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茶魂永驻 薪火长传——缅怀岳阳老茶人杨中安
发布者:陈奇志          发布时间:2025/5/5

茶魂永驻  薪火长传

——缅怀岳阳老茶人杨中安


文 / 陈奇志


2025年5月2日,岳阳茶界一颗璀璨的星辰悄然陨落,老茶人杨中安先生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七十三岁。他的离世,让无数与茶结缘的人悲痛不已,岳阳茶人与文人圈里,从此多了一份深沉的怀念。

杨中安的一生,是与茶紧紧交织的传奇。1975年,从部队复员回到岳阳县西塘乡的他,于1977年踏入社队企业“西塘公社红碎茶厂”,开启了他的茶路征程。凭借着勤奋好学与聪明能干,他被选送到省茶叶示范实验场培训,在那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茶叶知识,学会了种茶、制茶与茶厂管理,也从老一辈茶叶专家身上传承了献身茶叶事业的精神。回厂后,他一路从技术员、副厂长做到厂长,成了茶厂的“领头雁”。

然而,命运的考验接踵而至。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他因推动茶厂劳动人事制度改革,触犯了部分人的利益,遭遇免职风波。妻子术后体弱,小儿子夭折,多重打击之下,他却依然坚守茶人的信誉,协助完成合同,展现出令人敬佩的担当。1982年,政策的春风让他毅然踏上长途贩茶之路。怀揣着赊来的茶叶和微薄的路费,他远赴大西北。在新疆乌鲁木齐,他经历了饥寒交迫、近似乞讨的日子,却从未放弃。这份坚韧,让他开辟出岳阳茶叶销往大西北的民间“驿道”,成为改革开放后岳阳茶叶历史上的先驱者。此后,他创办多家茶厂,将企业经营得红红火火,成为众人眼中的“茶叶大王”和“农民企业家”。

如果仅仅止步于此,杨中安已然是一位成功的茶商,但他的追求远不止于商业成功。在与茶相伴的岁月里,他深深爱上了茶文化,决心走上传承弘扬茶文化的道路。他创办茶艺馆、茶城,将茶文化氛围营造得浓厚而典雅。茶艺馆内,身着茶姑服饰的茶艺小姐优雅沏茶,品茶大厅里,杨氏茶艺、民乐、戏曲轮番上演,成为巴陵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茶城里,陆羽金身浮雕塑像庄严肃穆,百余幅与茶相关的诗词书画悬挂四周,吸引着八方来客在此品茶悟道。众多知名人士都曾到访,留下赞誉。

更令人惊叹的是,只有小学五年级学历的他,耗费数年心血,撰写了近80万字的茶文化著作。他个人专著《杨氏茶艺》,集全国40多道名茶茶艺之大成,以散文体的风格,将儒、佛、道、文、哲、史等诸多元素与茶完美融合,融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成为茶艺领域的鸿篇巨制。他也因此被称为洞庭湖畔的“陆羽传人”“岳州茶怪”。

上图:2018年4月现代出版社出版的《杨氏茶艺》


上图:2018全国黄茶斗茶大赛暨岳阳茶业博览会上杨中安推介《杨氏茶艺》

杨中安不仅在茶艺文化上造诣深厚,更有着高尚的品德与胸怀。面对官场的邀约,他不为所动,一心扑在茶事业上;面对他人的质疑与不屑,他宠辱不惊,坚守自己的信念。生活中,他简朴低调,不追求物质享受,却对社会公益事业慷慨解囊,资助困难职工、寒门学子和孤寡老人,帮助员工和弟子进城落户建房。特别是他在杨氏茶城运营的那几年,担任岳阳市茶叶协会副会长,并給予协会经济支助。我担任协会秘书长期间,外地同行来岳阳参观,常常领客人参观杨氏茶城,杨中安先生总是免费接待。他将茶品与人品紧密结合,真正做到了“茶道基于商道,修于人道,顺于天道”。

在追悼杨中安先生期间,岳阳市茶叶协会、岳阳市茶叶学会负责人、岳阳茶人、杨中安先生的亲友,纷纷来到设在西塘的灵堂悼念。诗人陈正刚先生悼念诗云:

孤灯守梦几春秋,忽报仙踪赴玉楼。

嘉叶曾盟南北约,儒商未了蕙兰俦。

八三弟子空留影,七二情缘枉系舟。

此去蓬莱心莫念,茗香一缕月中酬。

杨中安先生虽已离去,但他留下的宝贵财富将永远流传。他的《杨氏茶艺》著作成为后人学习茶文化的经典,他的精神更是激励着无数岳阳茶人继续前行。在岳阳每一杯冲泡的茶汤中,都仿佛能看到他对茶的执着与热爱,感受到他那永不磨灭的茶魂。愿杨中安先生在另一个世界,依然能与茶相伴,继续他的茶香人生;愿岳阳的茶文化,在他精神的指引下,薪火长传,愈发璀璨!


(2025年5月5日西塘镇奉挽之夜速就)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