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七届茶文化节简介
指导思想
本届茶文化节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扩大开放,着力改革创新,突出市场化运作,突出招商引资,突出茶事活动,大力弘扬茶文化,不断推进茶叶产业化,努力打造中国茶都品牌,着力推动信阳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实现"三大跨越"和"三大建设"宏伟目标,开创魅力信阳建设新局面做出贡献。
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七届茶文化节暨第二届全国名优茶博览会开幕式
时间:4月28日上午9时
地点:羊山新区市行政服务中心西侧广场
参加人员:特邀贵宾、中外客商代表、市级领导、县区和市直单位负责人、干部群众代表、参展企业代表等。
要求:隆重、热烈、简捷、喜庆。
第二届全国名优茶博览交易会
时间:4月28日至30日。4月28日9时与第十七届茶文化节同时开幕。
地点:与开幕式在同一地点
要求:组织各产茶县区重点茶企业参展,广泛邀请国内外茶商、茶企业和大型超市采购商参会,开展洽谈购销业务。展示、展销范围包括各种名优茶、茶叶制品、茶具、茶包装、茶加工和贮藏设备、茶艺以及制茶新技术、新工艺,根雕、木艺、陶艺、书画等。邀请国内和本地有实力的茶叶包装设计、印刷企业参展,展示健康、环保、可再生的茶叶包装物。倡导企业推广使用小包装和保鲜创新技术。博览会期间,在广场主席台上组织参展企业举行新闻发布会、茶艺表演和地方文艺演出等活动。
【相关信息1】
信阳市委 信阳市人民政府
关于成立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七届茶文化节
组委会的通知
信文〔2009〕26号
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市管各管理区、开发区和大中专院校,各人民团体:
为切实加强对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七届茶文化节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扎实、高效进行,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七届茶文化节组委会。现将组委会组成人员名单通知如下:
主 任:王 铁(市委书记)
执行主任:郭瑞民(市委副书记、市政府市长)
常务副主任:王道云(市委副书记)
副 主 任:宋效忠(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李广胜(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冯 鸣(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高俊峰(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张春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市政府副市长)
尹保斌(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张继敬(市政府副市长)
李长根(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
曹新生(市政府副市长)
张 杰(市政府副市长)
任宏业(市政协副主席)
郑传德(市政府市长助理)
刘彦忠(信阳军分区副政委)
委 员:杨良新(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刘世华(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徐规新(市委副秘书长、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杨志才(市委副秘书长、阳光宾馆总经理)
殷述山(市政府副秘书长)
张占科(市政府副秘书长)
童光亮(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旅游局局长)
陈秀玲(市政府副秘书长)
朱久柱(市政府副秘书长、信阳宾馆总经理)
胡亚才(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行政执法局局长)
罗荣国(市政府副秘书长)
秦 明(市政府副秘书长)
姚启舟(市政府副秘书长)
李世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
刘 辉(市政府副秘书长、驻北京联络处主任)
吕 旅(市政府副秘书长)
刘传华(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
付 卫(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广电局局长)
潘 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局局长)
李晓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
廖永亮(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联主席)
徐新华(市委统战部调研员)
豁 冰(市政府机关党委副书记)
熊开程(市发改委主任)
包盛柏(市财政局局长)
程震南(市建委主任)
罗传亮(市安监局局长)
张华宽(市供销社主任)
齐 城(市农业局局长)
周克勤(市林业局局长)
梁继海(市科技局局长)
李第民(市卫生局局长)
李敦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翁启先(市水利局局长)
张绪友(市商务局局长)
张春茗(市公用事业局局长)
曹德前(市房管局局长)
郑先明(市交通局局长)
金振明(市民政局局长)
胡彩贤(市环保局局长)
李东升(市中小企业服务局局长)
叶长青(市体育局局长)
黄体荣(市市场发展服务中心主任)
雷生云(市工商局局长)
陈世勋(市质监局局长)
徐智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
宋德强(市气象局局长)
