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自:湖南省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网站
原发布时间:2009-07-22
为了更好地做好白云山有机茶科普示范基地工作,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增加职工群众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茶叶生产技术落后和产品销售困难,提高职工群众科技素质,促进有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基地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科普工作:
一、办好培训阵地,增强培训能力,加大培训力度。
2009年8月至2010年建设一个150m2高标准的科普阵地,配置培训器材,建设多媒体电教系统,建50m2科技图书馆一个,添置科技出版物及各类图书10000册。继续坚持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茶叶研究所进行技术合作与技术交流,多途经引进培训师资,扩大培训覆盖面,利用各种场合对职工群众开展有机茶种植、培管、病虫害防治、加工、营销知识培训及其它如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养殖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力争年开展技术培训与讲座50期以上,培训农民10000人次以上,通过培训,锻炼科技队伍,提高职工群众的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为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农业科技旅游。
为了更好地发挥科普示范基地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基地将在茶区道路硬化、茶文化景点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投入资金。在2009年12月底前建成市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011年建成省级森林公园和集休闲、旅游、观光、科研为一体的有机茶科普示范基地,让人们在游乐的过程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增加对现代有机农业的热爱和农村的了解与对农民的理解,激发社会各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积极性。
三、创新科普示范模式,扩大经营规模。
在认真办好现有示范基地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创新方式,走出去联办基地。通过联办基地,扩大科普示范基地的影响力,幅射力、带动作用和生产经营规模。力争2011年开发联办基地2个以上,经营面积5000亩以上,年产值3000万元以上,将基地办成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四、继续做好茶叶新品种的种植示范试验。
加强对基地现有福鼎大白、福云六号、槠叶齐、碧香早、白毫早、8802茶叶树种的培管,观察其生长习情,作好种植与推广技术总结,继续引种省级良种玉笋、玉绿、茗丰等新品种的种植工作,2011年使基地茶叶新品种达到10个以上,使茶园、茶树品种多样化,生态平衡,品质提高。
五、认真进行茶园土壤管理,提高土壤肥力。
对茶园土壤分地块进行检测,并根据有机农业要求,合理配施有机肥,使茶园土壤肥沃疏松,无杂草,树冠覆盖度80%。2011年前形成不同土壤结构的有机肥配施分析数据和较成熟的试验报告,向广大茶区推广,提高茶业产业化水平。
六、做好茶园病虫害防治工作的研究,生产100%有机茶。
继续做好农业、生物、物理方式防治茶园病虫害工作,针对不同环境、气候、茶树品种,研究茶园害虫生活习性,把握关键性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减少病虫害对茶园造成的损失。
七、开展有机茶加工技术研究,提高茶叶质量。
与日本食品产业株式会社合作,对茶叶成品色泽欠绿,香气欠持久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技术攻关,通过努力,加工出色泽翠绿,香气高长的茶叶产品。2009-2010年形成完整的技术资料。通过技术攻关,使茶叶产品质量提高,达到市场营销价格的提高,使茶叶产值亩增收200元以上。
八、改造有机茶加工厂,建设清洁化自动生产线。
投资200万元,在2010-2011年对现茶叶加工厂进行升级改造,引进全自动、智能化、科技化、清洁化生产线,实现科学发展观,解放生产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九、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茶产业。
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实行生产、加工、营销一条龙服务,保证每年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十、加大投入,完善设施,采取多种形势开展科普活动。
一是完善基地农村图书室建设,使科技书刊能满足科普工作的需要;二是广泛利用科普宣传与电教设备、高音喇叭,深入基地、农村、集市广泛开展科普宣传;三是进一步做好青少年科普工作,让他们感受科技与农业魅力,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四是加强与涉茶乡镇和企业的技术合作,打造强势品牌,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相关网页】
石门问茶:访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图片)
湖南省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概况(附:冠云牌“白云银豪”系列茶荣誉)
石门县白云山国有林场荣赝“湖南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称号
胡稳、贺忠善:馥郁自在山水间——石门白云山有机茶产业发展印象
贺新初: “白云银毫”记(散文)
湖南省石门县“冠云”牌白云银毫有机茶荣获“特等奖”
白云山赋
湖南茶园风光——陈奇志、赵丈田著《湖南茶文化》彩色插页29
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与石门县白云山林场签订技术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