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亦权
辣椒是一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东西,但是我在外地多年,家乡广为种植的一种白皮辣椒却始终没有见过。
老家一带的人口味喜辣,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在菜地里种上几垄,甚至是走在村子里,也能在一些人家的房前屋后看见几株辣椒树。白皮辣椒的植株和其它辣椒并无二致,只不过长出的辣椒颜色是白的罢了。我在老家的时候,母亲每年都会在自留地种上几垄白皮辣椒供自家人平日里采摘食用。
春分时节,是播撒辣椒籽的时候。辣椒籽个头极小极轻,不能直接播进田里,播深了影响其破土成活率,播浅了又容易被雨水冲走,破坏种植规格甚至成为鸟雀虫蚁的美餐。所以,每年的这个时候,母亲会去村边的溪滩上取回一些细沙弄湿了平铺于一块特制的大木板上,撒上辣椒籽,又遮上一层火塘灰,置于院墙上,晚上收回、白天放出。没几天,嫩白浅绿的新芽便星星点点地露出小脸来,密密麻麻的,映着沙灰的颜色更显得娇嫩欲滴。只要浇水勤快,新芽会迅速长大,不需要几天就可以长成半尺来长的苗儿,新叶也会有个四五片,而且根须也会比较发达。到这时候母亲便会去菜地整好地,很有规格地挖好洞穴,将沙板挑到菜地上,一根一根地将辣椒苗移栽到菜地上的小洞里。因为是细沙拌灰,很松软,稍微一拔就可以将辣椒苗拔出来,而且不伤害它的根须。
移栽后的辣椒苗能更加充分地吸收阳光和水分,再隔三差五地施以家肥,辣椒苗会迅速长大至人膝盖,这段时间往往正是梅雨季节,雨水尤多,所以母亲总会提前写日子将垄间的土锄起来堆于辣椒树的根部,以固其株,令其不致于在被水浸透的土里被风吹倒。过些时日,辣椒树的枝头便开始长出细碎的小花来,引得叶下蜂蝶竞逐,煞是好看。花谢时若巧遇小雨,浅水滩滩、白花纷纷,倒很有几许细雨梨花的意象。
花落后,泛着嫩绿的小辣椒便开始逐渐长大,三五成簇,一串串地悬于枝叶之下,乍看起来,很象是青嫩时的佛手。此时的辣椒颜色已经由嫩绿逐渐变白,那颜色说不清是白中带绿还是绿中透白,但与其它的辣椒相比,却明显要白出许多。白皮辣椒之名也正由此而出。若是肥料和水分施灌得当,白皮辣椒会长得直白滑溜,否则就很容易导致畸形,卷曲而且出现褐色的斑点,个头也会小许多。白皮辣椒的辣味是与众不同的,辣里带着淡淡的姜香,很是奇特,这是其它什么辣椒所没有的。这个时候的辣椒已经可以采下食用了,除了青菜或汤类菜以外,母亲烧其它的菜都要略微放上几个辣椒。每天中饭前。母亲就会先到菜地里逛一圈,拔拔草或什么的,顺便带几个辣椒和其它什么菜蔬回来。我小的时候,时常会到溪里去摸螺蛳、钓鱼,有时也去田畈里抓泥鳅、黄鳝,母亲都会特地到菜地摘几个白皮辣椒回来,将这些东西烹以辣椒和老酒酱油烧起来给我吃。母亲烧的菜很有样子,酱色主料在下,辣椒葱段之类的辅料在上,予人的外观很是诱人,特别是白皮辣椒,油灿灿的,一箸夹入口,辣味上舌,嚼之满腔之香,如此回忆起来,不禁已是口中溢涎,想吃得紧……
老家邻县龙游是个以产辣椒闻名的地方,也办有一个很大的辣椒交易市场,我还很小的时候,村里人经常会骑着自行车把辣椒拉到那里去卖,每年的产辣椒季节,公路上相伴而行去卖辣椒的人便异常多,据说,我们这里的白皮辣椒在那边很受欢迎。不过,我从来没有去过邻县的交易市场,至今不知道究竟有多少受人欢迎,却也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时入晚夏后,留于树上的辣椒便逐渐发红熟透,然其色较淡,不及我们现在市场上看见的红椒的那种夺目的大红。在我们那儿,这叫“白皮红辣椒”,这称呼的最初也不知道出自谁口,总让人觉得很是幽默诙谐。
售辣椒的高峰期过去一段时间后,辣椒树便逐渐枯萎,于是人们便会将辣椒采摘下来做辣椒酱留在日后食用,做得多的人家往往可以一直吃到次年的辣椒出来。譬如我家!母亲做辣椒酱是很讲究的,必须要色泽鲜艳、外表光嫩,将辣椒切成指甲般大小的小片,和进生姜片和大蒜片,再加盐和味精拌均匀塞入瓦坛,坛口用塑料纸封好。不需要几天就可以食用了。母亲烧菜前就会去取些出来,一开坛便会有浓郁的酱香味迎面而出,引人食欲,于是我总是等不到母亲将其烧入菜中,直接便用瓢梗舀出少许津津有味地先吃起来,生吃辣酱,对于喜欢吃辣的人来说,其味更真、其鲜更美、其香更浓……
离开老家多年,虽然现在可以吃到天南地北以辣著称的各种菜肴,我却总是忘不了故乡的白皮辣椒。家里厨房也长期都有从超市商场买来的包装精美的辣酱,但是食将起来,却总是不及母亲用白皮红辣椒做的辣酱那般纯真、自然!
啊!留在我记忆深处的白皮辣椒——
作者通联
邮政编码: 321100
地址:浙江省兰溪市西山区教师新村19幢1单元302室
收信人:陈亦权
电话:0579-88115484
[附录1] 公 告
中国名茶网是爱茶人的精神家园,欢迎广大网友投稿,电子信箱:
zgmcw@126.com .本网有删改权(主要针对病句和错别字,不会修改作者观点)。本网是公益性网站,不以谋利为目的。本网站对网友投稿,既不收版面费,也无力支付稿费,请谅解。
[附录2] 中国名茶网栏目
一级栏目:茶科技、茶叶经营、茶业动态、茶文化、社会新闻
二级栏目:【茶农培训】【茶叶业务员培训】【科普作品】【科研进展】【学术论文】【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会员风采】【名牌产品】【商情】【企业管理】【超市】【认证咨询】【科技咨询】【政策法规】【湖南茶业】【全国茶业】【地方茶业】【标准】【茶叶会议】【茶诗】【茶词】【茶联】【散文】【茶史】【故事与传说】【茶文化书刊】【茶海拾贝】【书法作品】【绘画】【茶艺】【摄影作品】【茶俗】【茶人】【语文基础】【茶文化综述】【茶包装】【茶叶通讯】【中国名茶网】【所见所闻】【新闻评论】【各行精英】【社团工作】
(其中【科技咨询】专栏须凭密码进入。
[附录3] 怎样记住中国名茶网的网址?
答: 只要记住中国名茶网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即可,中(z)国(g)名(m)茶(c)网(w),前面三个www,后面点(.)cn.您访问后可收藏这一网站。
如果您的浏览器是7.0的,您可在地址栏直接输入"中国名茶网.公司"这一中文域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