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岳阳黄茶”喜获“湖南老字号”称号,一起来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发布者:岳阳市茶叶协会          发布时间:2023/4/4

2023年3月27日,湖南省老字号创新发展工作交流会在长沙召开,会议期间,湖南省商务厅对第六批认定的“湖南老字号”进行了授牌,岳阳市茶叶协会的区域公用品牌“岳阳黄茶”获得“湖南老字号”认定,岳阳黄茶的荣誉桂冠上又增添一颗耀眼的明珠。

湖南老字号,是一代代湖湘儿女聪明才智的结晶,印记着湖南民族工商业发展轨迹,镌刻着“诚信为本,永不言弃”的湖湘精神和“吃得苦、霸得蛮”的时代品格,成为了湖南独有的记忆和湖湘文化重要载体。目前,湖南共有“老字号”258家,其中中华老字号20家,湖南老字号238家,“岳阳黄茶”作为其中一员,正发挥其独特文化魅力和产业竞争优势,助推岳阳市黄茶产业和全省五彩湘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岳阳黄茶”获得“湖南老字号”称号,是有什么独特魅力?让我们来一起来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一、历史渊源

岳阳产茶历史久远,茶文化底蕴深厚,既是湖南茶叶重要产区,也是中国黄茶代表性产地,尤以君山银针、北港毛尖为最,堪为中国历来黄茶中的臻品。在岳阳市几代茶农的不断努力下,岳阳黄茶已成为岳阳市特色农产品的支柱产业。经考证,岳阳黄茶的发展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唐代为岳阳黄茶的萌芽期。唐代“灉湖含膏”是岳阳黄茶的前身。据李肇《唐国史补》载:“风俗贵茶,茶之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芽,号为第一。湖南有衡山,岳州有灉湖之含膏。”萌芽期的岳阳黄茶是一种团茶,有蜡面香味,碾碎后冲泡出来的汤色如夕阳一般黄亮。这一时期的黄茶工艺得到了稳定的发展。

第二阶段:宋明为岳阳黄茶的发展期。宋代的岳州已成为中国著名的茶区,宋代茶区十二州,岳州(今岳阳市)为其中一州。岳州除当时巴陵(今岳阳县)、临湘产茶外,栽培区域已扩展至平江和湘阴。据《宋会要辑稿·茶号》载:南宋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湖南八州、府三十四县产茶1180吨,其中岳州府所辖平江、临湘、华容、巴陵4县产茶501吨。明代岳阳黄茶为黄翎毛、白鹤茶。

第三阶段:清代为岳阳黄茶的鼎盛期。清代的岳阳黄茶有君山茶、北港茶、龙窖山茶。据载,光绪年间岳阳茶叶面积达到2万多公顷,产量1万多吨。1885年《湖南通志》记载全省盛产茶区有长沙、宝庆、岳州、常德四府,有茶地240道。其中岳州府包括临湘、平江、巴陵、华容等4县,共产茶约0.55万吨。

第四阶段:民国时期为岳阳黄茶低谷期。从清代末期起,由于官场的腐败,岳阳茶业露出了衰败的迹象。岳阳大部分

地方沦陷于日本侵略军,君山、北港以及临湘、平江等大部分茶区被日军占领,茶农生活贫困,部分茶农逃亡外地,茶园荒芜,茶叶生产一筹莫展。

第五阶段:建国后为岳阳黄茶的恢复发展期。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南省军区独立团派遣直属连(又称“生产连”)来君山种植茶叶,恢复黄茶生产;1952年,湖南省农业厅、中国茶叶公司湖南分公司接替“生产连”开办茶叶示范场,新辟茶园31.33公顷(470多亩);1958年改名为君山茶场。1999年,为了加速岳阳黄茶的开发,岳阳市人民政府成立茶叶产业化办公室,把岳阳黄茶特别是君山银针开发作为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实事来抓。

二、产地范围

岳阳黄茶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民间经历多年的传承,积累了厚重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形成了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已成为岳阳市富民的特色产业及市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岳阳黄茶种植及生产区域覆盖岳阳市全境,介于东经 112°10′3″至114°9′6″,北纬28°25′33″与29°48′27″之间。该区域属湿润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在16.5~17.2℃之间,降水量为1289.8~1556.2mm,日照时数为1590.2~1722.3小时,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季节性强;热量丰富,严寒期短、无霜期长,春温多变,盛夏酷热;雨水充沛,雨季明显,降水集中,生长季中光热水充足,土壤为第四纪红土及冲积的砂性土。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岳阳黄茶独特的品质特征。

三、产业发展

近年来,在岳阳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岳阳黄茶”生产经营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2014年,岳阳市出台《岳阳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及《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扶持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岳阳市茶叶产业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市茶叶产业发展。2018年,岳阳市委、市政府与湖南农大战略合作;2019年,省委、省政府将“岳阳黄茶”列入千亿茶产业重点打造的区域公用品牌,同年岳阳黄茶成功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2年,岳阳市茶园面积31.53万亩,茶叶总产量约3.5万吨,较上年增产0.03万吨;全市提质改造茶园面积2.1万亩,黄茶产量1.02万吨,新增黄茶0.11万吨;以岳阳黄茶为带动的全市茶叶综合产值70.6亿元,共联结带动了6万农户增收致富;岳阳黄茶品牌价值估值达22.84亿元。2023年岳阳市下发岳茶组〔2023〕1号文件,即《岳阳市茶产业发展2023年工作要点》及其《岳阳市2023年黄茶基地建设与生产加工实施方案》和《岳阳市茶产业发展2023年工作推进任务清单》,推进岳阳市茶产业持续高质量发展。

四、荣誉称号

岳阳黄茶分为君山银针、岳阳黄芽、岳阳黄叶、紧压黄茶四大品类,拥有君山银针和北港毛尖两种历史文化名茶。

2011年,岳阳市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中国黄茶之乡”称号。

2014年,岳阳黄茶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4年,岳阳市出台《岳阳市茶叶产业发展规划(2014—2020年)》及《岳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扶持茶叶产业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5年,获“米兰百年世博会中国名茶金奖”。

2017年,获评“湖南省十大农业区域公共品牌”。

2018年,获评“湖南十大名茶”称号。

2019年,成为全国重点扶持的100个农业公共区域品牌。

2021年,黄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制作技艺)列入国家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2年,黄茶制作技艺(君山银针茶制作技艺)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 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近来年,国家和湖南省相继出台多项措施,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2022年3月,商务部等八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老字号创新发展的意见》,多举措扶持老字号发展;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打造中国品牌,培育和发展中华老字号和特色传统文化品牌;2022年12月,湖南省商务厅联合六部门出台《关于促进老字号传承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大对全省老字号保护和支持力度。岳阳黄茶将乘势加快发展,进一步打响品牌,做强产业,助力岳阳文化和乡村振兴。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