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陈伯和软竹篮(散文)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7/8/29
              作者:陈亦权
 
    老家一带少竹,仅有的那么一小片长在村边小溪滩上,因为软竹只有拇指般粗细,而且质地极软,几乎做不来什么农具,就连小孩子们钓鱼都用不上,所以,溪滩上的软竹一直都能长得很好。其实,软竹也并不是全无用处,做软竹篮倒是即结实又耐用,在我小的时候,软竹篮是村里很普遍的一样东西。
     编制软竹篮是一个细致的手工艺活,尽管村里也有几个篾工,但却没有一个能编软竹篮的。记忆当中,只有我家邻居的陈伯会编软竹篮。陈伯是山里人,小的时候逃荒逃到我们村子里才住了下来。山里人会做各种各样的手工活,据说,软竹篮在老家一带以前是没有的,自从陈伯他们家来了之后才开始慢慢出现。陈伯的父亲在世时,时常帮村里人编制软竹篮,那些事情我们这些小辈就不知道了,我见过的只是陈伯编制的软竹篮。
    陈伯为人非常和蔼友善,帮村人们编制软竹篮非常地仔细认真,而且还从来都不索要或接受任何报酬。记忆里,乡亲们时常会去溪边砍几根软竹来扛到陈伯家里,再打声招呼就可以了,陈伯总是会很开心地笑笑说:放下吧,过几天来拿!
    刚刚砍下的软竹是不能马上用来编制软竹篮的,水分太多,太脆,在节头部位很容易被折断,但是也不能放进太阳底下暴晒,否则很容易使软竹起皱或干裂。一般陈伯会把别人送过的软竹在院子里的枣树下先放几天,在我们那里这叫“阴干燥”,就是不与阳光直接接触,让软竹自然干掉,个把星期之后,陈伯才会动手编制软竹篮。那时候的软竹水分已经很少了,虽然还是软,但是却已经是软中带韧了。陈伯编制软竹篮不需要什么别的工具,一把家用菜刀就够了!陈伯把软竹放到门口的空地上后,会先挑几根最粗壮结实的用菜刀一开为二,其余的都一开为四,完毕后将一开二的软竹条用来扎好竹篮粗架,之后才开始顺着粗架用其它的竹条将整个篮子编制起来。小时候,陈伯编篮子时我基本都会在一边看,看编篮其实不是最主要的,主要的是陈伯能讲的故事特别多,而编篮子的时候是他最能一口气讲许多故事的时候,若在别的时候,则经常会被其他一些事情打断他的故事。陈伯的故事基本都是以“兰溪毕矮”和“绍兴师爷”为主,陈伯讲故事的时候绘声绘色,常常用那些幽默睿智的故事把我逗得哈哈直笑。笑归笑,我总是暗暗担心陈伯会不会因为讲故事而把软竹篮编坏,但是仔细看看陈伯,又总是觉得自己的担心那么多余,他的嘴巴说着笑着,眼睛却依旧认真地盯在自己正在编制的篮子上,不会离开一会儿,而他的手,更是始终带着几分紧张感的快节奏,不会停歇下来。那时候,我常常为此而困惑,陈伯帮人编制软竹篮完全是免费的,却为什么要这样有任务似的赶呢?
    陈伯的软竹篮基本以圆形或方形为主,不象市场卖的毛竹篮是椭圆形的。陈伯说毛竹的质地硬,没有关系,而如果把软竹篮也编成椭圆形,就会显得很软、不结实了。正是因为这样,陈伯的软竹篮在用起来的时候倒也不觉得软。陈伯将软竹篮编好以后会从家里的找出一点红布头绑在篮子的把子上,篮子的外面是绿色的,里面是白色的,再缀上这一点红布头,给人的整个感觉就是很鲜丽,隐隐地透出一种喜庆气氛,让人的心情因此而不自觉地愉悦起来。陈伯编制的软竹篮很耐用,几乎可以和市场买的毛竹蓝相媲美,而且陈伯在编制好软竹篮后,每次都喜欢在篮子把手上绑上一点象征吉祥的红布头,所以陈伯的软竹篮特别受村里人欢迎,说起陈伯人们就会想起软竹篮,说起软竹篮人们又会自然地想起陈伯,仿佛陈伯就是软竹篮、软竹篮就是陈伯一样。后来,人们干脆把软竹篮叫成陈伯篮,而这“陈伯篮”同时也成了一个很让陈伯骄傲和开心的外号,每次有人叫他“陈伯篮”的时候,他总是会笑眯眯答应一声“诶!”
    我稍微长大一些后,各种塑料便逐渐多了起来,软竹篮也渐渐被牢固耐用的塑料篮或塑料桶之类的东西代替,软竹篮就这样渐渐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了……
    前段时间回了一趟老家,我再次见到了陈伯,见到了陈伯的软竹篮。我到陈伯家串门的时候,看见他的家门口堆满了软竹条,他正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编他的软竹篮,身边放着一个红色的丝巾球。看房子里面,也堆满了软竹篮,只是那些软竹篮的个头却不再象从前了,很有规格地分为三批,大的有西瓜般大小,稍小一点的如菜盘,最小的只有拳头一般大小,每个篮子的把手上同样都绑着一条红丝巾。一问才知道,我们村有个人在镇上办了个手工艺品厂,要陈伯做工艺软竹篮,5毛钱一个他收购去,而陈伯也特地在自留地里种上了一大片软竹。“溪边就那么一小片,不能让我一个人用光的!”陈伯说。我点头说是,但我也知道,其实村里早就没有人再会用到软竹了!
    末了,陈伯很突然地轻轻叹了一句:“以前,我免费替乡亲们编竹篮,但是却非常的充实,现在尽管我有了报酬,但是篮子却不在是篮子了,是个玩具……”表情凝重,言语之中透出几许失落,几许感慨…… 
 
[资料来源:http://www.zgmcw.cn/]

作者通联:
321100  浙江省兰溪市西山区教师新村19幢1单元302室
           陈亦权 收
电话:0579·88115484   QQ:454114076
………………………………………………………………

[附录1]             公 告
       中国名茶网是爱茶人的精神家园,欢迎广大网友投稿,电子信箱:zgmcw@126.com .本网有删改权(主要针对病句和错别字,不会修改作者观点)。本网是公益性网站,不以谋利为目的。本网站对网友投稿,既不收版面费,也无力支付稿费,请谅解。
 
[附录2]     中国名茶网栏目
一级栏目:茶科技、茶叶经营、茶业动态、茶文化、社会新闻
二级栏目:【茶农培训】【茶叶业务员培训】【科普作品】【科研进展】【学术论文】【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会员风采】【名牌产品】【商情】【企业管理】【超市】【认证咨询】【科技咨询】【政策法规】【湖南茶业】【全国茶业】【地方茶业】【标准】【茶叶会议】【茶诗】【茶词】【茶联】【散文】【茶史】【故事与传说】【茶文化书刊】【茶海拾贝】【书法作品】【绘画】【茶艺】【摄影作品】【茶俗】【茶人】【语文基础】【茶文化综述】【茶包装】【茶叶通讯】【中国名茶网】【所见所闻】【新闻评论】【各行精英】【社团工作】
(其中【科技咨询】专栏须凭密码进入。
 
[附录3]      怎样记住中国名茶网的网址?
答: 只要记住中国名茶网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即可,中(z)国(g)名(m)茶(c)网(w),前面三个www,后面点(.)cn.您访问后可收藏这一网站。
      如果您的浏览器是7.0的,您可在地址栏直接输入"中国名茶网.公司"这一中文域名即可。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