余自强(市烟草局局长)
刘正国(信阳日报社社长)
何祥松(市公安局副局长)
张建生(市国家安全局副局长)
赵国喜(信阳供电公司经理)
刘光亮(移动信阳分公司总经理)
李铁朋(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信阳
分公司筹备组组长)
曾 辉(团市委书记)
雷丽萍(市妇联主席)
冯 磊(市侨联主席)
余建华(市政府驻深圳办事处主任)
秦 萌(信阳火车站站长)
黄真伟(鸡公山管理区主任)
李 强(上天梯非金属矿管理区主任)
柳自强(南湾湖风景区管委会主任)
陈延虎(市政府副秘书长、羊山新区筹备处主任)
马邺丰(信阳工业城筹备处副主任)
魏 勇(浉河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赵安虎(平桥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
周 哲(罗山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田合印(潢川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王振庆(固始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李林军(息县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杨春丽(淮滨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邵七一(光山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黄 刚(商城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张 雨(新县县委常委、县政府副县长)
组委会下设办公室、茶事活动处、项目洽谈处、文体活动处、新闻宣传处、环境整治处、安全保卫处和后勤接待处,具体负责茶文化节的各项筹备工作。其组成人员和主要职责分别如下:
一、办公室
主 任:刘世华(市政府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副 主 任:李世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
主要职责:制定总体方案,批转相关活动工作方案,监督、检查、指导各工作处活动筹备完成情况,及时发现和反映有关问题,召开相关会议,传达落实领导指示精神;负责制定开幕式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起草开幕式议程及有关领导讲话,印制有关票证向重要贵宾和领导发放,协调开幕式参与单位及其相关事宜;负责开幕式会场广告信息发布,确定市场化运作实施单位。
办公地点设在市茶产业办公室。
二、茶事活动处
处 长:李世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
副 处 长:张华宽(市供销社主任)
夏国宗(市茶产业办公室副主任)
主要职责:制定各项茶事活动工作方案,筹备、组织并开展各项茶事活动;协助邀请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负责人出席本届茶文化节;负责有关茶叶专家的邀请和服务工作。
办公地点设在市供销社。
三、项目洽谈处
处 长:秦 明(市政府副秘书长)
副 处 长:熊开程(市发改委主任)
张绪友(市商务局局长)
主要职责:制定项目洽谈签约工作方案,收集和发布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开展招商引资和项目推介活动,积极与投资商联系、沟通和洽谈,组织项目签约仪式,统计汇总上报茶文化节经贸活动成果,跟踪落实签约项目的实际进展情况。
办公地点设在市发改委。
四、新闻宣传处
处 长:李晓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
副 处 长:张宗和(信阳日报社总编辑)
曹普强(市广电局副局长)
龚德生(信阳电视台总编辑)
张 华(信阳广播电台台长)
主要职责:邀请国家级文艺演出团体;负责茶文化节大型文艺晚会的筹备组织工作;制定宣传工作方案;负责开幕式主持词(解说词)的撰写、播音主持和音控设备的准备;负责广播、电视的现场直播工作;负责邀请并组织中央、省及本地媒体记者认真做好新闻宣传和采访报道工作;组织本地媒体通过专版、专栏、专访,开展节前、节中、节后系列宣传活动,并积极向省级以上媒体供稿,争取多宣传、多报道。
办公地点设在市委宣传部。
五、文体活动处
处 长:罗荣国(市政府副秘书长)
副 处 长:潘 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文化局局长)
豁 冰(市政府机关党委副书记)
叶长青(市体育局局长)
主要职责:制定文体活动工作方案,负责开幕式文艺表演队伍和书画作品展览及其它文化活动的筹备组织工作,负责组织全国公路自行车比赛活动,茶文化节大型文艺晚会有关审批手续办理工作。
办公地点设在市文化局。
六、环境整治处
处 长:胡亚才(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行政执法局局长)
副 处 长:张春茗(市公用事业局局长)
主要职责:制定环境整治工作方案,结合"六城联创",对重点路段、重点部位、重要活动场所进行亮化、美化、绿化、硬化等综合整治;对浉河沿岸及城市河流、排污沟进行整治;规范市场经营和车辆停放秩序,营造文明、卫生、和谐、安全的信阳城市人居环境。
办公地点设在市行政执法局。
七、安全保卫处
处 长:姚启舟(市政府副秘书长)
副 处 长:何祥松(市公安局副局长)
张建生(市国家安全局副局长)
阮 洋(军分区政治部干事)
主要职责:制定安全保卫工作方案,组织公安、武警、消防和驻军官兵,重点负责开幕式、文艺演出会场、贵宾驻地和主要活动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维持交通秩序,保护国家机密,保证社会稳定,制止突发事件,防止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办公地点设在市公安局。
八、后勤接待处
处 长:杨良新(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副 处 长:徐规新(市委副秘书长、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
