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茶叶协会团体标准
T/YYSCX 003-2021 岳阳黄茶栽培技术规范
2021-01-22发布
2021-03-20实施
岳阳市茶叶协会发布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所定规则起草。
本文件的技术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岳阳市茶叶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岳阳市茶叶协会。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湖南省君山银针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洞庭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岳阳县洞庭春纯天然茶叶有限公司、临湘市白石千车岭茶业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剑山、陈奇志、高立献、李卢保、李方爱、袁小月、吴曙、唐新道。
岳阳黄茶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岳阳黄茶栽培的生态条件、园地准备、种苗、种植、幼年茶园管理、成年茶园管理、衰老茶园改造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岳阳黄茶产区的茶树栽培管理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1767 茶树种子和苗木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GB/T 20014.12 良好农业规范 第12部分:茶叶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NY/T 5197 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
T/YYSCX002 岳阳黄茶加工技术规范
3 定义
下列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幼苗期
种子直接从茶籽萌发到茶苗出土后第一次生长休止或无性系扦插苗从扦插成活后至第一次生长休止为止,时间4~6个月。
3.2 幼年期
从第一次生长休止到茶树正式投产。约3~4年。
3.3 成年期
茶树从正式投产到第一次进行更新改造时为止。约经过20~30年。
3.4 衰老期
指茶树从第一次更新开始到茶树衰老丧失经济价值,一般10~30年不等。
4 生态条件
4.1 温度
年平均气温15~16℃,年总活动积温4600℃。
4.2 光照
年日照时数2000~2200h,3月中旬~9月中旬总日照时数1400~1500h。
4.3 降水
年降水量1000~1400mm。
4.4 土壤、大气、灌溉水
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 GB 15618 规定的二类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茶园环境空气质量符合 GB 3095 中的一级要求。
茶园灌溉水质符合 GB 5084 规定的旱作标准。
4.5 土层厚度
不小于80cm。
4.6 地下水位
100cm以下。
5 园地准备
5.1 坡度
选择坡度小于15度的丘陵岗坡地或平地进行栽植。
5.2 耕翻深度
耕翻深度≥60cm,并清除杂草、树根等。
5.3 沟渠、道路
5.3.1 沟渠
渠道:深100~150cm,上宽80~100cm
主沟:连接渠道与支沟,深80~100cm,宽50~80cm
支沟:与茶行平行设置,深60~80cm,宽30~50cm
5.3.2 道路
主干道:宽500~600cm
次干道:宽300~400cm
步行道:宽100cm
5.4 生态林网的构建
设主、副林带,种植与茶树无共同病虫害的乔、灌木。
5.5 株行距
宜双行密植条栽。
大行距:140~150cm,小行距30~35cm,株距25~30cm。
5.6 茶行沟
开沟规格(深×宽):60cm×60cm。
5.7 施基肥
以茶叶专用有机肥为主,生物秸杆、腐熟的野草、发酵后的枯饼等,结合土地耕、旋深翻入地下。
茶叶专用有机肥400Kg/667m2,施入深度在30~40cm。
6 种苗
6.1 品种
有性系良种:岳阳茶树群体种。
无性系良种:槠叶齐、尖波黄13号、保靖黄金茶1号等适制黄茶的品种,桃源大叶等适制芽型黄茶的品种,中黄1号、中黄2号等适制品种黄茶的品种。
无性系品系:君山银针1号(适制君山银针、岳阳黄芽)、北港毛尖品系。
6.2 种子规格要求
成熟、饱满、大小均匀的种子,发芽率85%以上,纯度90%以上。
6.3 无性系种苗规格要求
茶苗质量符合GB 11767规定的1、2级标准,栽前泥浆蘸根。
7 种植
7.1 种子直播
7.1.1 浸种
将茶籽浸种3~5天后,取出播种。
