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马王堆汉墓茶文物有感
陈奇志
森然古冢发幽光,汉韵悠悠岁月长。
茶印泥封藏旧事,帛图仕女溢清香。
千年漆艺辉青史,几卷简牍载宝藏。
此日遗风重际会,神农文化映潇湘。
作者自注:1972-1974年发掘的长沙马王堆汉墓,是西汉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一家三口的墓葬,共出土了三千多件珍贵文物。保存完好的墓葬结构及丰富的随葬品,是汉代生活方式、丧葬观念的完整呈现。在出土的茶文物中,茶豸印鉴体现了古代对茶的重视,封泥印鉴以其独特的形式记录着历史;帛画生动展现了汉代贵族烹茶的场景,反映出当时茶文化的繁荣;漆器虽并非专门的茶具,却与茶相伴,是早期茶具的代表。此外,墓中还发现了“梋一笥”或“梋・笥”的竹简、木牍及茶叶包装(“梋”右边口字上有十字)。经考证,“梋”即“槚”(苦茶),这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茶叶随葬品,为研究古代茶文化提供了珍贵资料。
马王堆汉墓出土木牍
云纹漆鼎
【赏析】
陈奇志先生的这首诗,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长卷,将马王堆汉墓中的茶文物之韵生动呈现。
开篇“森然古冢发幽光,汉韵悠悠岁月长”,营造出神秘而悠远的氛围,把读者的思绪瞬间拉回那个古老的时代。
诗中“茶印泥封藏旧事,帛图仕女溢清香”,细腻地描绘出茶印与帛画所承载的历史记忆,仿佛能看到汉代人对茶的珍视以及烹茶场景的优雅。
“千年漆艺辉青史,几卷简牍载宝藏”,则凸显了漆器与简牍的价值,它们不仅是工艺和文字的载体,更是茶文化传承的关键物证。
末句“此日遗风重际会,神农文化映潇湘”,巧妙地将古代茶文化与当下连接,展现出神农文化在潇湘之地的绵延传承。
其自注更是为诗增色添彩,详细解读了诗中所涉文物,如茶豸印鉴、帛画、漆器以及竹简木牍等,为读者揭开了汉代茶文化神秘面纱的一角,让人不禁感叹古人对茶的热爱与讲究。
陈奇志先生以文人的笔触,在诗中勾勒历史,让茶香穿透岁月,弥漫在字里行间,使读者得以在这一方诗意天地中,静品汉代茶文化的深邃与醇厚,感受岁月沉淀下的宁静与美好。(艾文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