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何培金、陈奇志、谢大海、卢明德、赵田初、周正林:茶祖精神与临湘茶人(论文,有删减)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8/11/16
(原载2008年11月“中华茶祖文化论坛”组委会编《茶祖文化论——“中华茶祖文化论坛”论文集》第96-100页,网友引用原文或作者观点,请注明出处,反对抄袭。)
 
茶祖精神与临湘茶人
 
何培金1 陈奇志2 谢大海3,4 卢明德3,4 赵田初3,4 周正林3,4
(1 湖南省岳阳市史志办•岳阳•414000 ; 2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长沙•410125;
3 湖南省临湘市永巨茶业有限公司•聂市镇•414302;4 湖南省岳阳市茶叶协会•岳阳•414000)

摘 要:茶祖精神,指茶祖神农氏关于“亲尝百草、发现茶、利用茶”的事迹和其他丰功伟绩所表现的核心与灵魂。本文挑选近、现代湖南省临湘市聂市古镇的茶事,从民族精神、创造精神、崇德精神、贵和精神四个方面论述了临湘茶人对茶祖精神暨炎黄精神的理解与弘扬。
关键词:茶人;茶文化;茶祖精神;临湘市;聂市古镇
 
 

The spirit of ancestor of the tea and tea people in Lin Xiang

 

He Peijin 1  Chen Qizhi 2   Xie Dahai 3,4   Lu Mingde 3,4   Zhao Tianchu 3,4   Zhou Zhenglin 3,4

(1 Office of documents of Yueyang city, Yueyang  414000China;

2 Tea Research Institute of Hunan, Changsha 410125;

3 Hunan Linxiang Yongjv  tea  company  Ltd., Nie  town,  Linxiang  414302China

4 Association of tea in Yueyang. Desheng South street, Yueyang   414000China;)

 

Abstract: The spirit of ancestor of the tea is core meaning and soul reflects from the Shen Nong who is regarded as the ancestor of tea. He had tasted hundreds kinds of plants, discovered the value of tea, made use of tea and got many other great achievements. This issue selects neoteric stories of tea in Nie Town, Linxiang, Hunan, and discusses how the people work for tea in Linxiang comprehend and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ancestor of tea or the spirit of Yan & Huang Empire from four apects: spirit of benifiting peole, spirit of creativity, spirit of advocating morality, spirit of valuing harmony.

Key words: Tea peole; Tea culture; Spirit of ancestor of tea; Lin Xiang; Nie Town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鲁谆先生,在2007年炎黄文化研讨会上,提出炎黄精神可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利民精神”,诸如神农对于农业的发明、遍尝百草,发现茶叶,黄帝发明创造衣裳、舟车、宫室、文字等,为先民谋福利;二是“创造精神”,指的是炎帝、黄帝正当中华文明曙光初现时期,大搞发明创造;三是“崇德精神”,指炎帝、黄帝崇尚道德,注重用社会伦理道德调节人际关系;四是“贵和精神”,就是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以“包容宽厚、和谐共处”为基本准则。这一概括,至为精当。
      本文论述的茶祖精神是指茶祖神农氏尝百草、发现茶、利用茶的事迹和其他丰功伟绩所表现的核心与灵魂,它与炎黄文化研究中提到的的“炎黄精神”概念一致。一代又一代临湘茶人,正是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创造和弘扬了璀璨的临湘茶文化,开拓了辉煌的的临湘茶产业。这里挑选临湘市聂市古镇的茶事,论述临湘茶人对茶祖精神暨炎黄精神的理解与弘扬,以见“茶祖文化”、“湖湘文化”之一斑。

1 致富一方——传承茶祖“利民精神”的丰硕成果

  (此节文字已删,网友查阅全文,请参看《茶祖文化论——“中华茶祖文化论坛”论文集》)

2 临湘青砖——弘扬茶祖“创造精神”的杰出作品

  (此节文字已删,网友查阅全文,请参看《茶祖文化论——“中华茶祖文化论坛”论文集》)
 
  今日,湖南省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秉承茶祖“创造精神”,不断开发新产品,2006年3-6月分别取得青砖茶标贴专利和圆角砖等三项外观专利。2008年7月又获得了“紧压茶模具实用新型”专利。圆角砖外形四角为圆弧,在蒙古国有圆满、吉祥、和谐之意。公司生产的圆角砖除四角为圆弧外,四周有凸边,中间压有花纹图案,兼具青、茯砖之风味,深受蒙古国民喜爱。2007年公司还研制了多种异型砖茶,如大圆饼形、条幅对联形、槽格小片块形、《岳阳楼记》屏风形、格言警句长方体紧压茶等。