7.1.2 播种量
按照株行距要求,每穴3~5粒,每亩播种25~30Kg。播后盖土、覆草并浇透水。
7.2 无性系茶苗移栽
7.2.1 用苗量
按照株行距要求,每穴1~2株,每亩5000株左右。
7.2.2 栽植深度及要求
幼苗根茎部埋入土下5cm,边填土边浇水边踩实,栽后定剪,覆盖稻草等并浇透水。
8 幼年茶园管理
8.1 茶树施肥
8.1.1 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每年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 cm以上,饼肥或商品有机肥100 kg/667m2~200 kg/667m2,或农家有机肥1000 kg/667m2~2000 kg /667m2。根据土壤条件,配施磷肥、钾肥、微肥和菌肥。
8.1.2 追肥
追肥可采用腐熟后的有机肥或或商品有机肥,根据茶树生育规律分多次施于根际,一年以2~3 次追肥为宜。
8.2 修剪
幼年茶树分三次定型修剪,修剪规格如表1,第三次修剪时可结合打顶采。
表1 幼年茶树修剪的时期及高度
次数 | 时期 | 高度 |
第一次 | 二足龄,苗高超过30cm,有1~2个分枝 | 离地14 ~18cm |
第二次 | 第一次修剪后一年 | 在第一次剪口上提高15~20cm |
第三次 | 第二次修剪后一年 | 在第二次剪口上提高10cm左右 |
8.3 病、虫、草害防治
按照NY/T 5197的规定实施。
8.4 抗旱保苗
幼年茶园要注意墒情变化,7~8月份高温干旱天气,根据墒情及时灌水保苗。
8.5 幼年期第一年茶树生育指标
8.5.1 成活率
种子直播成活率80%以上,无性系茶苗移栽成活率85%以上。
8.5.2 茶树生长状况
根:根系发达,长约10~20cm左右。
茎:茎高15~25cm。
叶:可见叶为5~7片。
9 成年期茶园管理
9.1 施肥
9.1.1 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和农家肥为主,结合当年秋季中耕,进行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商品有机肥或饼肥200 Kg/667m2~400Kg/667m2,或农家肥1000 Kg/667m2~2000Kg /667m2。根据土壤条件,配施氮肥、微肥和菌肥。
9.1.2 追肥
追肥可采用腐熟后的有机肥或或商品有机肥,根据茶树生育规律分多次施于根际,一年以2 ~3 次追肥为宜。
9.2 修剪
成年茶树的轻修剪和深修剪时期及部位见表2。
表2 成年茶树修剪的时期及部位
内容 | 轻修剪 | 深修剪 |
部位 | 冠面以下3~5 cm处 | 冠面以下10~15 cm处 |
时期 | 春茶结束后或秋末封园后 | 同轻修剪 |
9.3 病、虫、草害防治
按照NY/T 5197的规定实施。
9.4 鲜叶采摘
9.4.1 采摘标准
按照T/YYSCX002各品类要求采摘。
9.4.2 采摘时间
根据所制黄茶产品级别要求,茶树上达采摘标准的芽叶占10%~15%时,即可开采。采摘时间:3月上旬~9月下旬。
9.4.3 采摘要求
按照T/YYSCX002各品类要求。
9.4.4 采摘方法
分批多次采。春茶每隔2~3天采一批,秋茶隔4~5天采一批。
9.4.5 贮运
采用清洁、通风性良好的竹编网眼茶篮或篓筐盛装鲜叶。采下的茶鲜叶应及时运抵茶厂,防止鲜叶变质,严防混入有毒、有害物质。
10 衰老茶园改造
10.1 修剪类型
10.1.1 重修剪
产量低于平均产量的50%,树冠衰老,出现枯枝,枝干呈灰白色,需要重修剪。
10.1.2 台刈
产量低于平均产量的30%,枝干附生台藓、地衣等,开花结实多,需要台刈。
10.2 重修剪及台刈方法
衰老茶树的重修剪及台刈方法见表3。
表3 衰老茶树修剪的时期、部位及剪后冠面培养
内 容 | 重修剪 | 台刈 |
部 位 | 一般剪去茶树的1/3~1/2 | 离地面5~10 cm |
时 期 | 宜在春茶结束后,即4月下旬或5月中旬 | 同重修剪 |
剪后冠面培养 | 经1—2季留养,结合轻修及打顶采,重新培养冠面 | 树冠培养参照幼年茶园的定型修剪 |
10.3 施肥
参照幼年茶园进行。
10.4 病、虫、草害防治
按照NY/T 5197的规定实施。
10.5 采摘
10.5.1 重修剪茶树
当年不采,第二年留一叶采,第三年正常采。
10.5.2 台刈茶树
当年不采并疏枝,第二、三年打顶采,第四年正常采。
11 食品安全危害的管理
茶树种植过程中,在茶园管理、土壤肥力保持、田间操作、植物保护方面,符合GB/T 20014.12要求。
标准文件下载:
T/YYSCX 003-2021 岳阳黄茶栽培技术规范.pdf
相关团体标准:
T/YYSCX 001-2022 岳阳黄茶
T/YYSCX 002-2021 岳阳黄茶加工技术规范
T/YYSCX 004-2021 岳阳黄茶贮藏技术标准
T/YYSCX 005-2022 岳阳黄茶 茉莉黄茶
T/YYSCX 006-2022 岳阳黄茶 君山银针
T/YYSCX 007-2023 岳阳黄茶 调味茶
推荐阅读:
岳阳黄茶团体标准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