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2007年贵州茶叶行业十大新闻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8/1/11

  (作者:徐嘉民 王文忠 来源:西部开发报茶周刊 )
 
1、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贵州茶叶产业实施的意见》
  新闻回放:2007年4月3日,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贵州茶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黔府发6号文件。文件对目前贵州茶叶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比较。提出了切实加强贵州省茶产业发展的思路、目标、重点、机构、市场、品牌、科技、财政支持等方面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把加快茶产业发展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产业来抓,作为落实生态立省战略,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重大措施来抓,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有力措施,推动茶产业快速发展。
  新闻点评:6号文件的出台,预示着贵州产业发展的春天已经来临,是贵州茶叶产业发展的一针强身剂,无疑为发展势头强劲的贵州茶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产茶区政府积极发展的高度热情,各相关部门的积极参与,我们相信贵州茶产业一定成为贵州省继两烟一酒一药之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2007年里,意见的实施对推动贵州省茶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发挥积极作用。

2、中国西部茶海首届开采节在凤冈举办
  新闻回放:2007年4月3日,贵州“环保与茶文化·春江花月夜杯”摄影书法诗歌绘画大赛暨中国西部茶海首届春茶开采节,在中国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凤冈县开幕。由贵州省环境保护局、遵义市政府、省茶文化研究会和省茶叶协会联合举办的此次活动,首次将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与茶产业发展相结合,是我省开展环保公众参与的一次新尝试,旨在宣传推介富锌富硒有机茶之乡凤冈的原生态茶文化风情旅游资源,以茶兴旅,以文化兴产业,推动当地乃至贵州经济的发展。
  新闻点评: 近年来,遵义市湄潭、风冈、余庆三县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统筹发展茶产业,联手打造中国西部茶海取得了初步成效,成功探索出了“四位一体”循环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此次以“环境保护与茶文化”为主题的春茶开采节为追求健康、热爱生命的社会各界奉献绿色文化大餐。通过活动的举办将对贵州省、遵义市壮大茶产业、研究茶产品、挖掘茶文化、培育茶品牌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贵州茶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有着借鉴意义。
 
3、安顺茶城成立
  新闻回放: 4月20日安顺茶城正式开市营业,市场入驻商户73户。福建铁观音、大红袍,都匀毛尖和安顺明英茶业等各大茶场、茶商已入驻市场。茶城在以茶叶贸易为主的基础上,引进茶工艺品,茶饮料品、茶保健品等茶产品,开展系列茶文化活动,安顺茶城形成集茶文化交流,科技咨询、信息发布、旅游观光等茶事活动为一体的茶叶集散地。
  新闻点评:安顺茶城位于若飞北路中段,地处安顺历史文化街区;东邻王若飞故居,西邻安顺龙王庙,南邻贯城河,北邻地藏寺,距城中心老大十字500米;二进步行街环境幽雅,是经营茶叶的理想场所。茶城一期商铺共有112个。市场附近有储货仓库万余平方米,可以储存茶叶3千余吨,水电设施一应俱全。安顺茶城定位为全国性的大市场,以原产地名优茶为主体,重点引进国家级、省级名优茶进入。 

4、2007年贵州茶文化博览会在都匀举办。都匀获得“中国毛尖茶都”的称号
  新闻回放:9月29日到10月4日,以赏茶——品茶——论茶——购茶为主题的“贵州省茶文化博览会”在贵州省都匀市黔南州体育场举办。贵州省副省长蒙启良出席了本次“茶博会”的开幕式。
  2007年4月27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致函贵州省茶叶协会,同意授予都匀为“中国毛尖茶都”称号。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希望都匀通过打造“中国毛尖茶都”,结合贵州茶叶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加快贵州茶产业快速、健康发展,进一步推动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支撑,为促进社会和谐做出贡献。本次茶文化博览会开幕式上举行了“中国毛尖茶都”的授牌仪式。
  新闻点评:贵州茶叶的今天并不是供不应求,如果在我们实现了500万亩茶园的目标后,我们的品牌影响力、市场开拓能力在那里?如果品牌与市场等不能得到同步的增强,那么,我们的产业就不可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挖掘具有自己民族特色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大力张扬自己的文化、宣传自己的品牌,扩大贵州茶的影响力,贵州茶才能做大、做强、做优。这就是贵州茶文化博览会举办的意义所在。用文化来提升品牌,用品牌来提示价值。
  “中国毛尖茶都”六个字是对都匀政府工作的肯定,是对都匀企业努力的肯定,是对都匀多年来所选择的城市发展模式的肯定。同时,“中国毛尖茶都”六个字,也给都匀带来新的压力。 作为贵州最早实施茶叶名牌带动战略的茶区之一,都匀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的产品创建阶段,上世纪90年代实施品牌战略阶段,到本世纪初发展为品牌经济,打造品牌城市阶段的品牌经济逐步升级,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和这个城市共同成长。 品牌,是最大的城市特色。荣获“中国毛尖茶都”的荣誉称号,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对都匀毛尖茶品牌特色的认可和鼓励,也是都匀从“中国毛尖茶都”向世界级品牌城市挺进的新起点。
 
