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共进,共创辉煌
——在岳阳市茶叶协(学)会成立四十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
岳阳市茶叶协会会长 郑剑山
二O二三年十一月廿三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全体茶界同仁大家好!
时光飞逝,岁月匆匆。岳阳市茶叶协(学)会自一九八三年九月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确定成立岳阳茶叶学会至今已整整四十年。四十载我们风风雨雨,四十年我们砥砺前行,铸就辉煌。今天我们在泰和大酒店召开隆重而又简朴的四十周年庆典大会,庆祝岳阳市茶叶协(学)会40周年华诞,今天是我们所有岳阳茶人的节日。在这里我代表岳阳市茶叶协会、岳阳市茶叶学会衷心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亲自来参加庆典,同时非常感谢广大岳阳茶人特别是老一辈茶人几十年的忠诚奉献,为岳阳市茶产业的发展所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在这里给大家敬礼并祝大家生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一、回首四十年茶乡巨变
回首回十年,岳阳茶产业在市、县、区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农业、供销、民政、财政、工信、科技、科协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湖南农大、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省茶叶协会、学会和刘仲华院士、萧力争教授、包小村研究员等专家的指导下,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
(一)四十年茶行业机构经过变更,组织更强
1983年筹建岳阳地区茶叶学会,1984年召开第一次岳阳市茶叶学会会员代表大会,1995年6月根据产业发展需要更名为“岳阳市茶叶协会”,2022年保留“岳阳市茶叶协会”不变,新成立“岳阳市茶叶学会”,同时成立了“岳阳市国茗黄茶研究院”。至此,三个机构各自发挥职能作用,全方位为岳阳茶产业服务。
(二)四十年茶园面积增加,良种茶、有机茶比例提高
20世纪80年代初期,岳阳市茶园面积高峰时达到37.5万亩,后因茶叶积压,生产效益不好,有部分茶园退茶还林或荒废,茶园面积一度萎缩到25万亩。最近十几年茶园面积又在不断增加,目前恢复到了31万亩,良种茶园面积占到30%以上。有机和绿色食品认证茶园面积也突破了5万亩,岳阳现已成为全国产茶大市,岳阳茶产业也成为了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一个主导产业。平江、湘阴、临湘成为全国茶叶优势区域县;湘阴六塘乡、临湘聂市镇、临湘坦渡镇、君山许市镇、平江安定镇、岳阳新墙、汨罗范家园7个茶园成为国家级标准茶园。还有平江、岳阳等6个县市区被定为省级茶叶产业重点县(市),洞庭春、胜峰等16个茶园被定为省级茶叶特色产业园。
(三)四十年茶叶企业增加,茶生产茶产量茶品牌得到发展
生产企业由过去的30多个县乡茶场发展到现在的茶叶经营主体574家。其中省市级龙头企业32家。九狮寨茶业进入全国百强茶企。全市茶叶产量2022年达3万多吨,茶叶一二三产业综合产值由40年前的不到1亿发展到现在的近70亿,特别是茶叶出口方面,这几年的发展突飞猛进。明伦茶业、神农茶业每年出口额都分别达到了100万和50万美元。今年屈凤春茶业的茶叶出口额也预计可达80万美元。茶品牌由过去每个企业只有1到2个,发展到全市100多个,特别是岳阳黄茶为全市公共品牌,已发展成为省级和国家级品牌。君山银针成为世界非遗产品,临湘黑茶,北港毛尖的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地标产品平江烟茶和各茶企的名优茶都获得了诸多荣誉。
(四)四十年茶科技赋能成效显著
刘秀华主持的“茶叶树短穗带梢扦插法”项目、彭德均研制的Z1-3型晶体管高压发生器,均通过省级科技鉴定,开启了我市茶叶科研的先河。
2008年获第1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目前已获实用新型专利106件。2012年获得第1件发明专利授权。目前已获涉茶发明专利29件。岳阳黄茶加工工艺的重大发明集中在2012~2016年。此外我市还有几十件专利已申报待批。
(五)四十年茶书刋编辑出版成效卓越
1999年第一本茶文化著作《君山茶文化》由湖南科技出版社出版,开创了岳阳茶文化著作出版的先河。岳阳学者茶书,兼顾茶知识的普及性和可读性,内容深入浅出。有岳阳名茶专著《君山银针》《岳阳黄茶》《岳阳黄茶知识》《岳阳黄茶宝典》《中国名茶君山银针》《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巴陵春茶文化》等,有介绍岳阳茶区风土人情的图书《千古茶乡聂市镇》《漫话岳州窑》《茶乡写意》《洞庭君山岛亲历亲闻》《君山黄茶风云》《万里茶道临湘茶》等,有茶文艺作品《茶海拾贝》《茶情——散文随笔》《茶香室诗联》《杨氏茶艺》《茶艺》等。《中国茶全书 湖南岳阳卷》已经定稿,即将出版。在地方茶文化著作中,岳阳市位居全省前列。《岳州茶叶》是原岳阳市(地区)茶叶学会会刊,1985年创刊,1994年停刊,共编印15期。这是一套研究湖南茶文化和岳阳茶业发展史的珍贵史料。
