7
2491  加快镇沅县茶叶产业化发展初探(学术论文) 中国名茶网 2009-6-25
2164  浅论炎帝传说 (论文) 中国名茶网 2009-3-11
2027  雷建生先生关于湖南夹山“茶禅文化”的两篇学术论文 中国名茶网 2009-1-28
2026  弘扬茶禅文化 打造强势品牌 加快产业发展(论文节选) 中国名茶网 2009-1-28
1838  吴永祥:茶脉(论文,有删减) 中国名茶网 2008-11-16
1836  张观怀:茶祖神农与五千年茶文化(论文,有删减) 中国名茶网 2008-11-16
1834  彭高:临湘茶叶史话(论文,有删减) 中国名茶网 2008-11-16
1833  周新发:茶祖与炎陵(论文) 中国名茶网 2008-11-16
1832  周应春:茶 茶祖 茶祖文化(论文) 中国名茶网 2008-11-16
1831  彭毅华 、赵丈田 、陈奇志 :龙窖山茶与茶祖文化(论文) 中国名茶网 2008-11-16
1830  崔锡焕:国际上对茶祖神农的理解(论文) 中国名茶网 2008-11-16
1829  文建虎:中华茶文化的由来及兴起(论文。有删减) 中国名茶网 2008-11-16
1828  何培金、陈奇志、谢大海、卢明德、赵田初、周正林:茶祖精神与临湘茶人(论文,有删减) 中国名茶网 2008-11-16
1806  2008年岳阳科技论坛录用岳阳市茶叶协会会员论文9篇 中国名茶网 2008-11-14
1792  《茶祖文化论》论文集后记 中国名茶网 2008-11-8
1791  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论文集《茶祖文化论》序言 中国名茶网 2008-11-8
1788  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论文集《茶祖文化论》图书封面照片与目录 中国名茶网 2008-11-5
1777  陈奇志:“炎黄精神与和谐文化”炎黄文化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简介 中国名茶网 2008-10-20
1776  中华茶祖神农文化论坛学术论文摘要(岳阳市茶叶协会集体投稿部分共12篇) 中国名茶网 2008-10-20
1612  龙窖山瑶族与龙窖山茶(2002年度学术论文) 中国名茶网 2008-7-25
1595  岳阳茶文化研究进展与发展方向(2003年度学术论文) 中国名茶网 2008-7-5
1430  覆盖和间种对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论文摘要) 中国名茶网 2008-5-13
1418  2008中国绿茶(古丈)高峰论坛论文标题、作者与提纲(摘要) 中国名茶网 2008-5-7
1399  世界绿茶金三角---武陵山茶区(学术论文) 中国名茶网 2008-5-2
1397  2008中国绿茶(古丈)高峰论坛论文集目录 中国名茶网 2008-5-1
1354  有关中国武陵山区的学术论文索引 中国名茶网 2008-4-20
1346  开拓创新做大做强赫山茶业(论文摘要) www.z 2008-4-12
1316  2007年度岳阳市茶叶协会会员论文摘要 http: 2008-4-1
1217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中国名茶网网友刘辉倪对《湖南日报》《寻找撬动产业的支点》一文的点评 中国名茶网 2008-2-20
1050  岳阳市茶叶协会论文与著作多 中国名茶网 2007-12-27
1023  论临湘茶业的核心竞争力(岳阳市茶叶协会会员2007年度论文选) 中国名茶网 2007-12-8
1022  提升湘茶核心竞争力 加速建设现代茶产业(岳阳市茶叶协会会员2007年度论文选) 中国名茶网 2007-12-8
1020  论茶叶企业核心竞争力(岳阳市茶叶协会会员2007年度论文选) 中国名茶网 2007-12-6
1019  茶叶包装改进与市场竞争力(岳阳市茶叶协会会员2007年度论文选) 中国名茶网 2007-12-6
1018  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华容县胜峰茶业有限公司的实践(岳阳市茶叶协会会员2007年度论文选) 中国名茶网 2007-12-6
1017  加快岳阳茶业的协调发展(岳阳市茶叶协会会员2007年度论文选) 中国名茶网 2007-12-6
1016  临湘市黑茶的现状优势及建议(岳阳市茶叶协会会员2007年度论文选) 中国名茶网 2007-12-6
1015  技术创新提升洞庭春茶的竞争力 (岳阳市茶叶协会会员2007年度论文选) 中国名茶网 2007-12-6
1010  临湘黑茶的演变(岳阳市茶叶协会会员2007年度论文选) 中国名茶网 2007-12-1
1009  湖南省茶叶学会 益阳市人民政府编《湖南省茶叶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目录及作者地域分布简析 中国名茶网 2007-11-30
937  试论临湘茶业(岳阳市茶叶协会会员2007年度论文选) 岳阳市茶叶 2007-10-27
645  湖南省茶叶产业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选(岳阳专辑)目录 岳阳市茶叶 2007-6-17
146  把茶叶生产作为重大实事来抓(附论文全文) 中国名茶网 2007-1-8
142  对发展岳阳茶叶生产的建议(论文摘要) 中国名茶网 2007-1-8
141  对解决茶叶滞销问题的探讨(论文摘要) 中国名茶网 2007-1-8
140  岳阳地区茶叶生产区划报告(论文摘要) http: 2007-1-8
 
关键字论文,共为您找到51条新闻
 
 

中国名茶网法律顾问声明
 
       中国名茶网《论文》专栏发表的论文,其他媒体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网友撰写论文如需引用作者原文或观点,请注明出处(中国名茶网.公司 http://www.zgmcw.cn/)和作者姓名。欢迎广大网友投稿!中国名茶网专家组已对本论文的科学性、时效性、语法逻辑作了初审,但对原创性、真实性、英语翻译的准确性与学术水平,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本网不作任何投资、贸易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违法,请网友或作者随时与本网联系,我们核实后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其内容或更换原作者姓名!本网站为中国茶业公益性网站,不收版面费,也无力支付稿酬,若单位或作者不同意刊载本信息请与本站联系!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