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人在安化
李 峰
电视连续剧《温州一家人》,讲述了温州人的点点滴滴,叙说了温州人不畏艰辛的从商之道,被誉为是最为聪明的犹太人。其实,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本地人,从未走出过大山,也自然不认识什么温州人,可我应聘到一家黑茶包装企业不久,却遇到了一位包装原料供应商。初看起来,他虎头虎脑,时常带着一种微微的笑脸,不怎么言语,别人说话时他总是一个劲地点着头颅。
他叫李以密,四十多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温州人氏,在一家包装原料企业里当业务员。据说他来我们安化山区已有两个多月了,由于不适合我们这边人的“口味”,时常从老家温州捎来一些海鲜什么的,还在县城东坪镇租住了一套房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初识李以密,给人的印象就是微笑。可是时间一长,我发现他还有一口较为流利的“普通话”。虽说不怎么特别标准,但也算是过得去,不过他听我们说话却显得很是费劲的。或许就是这个原因吧!他对我们说话,不知道是不是听懂了,他总是带着他那幅习惯性的微笑对着你,或者就是一个劲地对着你点着头颅。
李以密是一个很是勤快的人,他隔三差五地就要来我们公司一趟,不是在这个办公室坐坐,就是在那个办公室笑笑。有一次,我对他说:“我们又没有什么业务来往,你为什么总是往我们这里跑呢?”你说他怎么回答,他说:“生意不在情谊在,交一个朋友嘛!”就这样,我和他成了朋友。
李以密租住的房子与我家只相隔一条马路,他几乎每天都要打电话或发微信给我,要我到他家里去吃一餐“温州菜”。他邀了我好几次,我才答应了他。那天正好是星期天的下午,我恰好在家里休息没有事儿,便带上妻子去了。李以密租住的房子在一家宾馆楼的十一楼,是一个“一室一厅一厨一卫”的小房子,别看他的房子小,可家具陈列整齐干净,布局也很合理,感觉相当的舒服温馨。当我走进他的房子时,他正系着围裙子在厨房里忙碌着,已弄好了什么螃蟹、虾米、鱼肉等好几个菜。他指着这些菜对我说:“你们这里没有什么海鲜买,这些菜我都是从老家温州邮寄过来的。”他的那些菜摆在灶台上,既精致又漂亮,好有一种让人口水涎涎的味儿。我赶忙问了一句:“放糖了吗?”他边忙边回答说:“没有!”他的话音刚落,我就情不自禁地抓起了一只大螃蟹就往嘴里弄,还没到嘴角边,他当即就阻止了我。他说吃螃蟹还要有配料,什么陈醋、辣椒等等。
那天,我们边吃边聊很是开心的。不过稍微可惜的是,我不会普通话,虽然他的“塑料普通话”我蛮懂的,但我的“塑料变通话”他却很难理解,我和他的交流显得有那么一点费劲。不过还算好,他与我妻子的交流却显得很是顺畅淋漓的,沟通很是和谐。从他那侃侃而谈中,我发现他对安化黑茶还颇为了解,不管是对安化黑茶的历史、人文和品质特征,他都能娓娓道来。原来,他在我们安化山区呆了两个多月,今天不是跑这家茶厂,明天跑就是那家茶厂。要把自己的业务打进茶厂,不懂安化黑茶那还谈鬼,他笑起来还真像一个孩子似的。
从此,我和李以密的关系就相当密切了。不是他叫我,就是我邀他,好像是阴影不离的。当然,我也给他介绍了不少的黑茶厂家,可万没想到的事,他居然能够超越我,竟然时常与他们泡在了一起,什么旅游观光、喝酒唱歌、聚会聊天和环绕散步等等。有时候,我真的蛮忌惮他的,怎么有了新朋友就忘了老朋友呢?而他似乎也发现了这点,后来不管是什么事,他总是喜欢给我先打一个电话或发一条微信,邀请我也参加一下。
不久,他说他有一位叫李统益的温州老乡,在黑龙江、浙江和广东等地都有他的企业,这次来安化进行考察,想要我帮忙陪一下。我记得那天是在一家大酒店,当时包厢里有十来个人,其中一位气宇轩昂、颇有气质的男人给人的印象很深,经李以密介绍,此人就是李统益。
四十多岁的李统益,为人随和谦恭,没有什么架子。他穿着极其普通,谈吐好自和气,喝酒豪爽,也不怎么装腔作势。记得那次晚上,我们吃罢晚饭后还一起唱了歌,在歌厅里他是忙上忙下,不亦乐乎。据说,他次日没有出门,说是醉得不行了。
后来,我还经李以密介绍,认识了熙悦大酒店的李总,德福大酒店的刘总,还有从事房地开发业务的陶总等十来个温州人。他们有的是在安化有了自己的实业,有的是专程赶来进行实地考察的。我有点迷惑不解,便对李以密说:“你们温州人来我们安化山区干什么呢?”他笑了笑回答说:“就是因为你们的安化黑茶……”
2017.11.2.
作 者:李 峰
作者单位:湖南恒峰印务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