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中国名茶网已增辟《君山银针》二级栏目,刊登赵丈田先生《君山银针》专著原文、相关图片、相关书评、网友阅读心得等,欢迎投稿。赵丈田著《君山银针》一书已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在2000年8月出版,应广大网友了解湖南茶文化的要求,本网经作者同意登其全文,其他媒体未经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网友引用本书文字、图片与观点,请注明出处。)
六、品茶指南
君山银针是茶中极品,生态条件特殊,制作工艺复杂,同时,它的品饮也十分讲究。
(一)烹茶四要
品饮君山银针是一种乐趣,既可一人择清幽之处,细细品味;也可邀三五知已,杯行共饮,互相切磋,互相交流;同时,还可以去茶馆品尝。如自己品赏,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要精茶。选茶就是选择上等好茶,选茶要从形、色、香、味四个方面来判断。形指茶叶的外表形状;色指干茶的色泽、汤色和叶底色泽,香指茶叶经开水冲泡后散出来的香气,也包括干茶的香气;味指茶叶冲泡后的茶汤滋味。上等君山银针,外形整齐,茸毫满披,干茶颜色微黄,汤色黄亮明净,味醇甘爽,香气清高。如果从市场上购茶,还要仔细辩认包装,弄清产地,鉴别茶质。
二要选器。茶艺之事,茶具乃其一端。在唐代,古人烹茶对茶器就有研究。在陆羽茶经中,还记述岳州茶器烹茶为上,那是出自湘阴的青瓷茶碗,品饮欣赏一定要赏器,名茶配妙器,才能珠连壁合,相得益彰,君山银针还有杯中奇观,宜选用玻璃杯,玻璃杯不仅透明,而且与茶不产生任何化学反应,是当今上等烹茶器具。
三要择水。好茶需好水,择水重于择茶。陆羽论择水以“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雨水、雪水是“天水”,烹茶亦佳。”明人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现代科学分析证明,沏茶宜软水,软水中矿水质含量较少,茶汤不易变色,一般来说,活水比死水洁净。所以,冲泡君山银针的水最好用君山的山溪和柳毅井水。山泉水是流动的水,柳毅井水也是软水。
在君山,茶人汲水烹茶之事很多,明代诗人谭元春驾船30里,来君山汲柳毅井水烹茶并赋诗,传为佳话。的确,汲泉烹茶,是心灵的净化,美的享受,颇有诗情画意。
四要活火。烹茶用火不易,所以陆羽《茶经•六之饮》中提出“茶有九难”火为之四。过去,沏君山茶用柴火烧水,水开后直接冲泡。后来,人们又采用木炭烧水,柴和木炭烧水,水温较易掌握,没有异味。到今天,人们多采用电炉、液化汽炉和酒精炉烧水,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只要易掌握火候和烧水用的燃料不散发异味污染茶叶,就可用来烹茶,因此,电炉、液化汽炉和酒精炉都是好的煮茶燃具。煤容易散发煤气吸附于茶叶或茶汤,不宜用于作冲泡君山银针的烧水燃料。
(二)冲泡技巧
用玻璃杯冲泡君山银针,必须用100℃沸水冲泡,一般水至玻璃杯八成左右,冲泡后加盖约2-3分钟,然后揭盖,再轻轻摇动。此时茶叶芽身已充分吸水开始徐徐下沉。为了缩短银针茶的冲泡时间,加速银针下沉杯底,冲泡时也可以采取二段冲泡法。即第一次用水冲至玻璃杯六成时,加盖2分钟左右,然后再将沸水冲泡至玻璃杯八成水时加盖1分钟左右,二段冲泡法可促使芽身均匀吸水,竖起整齐。
(三)品饮欣赏
关于君山银针的品饮欣赏,在《名人与岳阳楼》(湖南大学出版社)和《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岳阳》(党史出版社)两本著作中,记载了许多名人和领导人妙趣横生的饮茶故事。如王震副主席在1964年至1985年的20年间曾九次来到岳阳,竟有六次到过君山,在岳阳至今还珍藏着王震同志与毛致用同志品茶的照片(见彩照页)。还有刘少奇君山看制茶,马壁君山饮茶作诗,陈伯吹破例品银针,杨沫姐妹君山品茗等故事。