杨志才(市委副秘书长、阳光宾馆总经理)
陈秀玲(市政府副秘书长)
朱久柱(市政府副秘书长、信阳宾馆总经理)
李世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
张向阳(浉河宾馆总经理)
主要职责:制定后勤接待服务工作方案,负责接待和安排有关人员陪同以市委、市政府名义邀请的重要宾客和有关领导,负责交通、通讯、卫生、食品安全等有关接待服务工作。
办公地点设在市政府办公室。
信阳市委
信阳市人民政府
2009年4月1日
【相关信息2】
信阳市召开第十七届茶文化节动员大会
来源:信阳日报 2009-04-03
4月2日下午,我市召开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七届茶文化节动员大会。市领导王铁、郭瑞民、王道云、宋效忠、冯鸣、张春香、方波、尹保斌、张继敬、任宏业、张根太、郑传德,信阳军分区副政委刘彦忠出席会议,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区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市委副书记王道云主持会议。
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七届茶文化节将于2009年4月28日至30日在信阳举办。本届茶文化节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承办。本届茶文化节期间,将举行“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七届茶文化节暨第二届全国名优茶博览会开幕式”、“第二届全国名优茶博览交易会”、“2009年全国名优绿茶评比活动”、“‘同乐五洲’大型文艺晚会”、“全国公路自行车环浉河公开赛”、“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签约仪式”、“2009年河南省茶产业明星乡镇评选活动”、“名人名家书画作品展”等一系列活动。
市长郭瑞民指出,一要深化认识。1992年以来,我市以饮誉海内外的“信阳毛尖”为载体,已成功举办了16届茶文化节。通过举办茶文化节,不仅扩大了信阳的影响,提高了信阳的知名度,完善了城市综合功能,改善了投资环境,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举办茶文化节,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纵观茶产业发展壮大的过程,可以说,正是一年一届的茶文化节,宣传了茶品牌,弘扬了茶文化,拓宽了茶市场,提升了茶效益,促进了全市茶产业步入稳步快速发展的轨道。茶产业已成为我市一项重要的支柱产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举办茶文化节,是推动招商引资的重要举措。我们举办茶文化节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经贸活动的开展搭建平台,进而通过招商引资,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举办茶文化节,是展示信阳形象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魅力信阳的形象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同。这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确取得了一定成就,获得了认可;另一方面也与我们坚持不懈地举办茶文化节、大力宣传推介信阳是分不开的。举办茶文化节,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多年来,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信阳毛尖”已经名扬海内外。在品牌效应的带动下,我市茶产业迅速发展,茶叶产业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为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要明确要求。按照务实、创新、高效、节俭的要求,本着突出茶事活动、突出招商引资的原则,在抓落实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把各项工作做得环环相扣、井井有条、扎扎实实,确保各项活动的效果比往年更上一层楼。主体活动要有声有色。本届茶文化节中的第二届全国名优茶博览交易会、2009年全国名优绿茶评比活动和全国公路自行车环浉河公开赛都是全国性的活动。我们必须精心策划,认真组织,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把时间安排好,把空间设计好,把形象布置好,把氛围渲染好。 主体活动办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切实体现高标准、高水平、大手笔,办出一流,办成精品。舆论宣传要氛围浓厚。要大造声势、造大声势,为茶文化节的成功举办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接待工作要热情周到。接待服务工作事关信阳形象,容不得半点马虎和一丝一毫差错。环境整治要干净优美。迎接茶文化节,要把环境搞好,借此机会展示我们东道主的热情,展示我们茶乡干部群众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安全保障要万无一失。要一如既往地做好安全保卫工作,为茶文化节的顺利举办创造一个安全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三要抓好落实。各级各部门要识大体、顾大局,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要强化领导。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各县区和市直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挂帅,一把手亲自抓,亲自解决具体问题并跟踪问效。