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图:2008年1月15日中午休庭,湖南茶叶界人士和律师步出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最终打嬴知识产权官司充满信心.
错把湘茶当闽茶 北京华晟赔三万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二审侧记
作者:宁 静 陈奇志
2008年元月15日,湖南省会长沙迎来了新年的第一场大雪,在
这一天寒地冻的日子,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第12法庭却气氛热烈,
场面活跃,中央电视台、北京华晟泰通传媒投资有限公司、广
州音像出版社、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四家单位,不服岳阳
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向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今日
正式开庭公开审理此案。此前,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因“信口
开河说茶史、错把湘茶当闽茶”,引起知识产权纠纷。
上诉方委派五名律师组成一个阵容强大的律师团,对被上诉
方——湖南省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发起猛烈的反攻,上诉方始终
不肯承认侵犯了被上诉方的著作权,双方经过一上午的唇枪舌剑,
控辩僵持不下。但被上诉方凭借大量的湖南黑茶历史文化证据,使
上诉方不得不承认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有许多史实错误,给被
上诉方带来了名誉损失,并当面向被上诉方道歉。
下午,经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如下协议:
各方一致确认: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所使用的茶砖是湖南
省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而非武夷山茶。
电视剧制作方——北京华晟泰通传媒投资有限公司,赔偿被上
诉方——湖南省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人民币三万元,并承担全部
上诉费用。
至此,这起持续了一年多的知识产权纠纷终于划上一个句号;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曲改的湖南黑茶历史,终于得到更正。这
是湖南茶界的胜利!这是湘茶文化的胜利!
事后,北京华晟泰通传媒投资有限公司的委托律师张起淮先生
对湖南茶人说:“这场官司你们打对了,你们打赢了,今后你们可
以大力宣传《乔家大院》中乔致庸贩运的茶叶就是你们湖南黑茶,
你们应该多宣传湖南茶文化。我今后想写一本有关知识产权纠纷的
书,这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相关信息1]
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引起知识产权纠纷
作者:何培金
2006年年初,由中央电视台热播的45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展示了晋商开辟“中俄茶叶之路”的辉煌历史,描写了惊心动魄的酷烈商战讴歌了彪炳千秋的中华商魂,因其道具中的福建武夷山茶砖是今日永巨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洞庭牌湘茶”,将永巨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洞庭牌 湘茶”与清末民国年间生产的砖茶进行了历史的连锁,展示了当日此茶的雄气霸彩,但也存在“信口开河说茶史、强把湘茶作闽茶”的失误。给它一度蒙上“冒牌货”的阴影,险逢厄运,引发了一起类似著作权上的侵权诉讼案。
《乔家大院》是以山西祁县乔家商号为历史背景创作的,其中许多集描述乔致庸修复茶道,将武夷山茶制成砖茶北贩北京、包头、恰克图等地。照此描述,其茶砖应当是福建武夷山的旧茶砖或其模拟品,而电视镜头中出现的却是千里之外的、今天正在市场上竞争销售的湖南省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原名湖南省临湘永巨茶厂)的青砖茶,明显的有两处:一处是,乔致庸历尽千辛万苦,从武夷山装载120船砖茶回到山西祁县,许家、元家、崔家等商号老板原以为乔致庸会“家毁人亡”,看见他胜利归来后,认为茶叶市场有被乔家抢占的危险,想挑出乔致庸运来的武夷山茶砖的毛病,先是用秤称,见其足斤足两,又一上一下地掂量、观其外形。其所惦量、观看的茶砖,与湖南聂市今日生产的“洞庭”牌“ 湘茶”(或念为“湘茶 ”)一模一样,特别是崔家老板崔鸣十将茶砖托齐胸脯时,正面向下,反面向上,下方现出了茶砖上压制的特殊标志:左上角有楷体“湘”字,右上角有“ ”图案,下半部有碗口大的特制“茶”字;另一处是,乔致庸去北京开设茶庄,与管家煮茶畅谈,乔致庸削了茶砖的侧面,又削茶砖的正面,那茶砖先后三次清晰地出现前述特殊标志;“ ”图案有一部分笔划虽被乔致庸握茶砖的手遮住,但依其现出的另一部分笔划轮廓,仍可辨认清楚。
