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期
学会工作
改革创新为推动茶产业发展而努力奋斗 …………………………………………………………………………宛晓春(3)
五十年的回顾——喜庆安徽省茶业学会成立50周年………………………………………………王镇恒(6)
为安徽茶业发展而鼓与呼 ——纪念安徽省茶业学会成立50周年………………………………………………………………………段建真(9)
综 述
抓茶叶标准化生产 促农民持续增收 ………………………………………孙全基,薛亮,徐骏(12)
祁门茶叶集贸市场现状与管理思路的探讨………………………………………………………………………鲍新民(15)
汉中茶产业的现状与持续发展对策 …………………………………………………………………饶文轩,张星显(16)
打造日照绿茶品牌 建设北方绿茶生产基地的建议 ……………………………………………………………辛崇恒(19)
生理生化
茶树鲜叶中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测定 ……………………………………李叶云,王让剑,王朝霞,邓威威(22)
茶组植物的核型研究……………………………………………………………李光涛,梁涛,张如琼,张梅莉(25)
茶树起源在临沧…………………………………………………………………………………………………陈开心(29)
栽 培
机采茶园栽培管理…………………………………………………………………………………………………张进华(31)
抓好夏秋茶生产的技术措施及途径………………………………………………………………………………孙曼曼(32)
加 工
茶资源开发成饲料可行性研究进展…………………………………………………………黎小萍,陈华玲,陈群(34)
九华佛茶加工工艺技术研究………………………………………………………………………何大斌,徐世俊,雷元胜(36)
金樱子茗饮加工技术要点…………………………………………………………………高飞虎,袁林颖(38)
经营管理
茶产业组织创新泛论………………………………………………………………………………………………詹罗九(39)
茶业品牌的构成,建设及推广……………………………………………………………………丁勇,周坚(40)
“十一五”太湖县茶叶产业发展思路…………………………………………………………郝希德,张正友,伍德信,汪泽根(41)
二祖禅茶采制技术…………………………………………………………………汪大根,伍德信,张正友,郝希德(44)
霍山黄大茶……………………………………………………………………………衡永志,徐志明,唐应芬(46)
历史文化
论茶文化与社会文明之关系…………………………………………………………………………朱云松,江平(45)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研所建所九十年间科研方向及成果实绩考述(上)……………………………………唐明熙(47)
信息九则 …………………………………………………………………………………(5,8,11,21,24,28,30,33,38,48)
安徽省茶业学会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杨建国(封面)
第二期
综 述
走突出安徽特色的茶业发展道路 …………………………………………………………………………………杨庆(51)
全力实施茶产业规划 开创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顾家雯,黄利义,许乃新(54)
关于建设安庆现代茶产业的构想………………………………………………………………………………查道生 (56)
从加快茶农增收看办好行业协会的重要性 …………………………………………………………孙全基,薛亮(58)
红茶菌研究进展 ………………………………………………………………………………………过慈妹,方世辉(60)
生物技术在茶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王小萍,齐桂年(63)
栽 培
EM生物有机肥施于茶园的效果试验 …………………………………………………………………………………李长喜(65)
探究山地茶园治理水土流失的技术方略 ………………………………………………………………………周理飞(67)
丘陵茶区机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史忠琴(68)
茶树在园林中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毕彩虹,扬坚(70)
旌德县名优茶无公害生产调查报告 ………………………………………………………………汪红民,徐俊,田玉金(72)
加 工
小花茉莉清香品质研究 ………………………………………………………黄新安,宛晓春,夏涛(73)
云南思茅烘青毛茶茶坯加工中经济成本核算 …………………………………………………………吕永康,李光涛(75)
经营管理
浅谈休宁县抓出口茶叶基地备案的做法与体会 …………………………………………………黄仁彪,项向国(76)
从产茶大县向产茶强县的跨越 ——歙县茶叶经济崛起之路…………………………………………………………唐茂贵,江稳华,张永盛(78)
做大做优黄山区茶产业 打造中国极品名茶之乡 ……………………………………………………………许乐平(81)
发展音坑乡茶叶生产的思考及对策 ……………………………………………………………………………范明成(83)
山东茶叶优势区域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郭见早,徐鹏,丁明来(85)
城固县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陈建福,贾振丽,李宝军(86)
历史文化
简论中国古代茶叶对外贸易的特点 ……………………………………………………………………………陶德臣(88)
安徽农科院茶研所建所九十年间科研方向及成果实绩考核(下) …………………………………………唐明熙(91)
话太平猴魁茶的猴韵 ………………………………………………………………………………………黄继轸,李杰生(93)
中国茶馆的演变与茶文化 ………………………………………………………………………………………黄凤兴(95)
