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欢迎读者投稿,提倡百家争鸣,作者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
作者:易皇
《中国茶叶》杂志2007年第3 期发表了黄毅的文章,《促进云南普洱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对策的探讨》,并且版面排在第一篇,读后我非常惊讶!普洱茶“越陈越香”的奇谈怪论竟然也出现在这一严肃的专业刊物上!从文章标题看,这是一篇探讨云南普洱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学术论文,细看与那些夸大宣传的虚假广告没有两样。
该文总结云南普洱茶产业的优势有3点:1、普洱茶生产规模迅速扩大,逐步成为云南茶叶的主导产品;2、普洱茶公共品牌知名度显著提高;3、保健功能饮品成为当今消费主流,普洱茶产业化开发潜力巨大。
[原文] 普洱茶占全省茶叶产量的比重从2002年的8.11%上升到2006年的62%,成为云南茶叶的主导产品。
[评论]从长远看,绿茶与红茶总量下降不是好事,滇红才是云南茶业的真正的优势。
[原文]大量临床经验和科学实验证实了普洱茶具有养生、健身的功效……。
[评论]《中国茶叶》杂志的读者大都是业内人士,作者面对业内人士说谎话,《中国茶叶》杂志的编辑不知审稿了没有?作者在文章第二段《存在的主要问题》不打自招,他的确在说谎。作者说:“云南普洱茶的品质形成机理、功能性成分及显著性物质等方面的研究明显不足,缺乏系统的定性、定量的科学研究基础,……对云南普洱茶功效的阐述还停留在感性阶段,缺乏有力的药理数据。”普洱茶具有养生、健身的功效一说,并未得到医学认定。这一虚假广告怎么能成为云南普洱茶产业的一项优势?
[原文] 普洱茶独特的后发酵工序,造就起“越陈越香”的古朴的风味,……
[评论] “越陈越香”纯属伪科学,没有任何一家科研机构作过对比研究,证实将同一品质的普洱茶存放不同年份,芳香物质总量越来越多。作者在文章第三段《发展对策的探讨》又来一次不打自招,他又在说谎。作者在文章第三段建议:开展“不同陈化时间生产的普洱茶化学成分分析研究”。其实,稍微懂点科学知识的人,这种无聊的研究是在浪费国家的钱。不管什么茶叶都有一定的保质期,那块所谓从故宫回滇省亲的陈年普洱,肯定是毫无饮用价值的垃圾,更谈不上有什么特殊香味。
文章整体上有三大问题:云南的优势没有找准,问题没有抓住要害,发展对策弃本求末。云南茶业的真正的优势是滇红,而不是短命的消费群体有限的普洱茶;云南普洱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虚假广告、人为炒作,作者对此只字不提,也许作者本人就是普洱茶炒作的策划者或参与者。发展对策应是打击虚假宣传,打击哄抬茶价,规范政府行为。
云南普洱茶产业已误入歧途,现在是该好好反思的时候了!
《中国茶叶》杂志的署名,只标注姓名、工作单位,邮政编码,而该文特别标注行政职务:云南省委统战部部长。作者不知道,《中国茶叶》杂志是学术刊物,不是云南地方报纸,行政职务越大越吓人的情况在学术阵地恐怕行不通。
我是《中国茶叶》杂志的忠实读者,从创刊号到最近一期,我都精心收藏了.正因为我对这份杂志爱得太深,我才有这种苛求.
祝《中国茶叶》杂志越办越好!也愿云南茶产业健康发展!
[相关信息]
普洱茶科学发展研讨会在昆举行
2007年06月20日上午,首次普洱茶科学发展研讨会在云南日报报业集团举行。省外宣办、省新闻工作者协会省茶马古道研究会、有关专家学者及部分茶企与会共同研讨。本次研讨会旨在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好普洱茶产业宣传,为普洱茶产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氛围。对普洱茶产业的现状及问题做了深入细致的探讨。
茶界传媒与业内人士就普洱茶产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当前不健康的炒作状态,普遍认为是弊大于利,盲目的炒作只会损害这个产业的发展。当普洱茶价格完全背离其价值,形成泡沫,除了一小部分人发财外,对整个产业有害无益。据悉,广州普洱茶的屯积量可供广州市民饮用五年。广州普洱茶市场是全国普洱茶市场的晴雨表,广州普洱茶市场价格开始下跌,茶市开始受到市场打压。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省茶马古道研究会会长孙官生认为舆论界在产业的宣传上应更有理性,以促进行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业内外人士就科学发展普洱茶、宣传普洱茶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座谈。
[相关信息,请点击以下地址]
[附录1] 中国名茶网公告
中国名茶网是茶叶爱好者的精神家园,欢迎广大网友投稿,电子信箱:zgmcw@126.com .本网有删改权(主要针对病句和错别字,不会修改作者观点)。本网是公益性网站,不以谋利为目的。本网站对网友投稿,既不收版面费,也无力支付稿费,请谅解。
[附录2] 中国名茶网栏目
中国名茶网.公司 (中文域名)
电子信箱:zgmcw@126.com一级栏目:茶科技、茶叶经营、茶业动态、茶文化、社会新闻
二级栏目:【茶农培训】【茶叶业务员培训】【科普作品】【科研进展】【学术论文】【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会员风采】【名牌产品】【商情】【企业管理】【超市】【认证咨询】[科技咨询]【政策法规】【湖南茶业】【全国茶业】【地方茶业】【标准】【茶叶会议】 【茶诗】【茶词】【茶联】【散文】【茶史】【故事与传说】【茶文化书刊】【茶海拾贝】【书法作品】【绘画】【茶艺】【摄影作品】【茶俗】【茶人】【语文基础】【茶文化综述】【茶包装】【茶叶通讯】【中国名茶网】【所见所闻】【新闻评论】【各行精英】【社团工作】
[附录3] 怎样记住中国名茶网的网址?
答:只要记住中国名茶网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即可,中(z)国(g)名(m)茶(c)网(w),前面三个www,后面点(.)cn.您访问后可收藏这一网站。
如果您的浏览器是7.0的,您可在地址栏直接输入"中国名茶网.公司"这一中文域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