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乡愁似棉(散文)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7/9/12
                                 作者:陈亦权
 
      阔别老家多年,孤寂时,心下总是不自觉地生出缕缕乡愁,怀念故乡的一点一滴,这当中,最让我频频忆起的莫过于家乡的棉花了。
      棉花在老家一带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农作物,几乎每家每户都是大面积地种植。我家也是一样,我的父母每年都会种上好几亩的棉花,记忆当中,我家的棉花地在一片叫“雨伞顶”的田畈里。
 

     我小的时候,每年的初春,父母亲都会带着我到雨伞顶去做“营养钵”,营养钵是棉花苗培育的第一个环节。做这之前,父母会先在棉花地的一角堆上一些浮土,然后拌入化肥和猪栏肥,再用一个铁质的农具将这些肥土压制成一个个茶缸般大小的土坯,在土坯的顶部有一个浅浅的凹陷,那是用来播撒棉花籽用的。我父母压制土坯的时候,我就在一边将土坯摆放整齐,然后在土坯的凹陷里放进几颗棉花籽。最后,父母亲则会在土坯的四周搭上竹签,覆盖上塑料薄膜,以保证里面的温度。
     这样大概要到清明节过后,棚里的棉花苗基本有一尺来长了。这时,父母亲就开始整地,将棉花苗移栽到田里,刚刚移植开来的棉花很稀疏,况且春天雨水多,很容易长出杂草来。那时候的田间管理是很烦的,隔三差五地就要到棉花地里去锄草,尽管父母亲从来不会给我下什么任务,但是我依旧会很自觉地光着脚丫下田去,因为我拿不动锄头,只能用手拔。而我在拔草的时候又往往会被从草丛里跳出的青蛙吸引,一扒一扒地就会抓起青蛙来,于是,总会有一两株棉花苗夭折在我的膝盖底下。这样一来,父母亲不得不到到田角的备用秧里去挖一株出来补种进去。现时想来,心中不免有一丝丝愧疚,又给他们添加麻烦了。
     这样的田间管理要持续一个多月后,就渐渐省力气了,棉花树渐渐长大,这时候的棉花树约莫有半人光景高了,遮荫面渐渐增加。到了初夏的时候,棉花树的枝叶已经封行了,阳光射不进来,杂草自然就少了。轻松一段时间后,棉花树会在这段时间里迅速成长,几乎与人一般高。枝头也开始长出花来,这花并不是棉花,而是在结棉铃前所开的花,在我们乡下,这也用“棉花”来叫,只是在发音轻重上有区别,但却能将此花与彼花做很清晰地区别开来。此“棉花”颜色红黄蓝皆有,单瓣,中间有黄色小蕊,形与牵牛花有几分相似。这时候的田畈会有一副很特别的景色。我老家的房子就在村子的最南边,每天早上一开门,便是满眼望不到边的棉花地。晨曦的阳光照在棉花地里,晨露闪闪地映射出灿烂的光芒,微风自由吹动,成片的棉花便此起彼伏地荡漾出阵阵浅浪来,斑斓的“棉花”点缀其间,仿佛是在提前预告着乡亲们又是一个丰收的采棉年到来了!这样的一幅优美的碧波金浪繁花图,浑然而成,让人如处仙境,观之忘时,心脾大怡。
     此“棉花”亦有雌雄,蒂头若有微小的棉铃则是雌,若无则为雄。雄枝当摘去,否则与雌枝争抢养分,影响棉花产量。所以这个时候,摘雄枝以及施农药这些新的田间管理也就开始了。摘雄枝和施农药是有时间安排的,我小的时候总觉得那安排很不合理。摘雄枝是要把头埋进棉花枝下的,这样可以看得清楚一些,但是早晨天气本身就不热,如果放在下午来做这个事情,劳动也似荫下乘凉,会更舒服一些。但是下午偏偏是用来施农药的,天热的中午施农药是很容易让人中毒的,如果放在早晨来做不是更好?其实,这是有道理,相对于下午,早晨摘枝会使“伤疤”更快地愈合,而早晨的露水多,如果施农药的话会使农药稀释,中午时分天气热而且没有露水,农药会很快的粘在棉花叶子上,达到更有效的杀虫效果。
     过些时日,“棉花”蔫落,棉铃也就逐渐长大了。棉铃比鸡蛋略小,也是椭圆形,但是头端却是尖尖的,很像我们老家一带的“尾巴汤圆”,所以在我们老家,也有把棉铃叫做汤圆铃的。棉铃初时为通体绿色,不用多少时间,就会略微泛出褐色,此时棉铃会分四瓣裂开,雪白的棉花便渐渐钻出头脑来,刚刚破壳而出的棉花是水淋淋而且很结实的,随着棉铃壳的逐渐干巴收缩,棉花也就渐渐地蓬松起来了。蓬松开来的棉花需得及时采摘下来,否则,天气如果一变下起雨来,那淋雨的棉花就会长出斑点,卖不出好价钱。
     在棉花的采摘期,如果天气好的话,一般每隔一两天就可以采摘一次,采摘下来的棉花必须抓紧时间晒干,否则很容易发热腐烂。记忆当中,村里人都会把采摘下来的棉花晒到村边的晒场上,晒场很大,是全村人集体用的,到晒棉花的时候,站在晒场边,在透着太阳气的棉花香味里一眼望去,雪白白一片,很有一副大雪初停的奇异景象。采摘下来的棉花只要晒足一整天,几乎就会完全干了,达到出售的标准。在我家,基本是积存个三五天,父亲就会用独轮车将棉花推到镇上的棉站里去卖掉,小的时候能吃上水果零食的日子不多,但在棉花采摘期,父亲每去一次镇上卖棉花都会为我们买回一些西瓜、苹果以及诸如麻花之类的零食。所以在小的时候,一看见父亲将棉花装上车子,我就特别的欣喜激动,吞涎谗劲直到父亲回来才能得到满足。难怪后来当我在我妻子面前说起这些的时候,我妻子很有悬念地说我是条棉花虫:有棉花的时候有得吃,没棉花的时候没得吃……
     按时间算来,眼下该又是老家采摘棉花最忙的时候吧!
     现在的小孩子虽然不必要和我小时候一样翘首期盼等到卖棉花的时候才有水果零食吃,只是听说近些年来村里不断有人把自家的棉花田改为鱼塘或鸭铺场,创造的效益或许更高了,但是一想到这必然会使那天成的碧波金浪发花图呈现出一些残破的感觉,心中也不免升起一丝隐隐的遗憾!
 