岳阳市茶叶协会从2006年开始主编《岳阳茶业》,已编印《岳阳茶业》2006年文集、2007-2008年文集、2009年文集、2010年年鉴、2011年年鉴、2012-2016年资料汇编。
(六)四十年造就了大批杰出茶人
据不完全统计,岳阳现有卢明德、王岳师、李方爱、陈小香四位为“国茶人物·制茶大师”,郑剑山为湖南省茶业协会副会长、湖南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导专家,陈奇志获“岳阳市巴陵卓越工程师”称号,高孝祖、吴银镕、蔡毅、余四新四人被授予“湘茶优秀工匠”,并获“五一劳动奖章”,黄民普被授予“湖南省技术能手”,并获“五一劳动奖章”,石六梅为岳阳巴陵英才获得者,徐光宙、王岳师、杨亚、陈玥嘉为岳阳巴陵工匠获得者,李初庄2021年被选为岳阳市第九届人大代表,陈玥嘉2021年被选为第九届岳阳市政协委员,王岳芹被选为湖南省政协委员。国家、省、市级非遗传承人有高孝祖、易琼辉、卢明德等20多人,包括“岳阳黄茶”在内的“湖南老字号”传承人多达数十个,全市茶叶界有高级技术职称23人(其中正高级农艺师1人),初中级技术职称几百人,这些都是我们岳阳杰出茶人的代表。
总之,四十年我们风雨同舟,砥砺前行,经历了酸甜苦辣,经受了时代的考验。我们成功了,岳阳茶产业正朝着综合产值100亿元目标奋进!
二、新征程再出发豪情满怀
四十年已经过去,造就的辉煌已成为历史。新征程我们满怀豪情再出发。未来,我们将充满希望,努力做到以下五个始终。
(一)始终不忘初心,坚持为会员单位和会员服务
未来市茶叶协会和茶叶学会将继续秉持宗旨,始终坚持不忘初心,为会员单位和会员服务。积极发挥行业组织作用,为会员单位力所能及解决诉求。严格照章办事,全方位确保全市茶行业健康向上发展。
(二)始终高举君山银针岳阳黄茶大旗,带动全市茶产业的发展
岳阳黄茶是全市的区域公用品牌,要做大做强岳阳茶产业,我们必须死死咬住岳阳黄茶发展不放松,坚定岳阳黄茶蓄势待发,未来可期的信念,始终坚持高举岳阳黄茶复兴大旗,带动临湘黑茶、平汨红茶和全市名优绿茶的共同发展。我们将继续开展一些列推广活动,提高岳阳黄茶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借助农业农村部把岳阳黄茶列入精品培育计划的机会,继续提高岳阳黄茶品质,做大做强品牌,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岳阳黄茶走出岳阳,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三)始终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做好“三茶统筹”,把岳阳茶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茶统筹”的重要指示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舞台上,助力我市茶叶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始终坚持做好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三茶统筹这篇文章,把茶产业作为振兴乡村的支柱产业来抓,积极推动岳阳茶产业转型升级,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发挥茶叶产业的优势,紧紧围绕以岳阳黄茶为中心的岳阳百亿茶产业集群建设,力争茶产业规模、产品标准、经营主体、品牌营销、科技支撑、茶文旅等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推动茶叶种植园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茶旅融合发展,走出一条“以茶兴业、以茶致富”的产业兴旺之路。
(四)始终坚持高质量发展,提高我市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要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茶产业为目标,努力提高我市茶叶的市场竞争力。要积极推动茶叶生产标准化、品牌化,将继续深入开展茶叶品质提升工程,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促使茶产品向多元化开发和精深加工发展,在茶食品、茶饮品(饮料、茶酒等)、茶用品等茶衍生品领域拓展;向产品便捷化、方便化发展,提高我市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五)始终坚持“一三五”战略不变,实现由产茶大市到茶业强市的转变
在未来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坚持“一三五”战略不变,即“实现一个百亿茶产业的目标,抓住3年(2023-2025年)发展黄金期,全力打造岳阳黄茶发展5个高地(中国黄茶产业领航高地、岳阳黄茶企业集群高地、中国黄茶示范高地、中国黄茶品质高地、中国黄茶文化高地)”,擎起中国黄茶发展大旗,努力实现由产茶大市向茶业强市的转变。
同志们,岳阳茶行业己走过了四十年历程,她为我们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相信只要我们不忘初心,紧跟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按照农业、供销、民政、茶办的要求齐心协力抓好落实,岳阳茶业的明天就会更加美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