5、省委、省政府提出贵州打造500万亩生态茶园、的规模,建设贵州绿茶大省
  新闻回放: 2007年10月10日下午,省委、省政府组织召开茶产业发展专家座谈会,20余名专家学者会聚一堂,积极为贵州茶产业发展建言献策。与会专家认为,贵州茶叶品质良好,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省委、省政府提出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建成500万亩生态茶园,把我省打造成为中国高品质绿茶生产基地,是符合贵州实际的。与会专家还就茶产业发展中的品种选育、基地建设、企业带动、品牌整合、茶文化发掘、市场拓展、资金投入、科技攻关、人才培养、技术推广等问题,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座谈会上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在认真听取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后指出:“到2020年,在贵州建成500万亩生态茶园,虽然难度较大,但前景广阔”。
  新闻点评:这是贵州首次提出打造500亩茶园的目标,这不仅是对贵州发展茶叶产业优势的肯定,同时也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对发展茶叶产业的决心和坚定的态度。茶叶是贵州的优势产业、特色产业,加快茶产业发展对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只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统一认识,树立信心,采取更加灵活的措施,创造更加宽松的发展环境;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生态茶、有机茶、健康茶,用健康引领茶叶消费;加强对民族茶、历史茶的研究,用民族历史文化来塑造贵州茶叶的灵魂,把贵州茶产业培育成既能富民又能兴黔的支柱产业指日可待,发展500万亩茶园不是梦。

6、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考察凤冈、湄潭茶产业
  新闻回放:2007年10月14至16日,应凤冈、湄潭两县的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教授首次深入凤冈、湄潭考察,为两县茶叶产业发展献计献策。在考察期间,陈院士被湄潭、凤冈两县政府发展茶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所感动,并欣然答应了担任湄、凤两县茶叶产业发展的首席顾问。
  新闻点评:年近70岁的茶叶界唯一的两院院士、茶学专家陈宗懋教授不惧千里专程来到了贵州,为贵州的茶叶产业发展献计献策,这是专家、学者被贵州产业产业发展优势所吸引,同时对贵州茶叶产业发展寄予很大的希望。对贵州来说,目前茶叶产业虽然还是弱质产业,但茶叶产业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朝阳产业,后发优势十分强劲。针对贵州这样相对“欠发达”的山区,省政府每年已拿出几千万元的扶持资金;凤冈、湄潭已每年拿出上千万元投入茶产业,足以看出当地政府对茶产业的重视程度。陈宗懋院士愿意屈驾担任两县的产业顾问就是被贵州发展茶叶产业的信心和决心所感动。
 
