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独特的历史地位。安化茶历史悠久,在中国茶文化史上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唐朝,安化的“渠江薄片”茶就很有名气。千年黑茶,源自安化,到16世纪末居全国领先地位。明万历23年,安化黑茶正式定为运销西北的官茶;在明•洪武24年定为朝廷贡茶,比普洱(雍正年间)、君山银针定为贡茶都要早。
2、有独特成熟的加工工艺。安化不仅有独特成熟的黑茶精制加工工艺,而且初制加工工艺普及在安化茶农的千家万户。世界茶王安化千两茶、中国第一块黑砖茶、中国第一块花砖茶、湖南第一块茯砖茶、天尖茶、贡尖茶、生尖茶等黑茶散茶珍品,都为安化所创制。1 854年研制出红茶,作为“湖红’’的代表,与福建“建红"、安徽“祁红”同称当时国内三大正宗红茶;1 915年,安化红茶在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与贵州茅台酒同获金奖;解放后创制的“安化松针”是安化绿茶中的珍品。
3、“安化黑茶”已经是茶叶市场上一个著名品牌。历史上曾有“非安化二字不买”之说。在全国以县命名的为世人所公认的茶仅有“普洱茶”、“祁门茶"、“安化茶”三种。“安化黑茶”在西北市场上有几百年的历史。明清540多年,安化就成为了中国黑茶中心。其间中国五个黑茶产地省,平均产量比例是:湖南(黑茶)占40%,四川(乌茶)20%,广西(六堡茶)1 5%,云南(普洱茶)15%,湖北(老青茶)10%。湖南省的茶,80%又产在安化。
4、安化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一提到茶马古道,似乎认为就是古时候四川、云南的运茶路;其实还有以安化为起点的茶马古道。从安化运黑茶到兰州有四条线路,形成了“船舱马背”式的茶马古道,东坪等集镇就成了茶马古道的起点,称“茶马古镇”,亦被誉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至今安化山区仍然留下了“茶马古道”的历史痕迹,洞市老街和中国南方最后的马帮,是茶马古道历史的见证。
5、历史造就了安化特有的茶文化。自明清以来,安化茶的发 展造就了安化特有的茶文化,如茶亭、风雨廊桥、茶碑、茶钟、雕茶门窗、茶馆、“竹筒荼”、“茶禅”、“烘房飘香”、“新站长”、“安化千两茶歌舞”、“安化千两茶号子”、“迎奥运茶火炬”、“安化千两茶赋”……还有茶乡孕育出来的和与安化黑茶有缘的如陶澍、左宗棠、毛泽东、彭先泽、冯绍裘、黄本鸿等历史名人。
6、安化有湖南省的第一个茶校。1917年4月创办的湖南茶叶讲习所(即省茶叶学校)于1920年迁往安化小淹,1928年改为湖南省茶事试验场。茶校为湖南茶业界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湖南第一个茶叶科研机构也在安化。1928年创办的湖南茶事实验场,已有80年的历史,它与安徽的祁门、福建的福安、江西的修水同为国内从事茶叶栽培、制茶与科研的四个科研单位之一。解放后湖南茶事试验场易名为安化茶场。
7、有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安化资水两岸的山体覆盖着厚厚一层由板页岩分化而成的土壤,崇山峻岭、山脉延绵、云雾缭绕,拥有非常适宜于茶叶生长的自然气候条件,有“山崖水畔,不种自生”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形成了有独特的优良品质的安化大叶茶群体品种。“云台山大叶茶”就是于1965年公布的全国优良茶树种21个中之一。
8、有独特的保健功能。安化黑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降低脂肪化合物、胆固醇、消食化腻、畅肠胃等特殊功效,尤其是“安化黑茶”品牌中的“茯砖茶”(1953年由安化白沙溪研制成功)内含金茶一一冠突散囊茵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神秘之茶。
本人关于“黑茶文化推广工程”有二项措施:(1)出一本关于黑茶的长篇小说《茶都》;(2)拍一部30集的《茶都》电视连续剧。小说已由本人创作,且已出版。《茶都》前期的推广工作进行得有声有色,安化“茶都”的概念逐渐在国人的心目中形成。
一旦上述措施得以实现,安化为“世界茶都”的品牌就会水到渠成。到时候“茶都”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就不可以用几个简单的几何数字来衡量的了。“茶都”对益阳的经济及湖南的茶产业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关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