《乔家大院》首次在湖南聂市电视屏幕上出现,湖南省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长周正林立刻认出:“这是用的我们公司的青茶砖!”几乎是同一时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律师、原副食品公司茶叶科科长葛井海,凭着十多年经销“ 湘茶”砖茶的经验,也一眼看出《乔家大院》里的砖茶有伪,在电视机旁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惊愕、愤懑的声音:“这不是武夷山茶,而是湖南临湘的“ 湘茶”。内蒙古自治区土产副食品公司茶叶分公司经理樊小龙,也已敏锐看出:“《乔家大院》用的茶砖,是临湘聂市产的“ 湘茶”,根本不是什么武夷山茶!”但是一些对“中俄茶叶之路”缺乏历史知识的人则误以为临湘聂市今日生产的“洞庭牌 湘茶”为福建武夷山所产,而在市场上销售的临湘聂市砖茶不过是“冒牌货”。《中华合作时报》4月12日刊出的要闻《<乔家大院>武夷茶香飘》便曾如此报道:“因为近段《乔家大院》的热播,武夷山(茶)一时成为深受追捧之物。为此,3月15日至29日,武夷山组织120人的茶旅促销团在西北地区展开了为时半个月的茶旅促销”;该文还载:“最近一段时间央视《乔家大院》的热播,内蒙人民知道了乔致庸所贩的茶是武夷山茶,对武夷山茶更是情有独钟。”为了掀掉无端蒙在“洞庭牌 湘茶”的阴影,清除《乔家大院》对砖茶消费者的误导,永巨茶业有限公司鼓起勇气,于2006年7月20日将《乔家大院》出品人告上了法庭。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后,于这年11月10日,依法组成由审判员李学勇担任审判长的合议庭进行公开审理。《乔家大院》出品人请出国家顶级律师为代理人进行了应诉。在法庭上,出身农家的公司经理和岳阳一隅的代理律师以大量的事实、充分的理由提起诉讼,被告方的代理人虽是历任讼案、见多识广、能说善辩的知识产权专家、律师,终无雄辩有力的回驳,只能如此这般辩解:“那茶砖是我们从市场上买来的商品,购买者有权自由处置,可以赠送,可以饮用,可以销毁,不能视为侵权”。其实,此说大谬。作为商品,购买者确可自由处置,用作道具也无可非议,但同广大电视观众见面时,怎么能改变其制作者的名称呢?怎能不顾及对今日激烈竞争的市场导向呢?在法庭上,对于《乔家大院》是否侵犯了原告著作权的问题,原、被告唇枪舌剑,争议较大。
2007年7月10日,岳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进行了一审判决,并下达了判决书。《判决书》称:
被告华晟泰通公司、中央电视台未经原告许可,以商业为目的,在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中将原告生产的“ 湘茶”青砖茶作为道具使用时,不按该商品的特殊用途正确使用,反而利用媒体的作用,将原告创作的作品“ 湘茶”广泛、错误地宣传为他人的“武夷山茶”。被告的行为,在我国边销茶市场上造成了混淆,使得原告产品的销售市场和品牌形象受到侵害,造成了原告商业信誉的损失,侵犯了原告在其模具上设计和独创的“ 湘茶”这个作品的署名权。因被告华晟泰通公司、中央电视台均为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的出品人,即为本案的共同侵权人,依照我国法律规定,共同侵权应承担连带责任。
侵犯著作权,侵权人应当承担著作权人因此而遭受的损失,其赔偿应按下列标准计算:⑴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失计算赔偿数额;⑵权利人的实际损失难以计算的,可以按照侵权人的违法所得给予赔偿;⑶著作权人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的违法所得不能确定,有人民法院根据侵权行为的情节,判决给予五十万元以下的赔偿;⑷赔偿的数额应当包含权利人为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在本案中,被告华晟泰通公司、中央电视台的行为虽然侵犯了原告的著作权,也给原告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但原告提供的依据不够充分,本院不予采信。对于原告的损失,本院依据上述原则予以酌情判决。故原告的部分诉讼请求,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本院予以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条、第十条、第十一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二条、第三条、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条、第一百三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规定,判决如下:
一、自判决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内,被告北京华晟泰通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在全国性刊物上向原告湖南省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公开致歉(致歉内容须经本合议庭审核,如被告北京华晟泰通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拒绝履行该义务,本院将在一家全国发行的专业报纸上全文刊登判决书,有关费用由被告华晟泰通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负担)。
二、由被告北京华晟泰通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各赔偿原告湖南省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损失50000元,并由被告北京华晟泰通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中央电视台相互承担连带责任。