茶的文化 …………………………………………………………………………………………………………蔡如桂(96)
信息四则………………………………………………………………………………………………………(53,62,84,96)
第三期
综 述
实施多元化经营,加快太湖茶产业发展 ………………………………………………………汪大根,郝希德,张正友, (99)
桐柏县茶产业发展的启示与思考…………………………………………………………………周权,靳传芬,华永(101)
全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高茶叶产业效益…………………………………………………………田智仁,徐雪云(103)
泾县实施茶叶标准化生产的措施………………………………………………………………………………洪五七(104)
临沧是世界著名的滇红之乡……………………………………………………………………………………陈开心(107)
夏秋绿茶的发展及前景探讨……………………………………………………………………………………毕彩虹(109)
栽 培
茶园土壤中残留农药的环境行为………………………………………………………………………………廖万有(112)
武夷山茶叶生产条件及其合理开发的初步分析…………………………………………………郑育英,林丽贞(115)
论茶叶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徐奕鼎(119)
安徽高香茶树品种“特香早”选育初报…………………………………………………………吴福广,杨维时,李昌春(122)
岳西县无性系茶园调查与建议………………………………………………………………钱子华,陈庆昌(123)
岑巩县采茶工短缺影响、成果及对策…………………………………………………………………………舒国流(125)
加 工
绿茶粉对产蛋鸡生产性能及脂类代谢的影响……………王人悦,宛晓春,耿照玉,蔡海莹,李立祥,汪一辉,沈志勇,蔡征炜(127)
不同茶类茶汤对红茶菌生长及品质的影响…………………………………………………………过慈妹,方世辉(129)
机制霍山黄芽生产的回顾及发展对策………………………………………………………………唐应芬,衡永志(132)
皓茗茶机制工艺及加工技术………………………………………………………………………刘红春,赵家金(133)
经营管理
食品企业的一体化管理体系…………………………………………………………………………陈奇志(134)
新农村建设中的合作经济组织……………………………………………………………………………方晓林,雷元胜,徐世俊(137)
咸宁茶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饶辉福,丁坤明,林琳,宗庆波(138)
山东卷曲型茶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刘国梁,郭见早,徐鹏,张志军(140)
泰顺县茶叶现状与发展思考…………………………………………………………………郑旭芝,胡扬芳,吴宏航(142)
历史文化
茶与医药保健文化………………………………………………………………………………………………王春华(143)
信息四则 ……………………………………………………………………………………………(106,111,118,144)
【相关信息】
《茶业通报》季刊——中国名茶网推荐刊物
《茶业通报》是安徽省茶业学会主办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学术性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
本刊办刊宗旨:为中国茶业事业的发展服务,为一切喜茶、爱茶的茶人服务。同时,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开展学术交流。刊物主要刊登国内、外有关茶叶高产、优质、高效的栽培、制茶技术、良种选育、病虫害防治、生理生化、茶叶机械、审评检测、贸易出口、经营管理、茶叶历史、文化、茶叶商品知识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成果,典型经验及动态。
本刊为季刊,每逢季末月中旬出版,全年四期。
本刊将更好地介绍产、销信息。并欢迎相关企业在本刊刊登广告,您的企业广告将全文(包括图片)在网上发布,将竭诚为您服务。
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录入刊物,并加入“中国期刊网阵”。
编辑部仍有少量过期刊物,需要的读者可去函并至该部邮购。
地址:安徽省合肥市长江西路130号安徽农业大学623
信箱《茶业通报》编辑部收 邮编:230036
电 话:(0551)5786422 联系人:俞美英
[附录1] 公 告
中国名茶网是爱茶人的精神家园,欢迎广大网友投稿,电子信箱:
zgmcw@126.com .本网有删改权(主要针对病句和错别字,不会修改作者观点)。本网是公益性网站,不以谋利为目的。本网站对网友投稿,既不收版面费,也无力支付稿费,请谅解。
[附录2] 中国名茶网栏目
一级栏目:茶科技、茶叶经营、茶业动态、茶文化、社会新闻
二级栏目:【茶农培训】【茶叶业务员培训】【科普作品】【科研进展】【学术论文】【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会员风采】【名牌产品】【商情】【企业管理】【超市】【认证咨询】【科技咨询】【政策法规】【湖南茶业】【全国茶业】【地方茶业】【标准】【茶叶会议】【茶诗】【茶词】【茶联】【散文】【茶史】【故事与传说】【茶文化书刊】【茶海拾贝】【书法作品】【绘画】【茶艺】【摄影作品】【茶俗】【茶人】【语文基础】【茶文化综述】【茶包装】【茶叶通讯】【中国名茶网】【所见所闻】【新闻评论】【各行精英】【社团工作】
(其中【科技咨询】专栏须凭密码进入。
[附录3] 怎样记住中国名茶网的网址?
答: 只要记住中国名茶网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即可,中(z)国(g)名(m)茶(c)网(w),前面三个www,后面点(.)cn.您访问后可收藏这一网站。
如果您的浏览器是7.0的,您可在地址栏直接输入"中国名茶网.公司"这一中文域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