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云南普洱茶托起600万人的希望 》阅读笔记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7/10/2
(声明:网友个人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
 
作笔记人:刘三山
笔记:标题蛮吸引人。
 
 
云南普洱茶托起600万人的希望

 历时7天、行程1万公里的“全国媒体走进云南普洱茶主产区采风活动”日前顺利结束。受云南省农业厅、省茶叶产业办公室的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京华时报、香港凤凰卫视、新浪网等全国34家媒体的近百名记者参加采风。本报作为陕西省惟一受邀的主流媒体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笔记:其他媒体怎么报道,我们在等着。

  茶叶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文明的饮料之一。云南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和天然基因库,种植、加工、饮用茶叶的历史已有几千年。相传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是生活在云南的少数民族先人“濮人”。普洱茶以其原产地和集散地普洱而得名。据道光《普洱府志》记载,早在1700年前的三国时期,普洱府辖地内就已经开始种茶。到了清朝,普洱茶成为进贡朝廷的贡品。从此,普洱茶沿着茶马古道销往各地,为世人所熟知。
  据云南省农业厅副厅长王常明在致采风团一行的欢迎辞中介绍,云南是我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和产茶大省,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三位。统计表明,2006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371.3万亩,投产面积267.3万亩,总产量13.82万吨,分别比“九五”末增加47.9%、27%和74%。茶叶综合产值约10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4亿元,工业产值50亿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2.9倍和6.1倍。全省茶农纯收入24.4亿元,人均407元,茶农纯收入比上年增加20%。
  云南省茶叶产业办公室主任杨善禧告诉记者,茶叶是“云烟”、“云花”、“云药”、“云茶”四大农业传统产业之一。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部澜沧江流域的边疆、民族、山区和贫困“四位一体”的地区。主要包括思茅地区和西双版纳州。茶叶产业的发展,对汉、傣、彝、佤、哈尼、拉祜等26个世居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对增加茶叶主产区600万农民的收入,对稳定边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都有着其它作物和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记者随采风团一行,先后对临沧市、西双版纳州和普洱市优越的立体生态环境,丰富的茶树品种资源,独特的茶叶加工工艺,以及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进行了深入的考察采访和体验。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云南省建成茶叶初制所(厂)5000多个,年加工能力达15万吨以上;发展茶叶精制厂1000多个,年加工能力达25万吨以上;茶叶产品包括红茶、绿茶、青茶(乌龙茶)、普洱茶、花茶、速溶茶等七大类,已有130多个产品通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或无公害产品认证。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普洱茶现象”在国内外影响的日臻深远,普洱茶以其独特的后发酵加工工艺,越沉越香、历久弥新的品质特征,以及深厚绚烂的文化色彩,深受日本、韩国、东南亚、西欧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也成为茶学、医学和饮食文化界备受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笔记:这位记者真会偷懒,把云南邀请方发的宣传资料抄了一遍,毫无新意。大段大段抄,反正云南方面不会说他侵犯了著作权。“越陈越香”抄错了,变成了“越沉越香”。也许越陈越香”太荒唐,记者有意思换个说法。
 
  采风活动结束之前,云南省茶办主任杨善禧主持召开了记者见面会。媒体记者代表根据考察采访中了解的情况,向云南省有关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尽快将普洱茶列入全省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作为一个新的支柱产业进行扶持;整合资源,规范市场;树立品牌意识,创立更多知名品牌;实施走出去战略,把普洱茶推向世界;避免盲目扩张,走优质优价的路子;继续做好普洱茶宣传,吸引更多消费群体等。杨善禧表示,将吸取和采纳记者的建议,从原料基地建设、产品加工、质量安全、市场营销、品牌建设、弘扬茶文化等各个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茶叶产业的全面发展,力争使普洱茶成为盛开在云岭大地上的一朵奇葩,放射出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
 
笔记:所谓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老调重弹。
 
  文/图 本报记者 张宝勤
 
                          (本文来源:三春都市报 )

[资料来源:中国名茶网.公司  www.zgmcw.cn ]
 
[相关信息,请点击以下地址]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34  错把湘茶当闽茶 北京华晟赔三万——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二审侧记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41  保护湘茶文化才是我们的切入点——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终结评论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729  临湘黑茶生产企业状告电视剧《乔家大院》制作、发行各方始末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465  “茶叶之路”的起点——临湘市聂市镇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97  “ 湘茶”将与《乔家大院》对簿公堂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24  揭示《乔家大院》茶事的历史真实问题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95       2007年中国茶业10大新闻三种版本评析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91       《中国茶叶》《茶叶世界》杂志共同评出:2007年度中国茶叶十大新闻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90       2007年陕西茶业界十大新闻事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22       2007年贵州茶叶行业十大新闻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067       三家媒体联袂评选2007年中国茶叶行业10大新闻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061       中国名茶网评选的2007年湖南茶业10大新闻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060       中国名茶网评选的2007年中国茶业10大新闻
 
 
[附录1]             公 告
       中国名茶网是爱茶人的精神家园,欢迎广大网友投稿,电子信箱:zgmcw@126.com .本网有删改权(主要针对病句和错别字,不会修改作者观点)。本网是公益性网站,不以谋利为目的。本网站对网友投稿,既不收版面费,也无力支付稿费,请谅解。
 
[附录2]     中国名茶网栏目
一级栏目:茶科技、茶叶经营、茶业动态、茶文化、社会新闻
二级栏目:【茶农培训】【茶叶业务员培训】【科普作品】【科研进展】【学术论文】【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会员风采】【名牌产品】【商情】【企业管理】【超市】【认证咨询】【科技咨询】【政策法规】【湖南茶业】【全国茶业】【地方茶业】【标准】【茶叶会议】【茶诗】【茶词】【茶联】【散文】【茶史】【故事与传说】【茶文化书刊】【茶海拾贝】【书法作品】【绘画】【茶艺】【摄影作品】【茶俗】【茶人】【语文基础】【茶文化综述】【茶包装】【茶叶通讯】【中国名茶网】【所见所闻】【新闻评论】【各行精英】【社团工作】
(其中【科技咨询】专栏须凭密码进入。
 
[附录3]      怎样记住中国名茶网的网址?
答: 只要记住中国名茶网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即可,中(z)国(g)名(m)茶(c)网(w),前面三个www,后面点(.)cn.您访问后可收藏这一网站。
      如果您的浏览器是7.0的,您可在地址栏直接输入"中国名茶网.公司"这一中文域名即可。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