“试挹鹤泉烹雀舌,烹来长似君山色。”凡是品尝过君山银针的人,无不为杯中奇观而赞叹。银针茶用玻璃杯冲泡,顿时茶芽全部均匀地浮于水面,约一分钟左右,茶芽迅速吸水,当芽头由横浮至竖浮时即可揭开杯盖,“瓯中鹤立”的奇观即可出现。文人称为“万笔书天”。这时茶芽相继徐徐下沉,由于茶芽迅速吸水时放出气泡,便使每一个芽叶含一水珠,雅称“雀舌含珠”,沉浮反复,忽上忽下,俗称“三起三落”;然后竖于杯底,宛如“群笋出土”,又似“刀枪林立”,杯中奇观,栩栩如生,引人入胜。
一饱眼福以后,然后嗅其清香,品其真味。滋味甘醇鲜爽是银针茶的品质特点。品尝滋味犹有风韵,茶友一起切磋,闻香、品味、赞茶、抒怀,您可把君山品茶带到一个很高的境界,品茶也是献艺,品茶也是交流,品茶尤如品人。要是到君山岛上品茶,岳阳楼头品茶,就会进入清代诗人王文治品茶的那种境界,“万顷春声卷浪花,狐舟晚泊天之涯;岳阳楼头无事坐,洞庭水试君山茶。”
(四)茶艺表演
讲究茶叶的色香味形、冲泡工艺、茶具欣赏、品茶的环境和心境,从品茗中获得一种乐趣,使人的情感得到升华,使人在品茗欣赏中悟出生活的真谛,那就深入到“茶艺”的境界了。茶艺作为生活的艺术,茶文化的综合表现,受到广大饮茶爱好者的喜爱。君山银针由于呈现杯中的奇观,因此在古城岳阳,省会长沙都有专业的君山银针茶艺表演队或作专场的君山银针茶艺表演。
岳阳首家茶艺表演队是1999年初成立的,并在岳阳召开的全省14家广播电视报总编会作首场君山银针茶艺表演,受到与会者的好评,并拍成了电视专题片。该表演队由岳阳蓝色家园组建,由吴茵亚和罗金莲两位女士主演,陈奇志同志任技术顾问。该表演队先后在岳阳宾馆,蓝色家园,农委宾馆献艺,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余宾馆。 如果把蓝色家园茶艺表演队比作茶艺园中第一枝鲜花的话,那么杨氏茶行茶艺表演队是茶艺园中绽放的又一支艳丽的鲜花。经理杨中安用多年来经营茶叶积累的资金,装修了一个300多平方米的茶艺表演厅,培训了数名茶艺小姐,每天在大厅作专场表演,以君山银针、君山毛尖、洞庭春茶的表演为主要内容,在表演中融入了地方特色,文化内涵,音乐美术等,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它让人们在鉴赏君山名茶的同时,领略茶叶的精神属性,体会君山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湖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也成立了一支茶艺表演队,既表演乌龙茶艺,也表演君山银针茶艺,去年在湖南省茶叶学会学术年会上作了专场表演,今年又在全省茶叶产业化会议上表演,3月下旬还为前来参观的日本代表团作了表演,在省会长沙有一定的影响。
——————————————————————————————
参考文献
赵丈田编著.君山银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相关知识】
“一茶两类”茶学理论简介
赵丈田、陈奇志最早提出“一茶两类”理论,有别于传统的一个茶名对应一大茶类的理论。两位学者认为:一个君山银针茶名,产品分属绿茶、黄茶两类,目前绿茶类君山银针产量占总量的90%以上;该理论还认为,普洱生茶属绿茶类,普洱熟茶属黑茶类。该理论最早见于湖南科技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君山茶文化》一书,当时受到部分专家的质疑,现大部分学者、湖南企业界能接受赵陈理论。
该理论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它推动了湖南省君山银针产业化进程。在茶类理论未突破前,绿茶类君山银针曾被人们认为是假冒伪劣产品,受到排挤。
【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