7、贵州乡镇企业局倾力扶持贵州组建两大茶叶集团
  新闻回放:10月16日,在遵义市,省乡镇企业局局长叶韬和遵义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晓光共同为贵州湄潭西部茶海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寸心草有机茶业有限公司2家企业集团成立进行揭牌。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分别与遵义湄潭老村长茶业有限公司等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了共计2.6亿元的信贷担保签约。其中,遵义湄潭老村长茶业有限公司签约总额度为8000万元、贵州寸心草有机茶业有限公司签约总额度为1亿元、贵州凤冈黔风有机茶业有限公司签约总额度为2000万元。另外,省乡镇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还与贵州湄潭西部茶海集团有限公司、遵义金紫阳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意向性信贷担保签约。
  新闻点评:这是贵州乡镇企业首次把大量的资金向茶叶产业倾斜。扶持龙头就是扶持农民,乡镇企业的这一举措不仅是对 胡总书记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开幕式上指出 的要“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发展乡镇企业,壮大县域经济,多渠道转移农民就业”这一重要精神的具体体现,更多的是多遵义乃至贵州的茶叶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和希望。遵义市茶叶产业发展资源优势明显,加工企业初具规模。茶产业已具备在西部茶海中打造中国高品质绿茶生产基地,组建茶产业“航母”、“抱团”发展已是刻不容缓;但多年来,资金不足、融资难一直是困扰茶叶这一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的主要障碍。实践证明,要做大做强产业,必须走产品规模化、产业集聚化、加工园区化的发展道路,用集约发展的模式,解决加工业生产工艺落后、品质不高、创新能力弱、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解决发展资金不足的瓶颈,实现用大投入带动产业大发展的目标。两大茶叶集团的组建,把贵州茶叶产业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起点,对加快贵州茶叶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上图: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贵州省展位前的迎宾女孩(中国名茶网编辑部拍摄)
 
8、贵州组团参加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并夺的得四枚金奖。茶博会上,湄潭县委书记现场卖茶
  新闻回放:2007年10月14日至17日,由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三利广告展览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举办。茶博会吸引了美国、意大利、日本、韩国、印度、马来西亚、肯尼亚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的260多家海内外茶企参展。
  贵州省共组织5大茶叶优势产区、51家企业、200余人参加,成为本届茶业博览会唯一以省级组团规模最大的省份。本次茶博会上,共评出12个金奖,贵州取得了4金2银的好成绩。湄潭县委书记田刚率湄潭参展团20余人参加了博览会,使“湄潭翠芽”茶亮相京城,引起了国内外客商广泛关注,赢得好评。
  新闻点评: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自2004年创办以来,吸引了国内外大量茶人、茶企。茶博会以其“人文、科技、健康、环保、时尚”的理念成为了茶经济的全球平台和茶文化的世界之窗。4年来积极弘扬中国茶业文化魅力和商业特色,促进了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提升。贵州首次以政府组团的形式亮相茶博会,不仅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发展贵州茶叶产业的重视,而且是对落实省委、省政府6号文件的重要体现。更加坚定贵州茶走出去的坚定信心和决心。
  贵州茶叶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无论从土壤结构还是气候条件都是东部等其它地区无法相比的,这是贵州最独特的优势。贵州在本次茶叶博览会上获得的4项金奖出,占据了金奖的三分之一,这不仅是贵州的骄傲,更多的是对贵州茶叶品质的肯定。这充分说明,贵州茶叶完全能够走得出去,竞争潜力很大。
  湄潭在为建设贵州茶叶大省的过程中,做了大量引领性和创造性的工作,探索出了一条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贵州茶叶发展提供了一个样本。湄潭县委书记亲自带团参加茶博会并现场力推“湄潭翠芽”这更是体现一个茶叶大县领导的风范与思路。湄潭县上至县委书记,下到平民百姓,他们对发展茶叶产业的重视、对发展茶叶的激情和信心值得我们其他茶区人民学习。为了湄潭茶叶走出去、为了农民增收致富,县委书记都在现场买茶,我们的茶商、茶企、茶农还有理由不把茶做好吗?
 
 
上图: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贵州展位局部((中国名茶网编辑部拍摄)
 