三、被告广州音像出版社、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各赔偿原告湖南省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损失50000元。
四、驳回原告湖南省临湘永巨茶业有限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上述款项限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一次性付清。逾期付款则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二条之规定处理。
本案案件受理费15010元,由被告华晟泰通传媒投资有限公司、被告中央电视台各负担5000元,由被告广州音像出版社、被告广州俏佳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各负担2505元。
[相关信息2]
四十五集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剧情梗概
(来源:CCTV.com )
咸丰初年,山西祁县乔家堡乔家大东家乔致广生意失败,病重去世。乔致广当家时,乔家在包头因和对手邱家争做霸盘生意导致银两亏缺、货物滞销。股东、商家纷纷上门讨要股银和货款。危难之际,不但没有商家愿意借银子帮助乔家度过难关,反而都窥视着乔家的产业伺机瓜分。大太太立即命人召回在太原参加科举考试的乔家二少爷乔致庸,并强迫他放弃青梅竹马的恋人江雪瑛,迎娶绰号“山西第一抠”的陆大可之女陆玉菡,并接管家事成为乔家新任大东家。
乔致庸本不愿意作生意,更不愿意与富家小姐陆玉菡结婚,但面对乔家众人的跪求和希望,背负着乔家大院的兴衰荣辱,乔致庸忍痛答应。
孙茂才,一个经验老道的穷秀才。在太原赶考时曾和乔致庸有过数面之缘,更曾与乔致庸在龙门口舌战主考官,此时他得知乔家有难,也来投奔乔家帮忙。
乔致庸一行及时赶到包头,暂时稳定了局面。在包头众人疑惑的眼光下,乔致庸兵行险招,顶着莫大的压力有条不紊地酝酿着自己的计划。陆大可意外地再次借银子使得乔致庸战胜了达盛昌,并由于乔致庸的宽容大度,乔家与达盛昌化干戈为玉帛,由于在这场争斗中达盛昌的大掌柜崔鸣九被抓,其弟崔鸣十对乔致庸十分怀恨。
乔致庸针对包头各分号欺蒙客商等行为大刀阔斧进行人事变更并制订了新店规,保证了乔家生意稳定的同时也逐步建立了以“诚信”为首的商业秩序。乔致庸以“义、信、利” 赢得了包头众商家、股东的支持和信任,乔家的生意又重现生机。
乔致庸回到祁县,陆玉菡的温良贤惠感动了乔致庸,夫妻二人最终如胶似漆。而此时的江雪瑛却因伤心过度,大病不起。
乔致庸从一个叫花子身上偶然买到一张百年商路地图,潜心研究后发现因太平军作乱而封锁多年的茶路蕴藏着巨大商机。乔致庸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带着各商家不怀好意的股银南下前往产茶胜地——武夷山。[此处出现重大史实错误,应为去湖南临湘收购茶叶,湖南临湘黑茶自此畅销俄国.]半年之后,正当大家盛传乔致庸在南下途中遇难,准备瓜分乔家家产的时候,乔致庸带着为各家采办的茶叶回到了祁县。随后,乔致庸又北上恰克图,直到中俄边境,凭借着“义、信、利”和俄国商人签定了长期合作贸易合同。至此,南至武夷山,北到恰克图的这条封锁多年的茶路被乔致庸疏通,千万茶农也因此得救。
在贩茶汇兑银票的过程中,使用银票的方便快捷使乔致庸对票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一番了解,乔致庸不顾孙茂才极力反对毅然前往北京,力排众难,开设票号,提出“汇通天下,货通天下”的口号。随后前往江南四省开设票号并希望可以帮助朝廷汇兑官银。孙茂才由于生意上意见的分歧和乔致庸逐渐产生了矛盾。
此时的江雪瑛早已嫁入并掌管何家,对绝情绝意的乔致庸恨之入骨。江雪瑛的丫环翠儿偶然看到了乔致庸偷偷埋葬太平军将领的事情,江雪瑛得知后一纸诉状将乔致庸害入天牢。乔家上下无奈,朝廷下令圈禁乔致庸并要求一笔数量巨大的银两,此后的乔致庸心灰意冷,在家一躺就是十年。
孙茂才说服了大太太曹氏,想要顶替乔致庸掌管乔家家业。乔致庸思忖再三,不能再忍,将孙茂才赶了出去。
十年后太平军覆灭,朝廷对乔致庸的圈禁令解除,但由于时局动荡,乔致庸依然无法出山从商,只能继续韬光养晦。在一次灾民潮中,乔致庸毅然决定,倾家荡产为十万饥民开设粥场,当官员胡叔纯赶到的时候,乔致庸却藏了起来。
又一个十年后,朝廷出兵北伐,左季高代表朝廷希望能向乔致庸借银助军,久居家中的乔致庸欣然同意。战争结束,因孙茂才的陷害,朝廷竟然要赖掉这笔银两。乔致庸气不过,上京讨要,再次被捕入狱。
朝廷对如何处置乔致庸感到有些为难,便调来了二十年前被乔致庸打出家门的孙茂才为案件的主审,想把逼死人的罪名推给孙茂才来背。孙茂才与乔致庸在狱中相见,感慨良多,孙茂才喃喃地说,你我可真像两只蚂蚱拴在了一根绳子上啊……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京城,慈禧太后仓皇出逃。乔致庸不顾众人反对,给朝廷捐银逃难。慈禧太后解除了各地商号禁止汇兑官银的禁令,乔家生意从此蒸蒸日上。几十年过去了,陆玉菡去世,乔致庸和江雪瑛已经是垂暮的老人,两人再次相见,一生的恩怨情仇,竟然在三言两语中瓦解冰消……
[相关信息,请点击以下地址]
[附录] 中国名茶网各栏目文章目录(请点击以下地址)
(其中【科技咨询】专栏只对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五个一工程”服务对象开放,须凭密码进入。申请服务须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技术推广中心联系.联系电话:0731-4611985; 密码管理:13707304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