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普洱茶商经营秘诀,“炒家”自曝致富内幕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7/6/20
  别看普洱茶出厂价不过3000-4000元/件,我们已经把价格拉升到20000元/件;如果股市再调整几百点,我们就有能耐把价格拉到30000元/件。”常年在广东、广西、云南从事普洱茶交易的茶商黄盛戎,向媒体坦陈了普洱茶交易的内幕。
 
  茶市胜股市:两成“流通货”博取五倍利润
  现在的普洱茶市场就像股市一样,全靠题材和炒作。炒作的一般规律是:茶商向茶厂缴纳数量不等的保证金,就能够成为经销商,从中层层提取利润。一个中档以上的品牌茶,经销商交纳的保证金一般是200万到1000万元,上千万的可以成为一级经销商,余下的成为二级和三级经销商。
  高投入必然会带来高回报,一级经销商属于能够左右该茶厂一个品牌价格的“龙头大哥”,普洱茶的定价完全由他说了算,他能够赚取三至四倍的利润,二级经销商能赚到一倍左右的利润,三级经销商的利润在50%左右。
  茶厂和茶商购销链条形成后,一级经销商就会与二级、三级经销商联手,抬升普洱茶价格。由于一级经销商具有垄断权,留下70%左右的茶品进行囤积,采取对能够控制的品牌茶推出30%份额,首先在一级经销商内部形成“价格联盟”,相互抬拉,将价格拉到出厂价三倍左右,才抛售给二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依样画葫芦,但把10%的茶品留下囤积,将20%的茶品联合抬拉,达到满意的价位后才抛售给三级经销商。
  由于一级到三级经销商层层囤积、抬拉价格,进行炒作宣传,真正在市场上流通的普洱茶不到20%,却能通过炒作达到比出厂价高出五倍甚至六倍的价格。这样的暴利,远比在股市炒股票还来得快。
 
  “拍卖”注“虚火”:名人效应吹大泡沫
  普洱茶从2003年以来持续走高,靠的不仅是茶厂、茶商自己的拉抬,更依赖拍卖制造的“名人效应”。
  黄盛戎给记者列出了近年来普洱茶通过拍卖、评选,依托名人效应推动“价格神话”形成的典型案例:
  2004年2月,由鲁迅及其夫人许广平共同珍藏的“百年清宫普洱茶砖”在广州拍卖,三克普洱茶拍出1.2万元;
  2005年10月,张国立捐赠给云南希望工程的一筒普洱茶拍得160万元;
  2006年11月,慈善义拍编号为888的“长征英雄纪念茶”拍出120万元高价;
  2007年4月,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拍卖会上,百位名人亲笔签名的纪念茶“百星捧茗”以28万元高价拍出……
  “名人效应”大大推动了普洱茶的知名度。与此同时,一些中小型的拍卖会上往往出现买卖双方和拍卖行共同“营销”天价普洱茶的情况。买卖双方确定好目标价位后,卖家造势宣传,买家(实际是“托儿”)则随声应和,将拍卖的“20年”、“30年”甚至“50年”、“100年”普洱藏品步步拉升,如果有不懂行情的圈外人参与其中,就会成为最终受害者。如果拍卖不成功,达不到买卖双方预先商量的价位,只需要交纳少量手续费就行。
  通过“拍卖”造势、拉抬价格的做法,成功吹大了整个普洱茶的泡沫。将普洱茶价格在短短几年时间从800元/件到1000元/件,吹大到20000元/件。
  “价格神话”已经让普洱茶进入到囤积居奇的状态,并同时导致“普洱茶铺”价格狂飙,而且一铺难求。广东南方茶叶市场、广东芳村茶叶城、荔湾石围塘、山村等地的茶铺,一个不过50至60平方米的铺面,转让价格已经从2006年的50万元至60万元,飚升到上百万元,而且几乎每个月都在上扬。
 