作者通联
 
邮政编码: 321100
地址:浙江省兰溪市西山区教师新村19幢1单元302室
收信人:陈亦权
电话:0579-88115484
 

       [资料来源:中国名茶网.公司  www.zgmcw.cn ]
 
[附录1]             公 告
       中国名茶网是爱茶人的精神家园,欢迎广大网友投稿,电子信箱:zgmcw@126.com .本网有删改权(主要针对病句和错别字,不会修改作者观点)。本网是公益性网站,不以谋利为目的。本网站对网友投稿,既不收版面费,也无力支付稿费,请谅解。
 
[附录2]     中国名茶网栏目
一级栏目:茶科技、茶叶经营、茶业动态、茶文化、社会新闻
二级栏目:【茶农培训】【茶叶业务员培训】【科普作品】【科研进展】【学术论文】【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会员风采】【名牌产品】【商情】【企业管理】【超市】【认证咨询】【科技咨询】【政策法规】【湖南茶业】【全国茶业】【地方茶业】【标准】【茶叶会议】【茶诗】【茶词】【茶联】【散文】【茶史】【故事与传说】【茶文化书刊】【茶海拾贝】【书法作品】【绘画】【茶艺】【摄影作品】【茶俗】【茶人】【语文基础】【茶文化综述】【茶包装】【茶叶通讯】【中国名茶网】【所见所闻】【新闻评论】【各行精英】【社团工作】
(其中【科技咨询】专栏须凭密码进入。
 
[附录3]      怎样记住中国名茶网的网址?
答: 只要记住中国名茶网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即可,中(z)国(g)名(m)茶(c)网(w),前面三个www,后面点(.)cn.您访问后可收藏这一网站。
      如果您的浏览器是7.0的,您可在地址栏直接输入"中国名茶网.公司"这一中文域名即可。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