3 放弃“洞川”——茶祖“贵和精神”的形象阐释

    (此节文字已删,网友查阅全文,请参看《茶祖文化论——“中华茶祖文化论坛”论文集》)

  今日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洞庭牌砖茶,起源于清朝、民国年间的“洞川”品牌。十九世纪中叶晋商在山西开办“三玉川”、“巨盛川”,同时在湖北羊楼洞和湖南聂市、羊楼司皆设有同名茶厂,并与蒙古族最大茶商“大盛魁”建立起业务关系,得到了“大盛魁”的大力合作。据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馆《大盛魁史料》记载,“大盛魁”于清康熙年间兴起,以归化(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首都乌兰巴托)为基地,持清廷营业执照往来乌里雅苏台、科布多之间,主要经销聂市、羊楼司和湖北羊楼洞的红茶、绿茶、黑砖茶,营业近百年之久。湖南省临湘县的聂市、羊楼司的“三玉川”生产的茶砖,都以“洞”、“川”为标记,“洞”指最早设厂的地点羊楼洞,即以“洞”字代表羊楼洞、羊楼司、聂市这一茶产区,“川”指茶厂票号。茶厂票号以“川” 字取名,最早是为了讨个吉利,希望做到“生意兴隆遍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金银财宝能象川流不息的河水一样滚滚而来。经“大盛魁”鼎力销售后,压有“洞”“川”字样的砖茶在蒙古族牧民中信誉极佳,有些牧民无钱购茶,就用一头羊换一块茶砖。聂市、羊楼司、羊楼洞一带后来开设的天顺长、兴隆茂、巨贞和、大涌玉等同名茶庄,生产的青砖茶统统压有“洞”“川”二字。清末从湖北汀泗桥来聂市经商的姚宝臣(俗称姚老宝),民国初年在聂市瓦滓嘴办有一家茶行,名叫“永巨茶行”,所制砖茶都压有“洞”“川”之字。民国27年,日本侵略军侵占聂市,永巨茶行被迫倒闭。其砖茶商标模板为附近一位名叫赵应兆的住户捡回用作坛盖,被保存至今,其模板右上角压有小酒杯大小的楷体“永巨”二字,左上角压有小酒杯大小的蒙文“好”字,二者之间压有比“永巨”二字略大的楷体“洞”字,模板正中则是一个碗口大的“川”字。
  1984年,聂市镇兴办乡镇企业,首选开办砖茶厂。其时,赵应兆的儿子赵田初主动献出父亲珍藏的那有“永巨”字样的老模具。1984年,创办“湖南省临湘永巨茶厂”,并依照这模具压制出了聂市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砖茶:砖面左上角为蒙文“永巨”两字,右上角为汉文楷体“永巨”二字,中部系醒目的楷体“川”字,并于当年注册了有岳阳楼图案的“洞庭牌”商标,产品销往内蒙,深受消费者青睐。但由于当时商标注册疏忽,只注册了“洞庭”商标,对砖面的“川”字图案则忽略了,未予注册。至1987年,昔日联手创建“洞川”砖茶的湖北省赵李桥茶厂(原羊楼洞茶庄),将砖面的“川”字图案抢先注册,随后向聂市永巨茶厂提出交涉,要求其停止使用“洞、川”标记。从维护国家《商标法》出发,永巨茶厂放弃了历史上长期使用的标记,这给砖茶的销售一时带来了很大困难。
  然而,临湘永巨茶厂本着“和为贵”的原则,未对湖北省赵李桥茶厂提出商标异议,忍痛放弃了祖宗传下来的“川”字标记的使用习惯。1988年起改用蒙文“好”字等作标记,有此字样的青砖与原有“川”字标记的青砖质量和风味相同,在内蒙市场深受消费者喜爱。

4 茶商重义——茶祖“崇德精神”的精彩演绎

  (此节文字已删,网友查阅全文,请参看《茶祖文化论——“中华茶祖文化论坛”论文集》)
 
  这种“崇德精神”,今日永巨茶业得到继承和发扬。在砖茶生产中,除保质保量外,企业还建立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以让消费者购到优质安全的砖茶。资助开办希望小学、修建敬老院、改造集镇公共设施、帮助四川赈灾等,一项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平日有些街道居民、乡间村民出现了意外事故,或要医治大的病痛,多给救助。
——————————
作者简介:何培金(1938-),男,湖南临湘市人,原岳阳市史志办主任,长期从事地方志编审工作,有多种历史著作出版。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