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笔记者:王山水
笔记:中国的高校教育体制也有自身的优点,在国内读名校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优点有三:没有经济压力,适合国内就业, 基础知识牢固。如不在国外发展,留学未必是最佳选择。不能迷信国外高校,尤其是国外一般高校.
亲历清华与哈佛 ——访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张杨
北京晚报•王怡
“<我的哈佛日记>1个小时签售了1000本。”上周五,刚刚拿到哈佛大学毕业证书回国的张杨参加完自己的签售会后兴奋地说。华中师范大学新闻学学士、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哈佛大学教育学硕士……如今,“1个小时签售1000本书”又成了张杨27年人生经历中的一项新纪录。
体验中美两国顶尖学府
张杨有着宽宽的脑门,会笑的眼睛充满着睿智。
同时拥有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两所国内外顶尖高校的硕士学位,张杨体会更多的不是被光环照耀下的自豪,而是收获结果过程中自己的奋斗与沉甸甸的人生感悟。
在哈佛的一年,张杨感受最深的要数中美两国高校教育的不同。张杨说,包括自己在内,当代很多大学生总是很难判断大学毕业之后的出路,出国、考研还是工作,他们很难找到合适的朋友或师长来咨询。首先一个原因就是中国的大学还没有比较成熟的职业规划咨询系统。在美国所有的大学和学院里,职业规划和咨询都是由专门的办公室和有经验的专业人士来负责的。进入哈佛的第一天,学校就会让学生意识到找工作的重要性。每一个学院都有Career Office(职业办公室),学生可以与教师进行一对一约见,每次半小时,免费帮助学生提供找工作的信息,甚至可以帮助学生修改建立和个人陈述信。这样,学生的自主能力更能被调动起来。相对而言,我国的大学则更多停留在非技能教育层面。
其次,美国高校强调学生的自由性。张杨说,在美国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社会多元化、校园多元化。因此,对于成功的定义,美国没有一个单一的模式,大家对成功标准的定义各不相同。张杨的一位美国朋友,是“ABC”(American born Chinese美国出生的中国人),她放弃了哈佛全奖的机会,回到国内从事乡村教育工作,认为这个对她而言更有意义,更具成功的价值。
当然,比较中美两国的高校教育,中国的高校教育体制也有自身的优点。第一,学费低。美国特别是好的高校,多为私立大学,一年4、5万美金的高额学费对于没有申请到足够奖学金的中国学生而言,如果其家庭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出国留学后的经济会是个很大的压力。第二,中国的名牌大学虽然在全球排名不高,但在国内的认可度很高,考入清华北大的名牌高校仍然会是让人自豪的事情。第三,在国内读大学,可以在合适的年龄深入了解中国社会。如果过早离开中国,面对国外无人监督的环境,缺乏自我约束能力的学生就容易感到迷茫。“他们‘睡醒’后会发现,自己已经无力与国内同龄学生竞争了。”
美国高校的管理制度值得借鉴
在美国,最好的高等学府都是私立非营利性质的机构。哈佛目前就有两个校董会,一个是拥有实权的7人校董会,校长是校董会的成员之一,也是主席。校董会拥有学校的最高权力,包括财务、校长任命权。在这7人中,除校长和总财务长外,其他5人来自校外。张杨说,哈佛的管理体制更像个企业,“大学不应是国企式管理。”
另外,在哈佛评教授是个很难的事情。有的讲师可以一直做到系主任的位置。而中国高校中则有一种以评上教授为唯一目标的意思,导致不少高校教师视发表文章为自己工作的重要目的。其实,高校应该倡导的是将高校教师的研究与教学分开。
出国读书是优质教育的选择而非逃避的途径
进入美国社会,张杨发现美国学生独立性、规划能力都很强,这源于他们从小就接受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进入大学后,美国学生就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而中国学生相对而言,则表现得更容易服从,服从久了就明显发现中国学生的主动性缺乏。
另外,中国学生对成功和生活的理解过于简单。其实,美国的孩子很会玩儿。美国人“Full Life”(完整生活)的概念不仅包括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还包括会玩,同时能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
张杨说,国外留学的生活,让他感受到了对人综合素质的要求。除了学习成绩外,对课堂讨论的参与、独立性、主动性等都是中国留学生需要尽快适应的内容。因此,张杨劝告国内的一些预备出国的学生,不要因为有太多压力而转身出国,要记住的是,在国内成功了,到国外才会更成功;相反,在国内都是失败的状态,到国外同样会面临更大的困难与挑战。出国留学不是逃避,而应是种求学的选择。
[附录1] 公 告
中国名茶网是爱茶人的精神家园,欢迎广大网友投稿,电子信箱:
zgmcw@126.com .本网有删改权(主要针对病句和错别字,不会修改作者观点)。本网是公益性网站,不以谋利为目的。本网站对网友投稿,既不收版面费,也无力支付稿费,请谅解。
[附录2] 中国名茶网栏目
一级栏目:茶科技、茶叶经营、茶业动态、茶文化、社会新闻
二级栏目:【茶农培训】【茶叶业务员培训】【科普作品】【科研进展】【学术论文】【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会员风采】【名牌产品】【商情】【企业管理】【超市】【认证咨询】【科技咨询】【政策法规】【湖南茶业】【全国茶业】【地方茶业】【标准】【茶叶会议】【茶诗】【茶词】【茶联】【散文】【茶史】【故事与传说】【茶文化书刊】【茶海拾贝】【书法作品】【绘画】【茶艺】【摄影作品】【茶俗】【茶人】【语文基础】【茶文化综述】【茶包装】【茶叶通讯】【中国名茶网】【所见所闻】【新闻评论】【各行精英】【社团工作】
(其中【科技咨询】专栏须凭密码进入。
[附录3] 怎样记住中国名茶网的网址?
答: 只要记住中国名茶网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即可,中(z)国(g)名(m)茶(c)网(w),前面三个www,后面点(.)cn.您访问后可收藏这一网站。
如果您的浏览器是7.0的,您可在地址栏直接输入"中国名茶网.公司"这一中文域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