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安化茶乡百足湾(湖南李峰散文)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17/2/27
安化茶乡百足湾
 
李 峰

      一天晚上,我和我老婆俩个人正在客厅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忽然我和我老婆的微信同时响了。我们不约而同地拿起了手机,打开了微信,原来我们同时被我家小妹拉入到了她刚刚建起的一个群聊——“百足湾”。不一会,这个群聊一下子就增加到了我和我的哥哥、妹妹、表弟、表妹等大大小小30余人。顿时,群里便热闹非凡了,有敬茶献花的,有发抢红包的,有说找到了组织的,更多的是说找到了家的。
      百足湾,那是我外婆家,我和我哥哥、小妹、表弟就是在百足湾长大的。那是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代,我的父母和我表弟的父母都在外地工作,那个时候的干部、教师和企业职工都是没日没夜地工作的,根本就没什么时间来管我们这些小家伙。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外婆实在是不忍心两个女儿的辛苦与劳累,便叫我的外公和舅舅把我们接到了百足湾。
      百足湾是一个三面环山,前临一条溪水的一个小山村。山上茶树片片,家家茶叶飘香,当时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茶叶村,而我的外公就是该大队茶场里的场长。那时,外公是极少在家的,除了我哥哥已经上学以外,我和小妹、表弟的年纪还不算大,自然只能像一个跟屁虫一样围着外婆转。我们不是跟在外婆或舅舅到小溪里捉虾翻蟹,就是随着外婆或舅母上山扯猪草或下地种菜,而最多的就是等到外公回家,然后爬到外公的肩膀上吵着闹着要到茶场去。茶场是在外婆家的后山,沿着一条小溪的小路扶摇直上,路很难走,高低不平,坑坑洼洼。有一次,我和小妹、表弟在家玩得实在是无聊极了,便背着外婆偷偷摸摸地到茶场去。一路上,我们发现溪坎上有许多鲜红的萢儿,看得我们是口水涎涎的。我们三个人你望着我,我望着你,舔着舌头,咽着口水,那种想吃的欲望便立刻引上了心头。我们不由自主地牵起了手,小妹站在路边牵着表弟,表弟牵着我,就像是一条带子,我便开始往下一步步地去摘萢儿。由于我年纪比他们俩个大,体重自然也要重一些,加上溪坎比较陡,泥土又松软又很滑,好几次差点把他们俩个都拖曳了下来,可我们还是没有放弃,依然不顾危险地冒险继续着……“你们不要命了呀!要是摔下去了,那还有个屁命!”突然,小路上来了几个戴斗笠、披蓑衣、背茶篓的茶农,其中一个直接就把我们拽了上来。“你们是哪家屋里的孩子?搞得冒点名堂了!”那个拽我们上来的茶农还带着满脸的怒气对着我们,一口的口水都喷到了我们的脸上。就在这时,裹着脚儿的外婆,一偏一拐地从后面气端吁吁地赶来过了,一见我们,好自生气,说我们太不听话了,也不吭一声就出来了。
      那天,我们没有实现去茶埸的夙愿,因为半路上杀出来了这么几个人,就是想去也无法去成了!直到后来有一次,硬是外公回来了,我们这才左礳石礳地到了一次茶场。茶场,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实际上很是简简单单的,就是一栋普普通通的平板房子而已,除了中间是一间拜神敬香的房间外,其余的房间不是制茶的地方,就是存茶的地方。不过这里要比家里好玩多了,因为我们可以作迷藏,躲到茶堆里,不管你怎么找,那是很难找到的。尤其是茶山上,那一垄垄、一垦垦的茶树,特适合作迷藏了,随便躲在那一棵茶树篷里,那是很难找到的,即使就是侥幸找到了,那也是海底捞针,够让人吃上一壶的。
      百足湾之所以称之为百足湾,有很多的传说,其中说是一个教书匠刚走出一百步,便迎面碰到一百只群鹅过来了,他随手抓了其中的一只,并将那只鹅的鹅毛弄得是乱七八糟的。这时,恰巧那鹅老板来了,问那教书匠为何抓他的鹅,教书匠说他没有抓他的鹅,还说他手中的那只鹅是他自己的,不信的话他可以把他手上的那只鹅可以放到那鹅群里,如果那群鹅欺负他手上的这只鹅,说明这只鹅不是它们一伙的,既然它们不是一伙的,那就证明这只鹅是他的。如果证明这只鹅是他的,那么鹅老板还得赔偿他的损失。鹅老板自然很不服气,他将鹅点来点去,一百只鹅硬是少了一只,那教书匠手上的鹅肯定是他的,于是就与那个教书匠下了赌注。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教书匠刚把那只鹅放进鹅群里,那一群鹅便对着那只被弄得乱七八糟的鹅进行群起而攻之。由此,鹅老板不仅输掉了一只鹅,而且还赔偿了教书匠的损失。“百步遇百鹅”的故事在湾里传出去了,“百步湾”又传成了“百足湾”,“百足湾的故事”也就越传越开,百足湾也就因此而得名了。
      我们的百足湾微信群依然还是热闹非凡的,不知道是谁提议明天是不是回趟外婆家去看看,提议刚刚出炉,大伙都赞成。于是第二天上午,我们在县城里工作的六、七个外甥和外甥媳妇,乘着表弟的一辆双排座车,一路迢迢地来到了外婆老家——百足湾。
      百足湾大变样了,除了山上的茶园依旧之外,农舍基本上都变成了红砖瓦房,过去窄得一个人行走都很难的小路,现在已变成了宽宽的水泥马路,马路两旁的商店、宾馆和餐饮店林立,车来车往,参观游览茶山的外地客人更是多多的。其中在我表妹开的一家“安化老乡饭店”里,就来了两支人数不少的旅游团队,把她那小小的店子都挤得满满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外公外婆、我的父母、表弟的父母和大舅舅走了之后,除了大舅母同她的儿女住在县城外,百足湾就只剩下小舅和小舅母一家子了。小舅与小舅母虽说只有六、七十岁的人,而且他们俩个人的身体也不怎么好。可他俩也没闲着,不是帮着办茶厂的大女儿看孩子,就是到办餐饮店的二女儿那里帮忙打杂,有时候还千里迢迢地赶到在深圳办超市的儿子那里帮帮忙,真是两个闲不住的老人。
      那天,我们回了外婆家,自然是去看小舅和小舅母了。小舅舅的家与其他茶农们的家一样,建造得很有气势,是一栋五、六层高的红砖大屋,地下有停车场,屋前屋后还有花园和菜地,房子是现代化的装修,各种高档电器一应俱全,厨房里是组合式的厨柜,用的是电磁炉和液化气灶,睡的是席梦思,喝的是自来水,洗浴的是淋浴,他们过得也像城里人一样。更令人称奇的是,他们这把年纪的人,居然还会玩手机,耍微信,抢红包,聊天说地,这完全让我们这些外甥和外甥媳妇们看傻了……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