 
9、贵州南方“采仙翠芽”在日本获世界绿茶金奖 继都匀毛尖在巴拿马获奖后的又一支大奖
  新闻回放:11月3日,在日本静冈市落幕的2007世界绿茶大会上,贵州省南方采仙茶叶有限责任公司选送的“南方采仙翠芽”荣获世界绿茶最高金奖。这是继1915年“都匀毛尖”在巴拿马获得金奖后贵州茶叶第二次在世界上获得的最高荣誉。来自中国、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等国的7名世界顶级评茶专家对世界各国选送的绿茶进行严格评比。贵州“南方采仙”翠芽因外形蟠曲、绿润显毫、滋味鲜润、香气清高持久、汤色清明、叶底嫩绿明亮等特点而被评为金奖。这次评比共评出世界最高金奖20个,中国获11个,贵州获得1金1银。
  新闻点评:在中茶杯、茶博会等大型评比中,贵州绿茶获奖不计其数,然而贵州南方茶叶有限公司“采仙翠芽”在日本获得的这枚金奖是继1915年“都匀毛尖”在巴拿马获得金奖后贵州的第二支获得世界大奖的绿茶。它不仅是贵州茶叶的骄傲,更多的是贵州茶的品质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被世界所认可和接受。这一荣誉的获得为贵州茶叶的品牌之路和贵州茶叶走向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0、贵州举办首届万人品茗活动
  新闻回放: 11月7日至10日,由省农业厅、贵阳市政府主办,贵阳市农业局、南明区政府承办的“贵州绿茶.秀甲天下”首届“万人品茗”活动在贵阳市南明区甲秀广场至朝阳桥畔举行。
  11月7日晚上8点“万人品茗”活动在贵阳市南明河畔拉开帷幕,省委副书记王富玉、副省长禄智明出席开幕式。王富玉宣布活动开幕,并点击按钮点亮了南明河两岸布置的四千八百盏红灯笼。9个民族风情表演队为茶茶客们倾情表演单竹漂、锦鸡舞、黎平侗族大歌、雷山苗族飞歌、凤冈油茶茶艺等节目,将多彩贵州、魅力黔茶融为一体。活动期间,还在太升茶叶市场举行贵州茶叶发展恳谈会。
  来自湄潭、凤冈、石阡等25个茶叶主产县的79家茶叶企业、2个茶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2个茶叶批发市场参加了本次活动。在3天时间里,超过了50万人次品尝贵州绿茶。
  新闻点评:举办这次规模浩大的“万人品茗”活动在贵州尚属首次,而取得的效果更是在人们的预料之外。这次活动立足贵州省最大的茶叶消费市场,以宣传为主,让贵阳市市民进一步认知、体验、消费黔茶,集中展示推价贵州绿茶优质、安全、绿色、生态的优势,深入挖掘和宣传贵州省悠久厚重的茶历史茶文化营造良好的茶饮文化氛围,培育和拓展市场,推介黔茶品牌,提升黔茶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竞争力,实行产销衔接,扩大黔茶的市场影响力,促进消费,为贵州绿茶走向国内国际市场打下基础。
 

[相关信息,请点击以下地址]
 

[相关信息,请点击以下地址]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34  错把湘茶当闽茶 北京华晟赔三万——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二审侧记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41  保护湘茶文化才是我们的切入点——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终结评论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729  临湘黑茶生产企业状告电视剧《乔家大院》制作、发行各方始末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465  “茶叶之路”的起点——临湘市聂市镇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97  “ 湘茶”将与《乔家大院》对簿公堂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24  揭示《乔家大院》茶事的历史真实问题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95       2007年中国茶业10大新闻三种版本评析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91       《中国茶叶》《茶叶世界》杂志共同评出:2007年度中国茶叶十大新闻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90       2007年陕西茶业界十大新闻事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067       三家媒体联袂评选2007年中国茶叶行业10大新闻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061       中国名茶网评选的2007年湖南茶业10大新闻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060       中国名茶网评选的2007年中国茶业10大新闻
       
 

[附录1]             公 告
       中国名茶网是爱茶人的精神家园,欢迎广大网友投稿,电子信箱:zgmcw@126.com .本网有删改权(主要针对病句和错别字,不会修改作者观点)。本网是公益性网站,不以谋利为目的。本网站对网友投稿,既不收版面费,也无力支付稿费,请谅解。
 
 [附录2]          中国名茶网各栏目文章目录(请点击以下地址) 
 


(其中【科技咨询】专栏只对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五个一工程”服务对象开放,须凭密码进入。申请服务须与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技术推广中心联系.联系电话:0731-4611985; 密码管理:13707304863)

[附录3]      怎样记住中国名茶网的网址?
答: 只要记住中国名茶网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即可,中(z)国(g)名(m)茶(c)网(w),前面三个www,后面点(.)cn.您访问后可收藏这一网站。
      如果您的浏览器是7.0的,您可在地址栏直接输入"中国名茶网.公司"这一中文域名即可。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