要强化责任。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承办、谁负责”,筹委会各成员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要加强协作。只要是茶文化节的活动,不管涉及到哪个单位,都要给予大力支持。一句话,凡是茶文化节的事,都要特事特办,急事快办,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四要强化督导。要建立督查制度,实行逐级检查和督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对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督导。特别是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一定要盯住不放,直到问题解决,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机制。各责任单位领导要深入一线抓落实,身体力行抓督查。
郭瑞民强调,从现在起,本届茶文化节要进入倒计时,各项筹备工作必须倒排时间、倒排工期,各个单项活动工作方案和各县区茶节工作方案必须在会后一周内报第十七届茶文化节组委会办公室。各级各部门从现在开始要迅速行动,狠抓落实,把各项准备工作抓紧、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保质保量完成各项筹备工作,确保第十七届茶文化节圆满成功。
王道云就进一步做好茶文化节工作提出了要求。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冯鸣宣读了《信阳市委 信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七届茶文化节组委会的通知》。
市长助理郑传德宣读了《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七届茶文化暨第二届全国名优茶博览会总体方案>的通知》。
(记者 关心亮)
【相关信息3】
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五届茶文化节回顾
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河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阳市委、信阳市政府联合承办的“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五届茶文化节”于2008年4月28日在信阳市成功召开。
本届茶博会参展商品有各种名优茶、茶叶制品、茶具、茶设备、茶机械、茶包装、茶艺以及种茶、制茶新技术、新工艺、根雕、木艺、陶艺、书画等。此外,还组织2008河南省名优绿茶评比,评选2008河南省十强茶企业、十佳茶人,举办茶文化书画、摄影及实物展,名优茶鉴赏、旅游景点推介、茶企业联谊、新产品发布等活动。活动期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召开了“2008全国茶叶行业社团联席会暨2008年全国春茶形势分析会”,该活动既是行业组织交流、沟通,也对行业产品进行信息传递、预测分析,是中国茶业界对年产销情况进行预测的首次尝试,对今后工作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促进了中华茶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推动了中国茶产业的交流与合作,提升了全国茶产业水平,促进整体及局部茶经济的协调发展,构筑了一个具有专业特色的茶产业项目合作、产品贸易和文化交流平台。
【相关信息4】
信阳市供销社积极筹备第十七届茶文化节茶事活动
中新河南网信阳4月9日电 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七届茶文化节将于2009年4月28日至4月30日隆重举办,本届茶文化节是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和河南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和信阳市委、信阳市人民政府承办,信阳市供销社具体参与“第二届全国名优茶博览交易会”、“2009全国名优绿茶评比活动”、“2009河南省茶产业明星乡镇评选活动”三项茶事活动。
为把此次参与的茶事活动办好、办出特色,信阳市供销社召开专门会议,对茶事活动的各项筹备工作进行了周密的部署。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信阳市供销社第十七届茶文化节茶事活动领导小组,在全系统抽调精兵强将,成立茶事宣传、茶品展销、茶叶评审、后勤保障四个茶事活动小组。二是细化工作任务。按照全市茶文化节《总体方案》的要求,市供销社制定了《供销社茶事活动工作方案》,把参与的三项茶事活动任务分解细化,责任到人,确保各项工作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三是加强沟通协调。首先赴北京向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汇报第十七届茶文化节的活动方案,并就茶叶展销、绿茶评比、邀请嘉宾等茶事筹备工作进行了沟通;随后,应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之邀,参加了在浙江松阳举办的“2009年全国茶叶行业协会联席会暨2009年全国春茶产销形势分析会”,会上,向来自全国十七个省市的协会代表散发介绍我市市情和开展茶文化节的宣传资料2000余份,并邀请他们参加我市的茶文化节,齐聚茶都信阳,共商茶事。四是严肃工作纪律。在茶事筹备及茶文化节举行期间,供销系统全体动员、全体参与,服从大局、听从指挥,倒排日程,加紧筹备,努力把此次茶文化节办成规模大、规格高,有特色、有影响的盛会,努力实现“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巧借民族茶文化的影响,进而提高信阳知名度。 (张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