  产业标准推进乏力  狂炒暗藏崩盘风险
  普洱茶“价格神话”最大的危机在哪里,就在产业标准的制定上。普洱茶的加工工艺原始,缺乏统一生产标准,进入门槛很低,价格狂涨导致不少个体农户自己生产普洱茶。
  目前云南省大约有3000多家企业都在生产普洱茶,然而通过QS认证的企业仅有59家。一些小厂家因缺乏品牌、产品质量差等原因,销售困难,便假冒名牌。
  近年来,云南已经制定出台了《普洱茶综合标准》,包括《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规范》、《加工技术规程》等结合QS质量准入制度,从田间一直到存储,到饮用前后,进行质量监控,使每个消费者都能喝到放心的优质茶。但这些标准能否落到实处,我们自己都很担心。
  普洱“价格神话”的缔造与产业发展现状并不一致。由于过度炒作,5月以来价格已经开始回落,但业内同行却认为,5月价格回落的原因在于股市上扬,现在股市震荡,还会有更多资金重新涌入茶市,一些同行甚至认为“股市再调整几百个点,普洱价格就能上扬到三万元。”
  5月中下旬以来,广东一带的普洱茶已经从800元/公斤跌到目前的300元/公斤。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王庆郑也明确发出“普洱茶存在泡沫”的警告信号。不过,手里有货的茶商都捂茶不卖,认定云南普洱市地震之后还会有一个价格飙升的时期。这真让人很担心,再继续炒作,一旦大规模崩盘我就血本无归;不跟进炒作囤茶,又担心拿不到货,无法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价格太高我们也受不了,一个涨跌可能我们就会前功尽弃,甚至倾家荡产,真希望茶市尽快回归理性。

[来源:经济参考报]

 

[相关信息,请点击以下地址]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34  错把湘茶当闽茶 北京华晟赔三万——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二审侧记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41  保护湘茶文化才是我们的切入点——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引发的知识产权纠纷终结评论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729  临湘黑茶生产企业状告电视剧《乔家大院》制作、发行各方始末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465  “茶叶之路”的起点——临湘市聂市镇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97  “ 湘茶”将与《乔家大院》对簿公堂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24  揭示《乔家大院》茶事的历史真实问题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95       2007年中国茶业10大新闻三种版本评析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91       《中国茶叶》《茶叶世界》杂志共同评出:2007年度中国茶叶十大新闻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90       2007年陕西茶业界十大新闻事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122       2007年贵州茶叶行业十大新闻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067       三家媒体联袂评选2007年中国茶叶行业10大新闻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061       中国名茶网评选的2007年湖南茶业10大新闻
http://www.zgmcw.cn/ONEWS.asp?id=1060       中国名茶网评选的2007年中国茶业10大新闻

 

[附录1]            中国名茶网公告

  中国名茶网是茶叶爱好者的精神家园,欢迎广大网友投稿,电子信箱:zgmcw@126.com .本网有删改权(主要针对病句和错别字,不会修改作者观点)。本网是公益性网站,不以谋利为目的。本网站对网友投稿,既不收版面费,也无力支付稿费,请谅解。
 
[附录2]         中国名茶网栏目
 
网址:http://www.zgmcw.cn/(英文域名)
    中国名茶网.公司 (中文域名)
电子信箱:
zgmcw@126.com
一级栏目:茶科技、茶叶经营、茶业动态、茶文化、社会新闻
二级栏目:【茶农培训】【茶叶业务员培训】【科普作品】【科研进展】【学术论文】【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会员风采】【名牌产品】【商情】【企业管理】【超市】【认证咨询】[科技咨询]【政策法规】【湖南茶业】【全国茶业】【地方茶业】【标准】【茶叶会议】 【茶诗】【茶词】【茶联】【散文】【茶史】【故事与传说】【茶文化书刊】【茶海拾贝】【书法作品】【绘画】【茶艺】【摄影作品】【茶俗】【茶人】【语文基础】【茶文化综述】【茶包装】【茶叶通讯】【中国名茶网】【所见所闻】【新闻评论】【各行精英】【社团工作】
 
[附录3]       怎样记住中国名茶网的网址?
 
答:只要记住中国名茶网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即可,中(z)国(g)名(m)茶(c)网(w),前面三个www,后面点(.)cn.您访问后可收藏这一网站。
    如果您的浏览器是7.0的,您可在地址栏直接输入"中国名茶网.公司"这一中文域名即可。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