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时光在走 匠心依旧 他在深山种茶叶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18/7/1

    罗明刚蹲在茶园里,用手轻轻抚摸一片看上去有异样的茶叶,好像一个医生在为病人把脉。一幅慢条斯理又略有所思的样子。
    今年39岁的罗明刚出生在贵州省凤冈县土溪镇大连村。2007年秋,在外打工的他返乡创业成立了娄山春茶叶专业合作社,从此开始识茶、种茶、制茶、卖茶。
    如果把茶叶看成一件玉石,罗明刚就是雕刻师。茶苗移植时地要深耕,肥要施足,幼苗怕冷也怕晒,得用树叶和杂草覆盖根部。除草用人工,松土用耕牛,施肥用农家肥或有机肥。如果顺利,一片茶园三至四年可以少量开采。采摘时要轻弹、轻放,装鲜叶的器具不能用塑料和金属类材料。摊晾要8小时以上,杀青时量不能多,揉捻、提香等每一个环节都要静观茶色、轻触茶尖、细闻茶气,一分一毫都不能“抢跑”,仿佛按下了慢速键。“心急吃不得热豆腐,做茶也一样。”罗明刚说。
    慢,对于一个纯粹的制茶师来说容易理解,但对于一个既是制茶师又是创业者来说,就有些为难了。但罗明刚对此仿佛早有思想准备。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年纪的增长,我现在反而不急了,当初想以规模取胜,通过租地将基地扩大到了1200多亩,如今一狠心,还给乡亲近1000亩;最初想生产中低端茶以量取胜,现在也改变了,宁愿做中高端有机茶,哪怕少卖点,也不自降标准。”
     茶叶磨炼出了慢性子,同时也成就了一个茶界“匠人”。十年来,罗明刚为了学艺到处拜师,足迹遍及丽水、无锡、贵阳、宜宾等地,由于为人忠厚老实,对茶又有悟性,师父们都愿意教他。2010年,他开始试着用自己制的茶参与全国评比,没想到,他第一年炒制的“娄山凤冠”和“凤冈绿宝”分别获得了“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金奖和“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特等奖。牛刀小试,更加坚定了他做好茶的信心。2014年,合作社被评为全国有机产品认证优秀企业和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工示范单位,连续两届夺得凤冈锌硒茶“茶王”宝座。
      “10多年了,尽管没盈利也还是赚了的,制茶技艺不断提升,带动更加群众增收致富,以茶为媒交了许多朋友,有机茶的市场也会越来越好。”罗明刚对未来充满信心。
                               (兴晗 摄影报道)

投稿:贵州省遵义市委政策研究室罗星汉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