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湖南李峰散文《王敬友和他的“南区班车”》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17/1/5
王敬友和他的“南区班车”
 
李 峰
 
  四十多岁的王敬友,既是我的同事,又是我的朋友。不过他比我小好几岁,也比我高挑,更比我长得帅气,是一位乐于助人、惹人喜爱的好男人。
  认识王敬友是在几年前的一天,我陪我老婆到新街上一家写有“久扬黑茶形象店”的茶店去买茶,接待我们的就是这家店的店老板王敬友。初次打交道,王敬友给我的印象好像是一个不怎么喜欢说话的人,但他格外热情,你走到哪,他就会跟到哪,脸上总是挂满着微微的笑容。我们买好茶后,他也没怎么多说话,只是讲了一句“我开车送你们”。其实,我家离他的店子并算远,但当时买的茶有点蛮多,也就没拒绝他的好意,便让他开车送了我们一下。
  不久,我老婆几位外地朋友要到茶马古道去玩,便打电话来要我老婆赶到那儿去与他们见一个面。于是,我陪我老婆便在新街上想等一辆出租车。可是,那天也不知道是怎么的,我们等了老半天也不见一辆出租车过来,等得我们是心神不定、心烦意乱的。特别是我这个当陪客的,更是有点埋三怨四,暴跳如雷。就在这时,也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一辆白色的小轿车,“咔嚓”的一声就停在了我们的面前。
  “喻姐,你们这是要到哪里去呢?我送你们一下吧!”只见王敬友从驾驶室里冒出一个头来微笑地对着我们。
“我们要到茶马古道去,那儿有朋友在等着我们。”我老婆一阵惊喜,但又不好意思地接着说:“太远了,我们还是打一辆出租车算了。”
  “你们打不到出租车的,因为今天的出租车都在沿江大道上停着,司机们都在罢工呢!”王敬友带着很是诚意的笑容面对着我们。
  就这样,我们便搭上了王敬友的小车,沿着资江河顺流而下,直奔茶马古道而去。一路上,王敬友一边娴熟地开着他的车,一边与我们很是尽兴地聊天说地。可是,就是在这种不经意之间,我们在一岔路口上走错了一条道,当发现时已多走了半个多小时……自从有了这一次搭车的经历,以至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回味无穷的。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吧!我和我老婆总是有事没事地要光临一下王敬友的茶店,不是品品茶,就是聊聊天。可是,我们每次到他店里的时候,他基本上是忙忙碌碌的,不是要接待这批客人看茶品茶,就是要给那位客人开车送茶。有好几次,我们真的不愿意去打扰他,可他总是对我们说:“你们一定要来,帮我凑一个热闹,这叫做人多财旺。”
  王敬友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特别喜欢交朋友,而且为人大方,不管你是啥子身份,他都能跟你搭上线、交上火,并渐渐成为棒打不散的难兄难弟。我就是其中之一,一天不到他的店里去坐一坐,就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似的,而他呢!总是乐此不疲,笑口常开。
  一天,我和王敬友如往常一样品茶聊天,咱俩聊着聊着就聊到了我们孩子的读书问题上。当时,我的儿子准备考高中,他的儿子准备考初中。而我们这个县城里唯一的一家县级重点中学却设在刚刚开发的南区新区,这对隔河相望、渡船过河的北区孩儿们上学很是不便,于是我们商讨着要到南区去买套房子,以便于孩子们更好地学习。不久,我儿子果然不负众望,考上了县级重点中学,我也不失信,在南区果真买了一套房子。没过多久吧!王敬友也是跟踪追击似的,他买掉了他的那台白色小轿车,也在南区买了一套房子。就这样,我和王敬友都成为了南区人们。
  事情就是有这么凑巧,我们成为南区人们之后,一直无所事事的我,为填补一下家用,便四处奔波找工作,最后也就随心所愿地在一家茶企里谋到了一份差事,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家茶企就是王敬友他们的公司。而王敬友与这家茶企的老板是“发小”,他从小就跟随这位有着“国字号”头衔的茶老板学茶制茶和销茶,也就练就了一双识茶辨茶的“火眼金睛”,从而得到了老板的器重与赏识,并调到了公司担任了举足轻重的原料采购员。
  我和王敬友是朋友加同事了,自然乐得咱俩不得了。可是,我们的公司离我们住的县城有着二十分钟的车程,虽说有一条宽阔的308省道贯通着,但没有公交车,仅有一些往返于各乡镇的短途班车,这给我们这些住在县城里的员工们上下班带来了诸多的不便。
  其实,高瞻远瞩的公司高层们是知道这个“瓶颈”之所在的,为化解这个问题,公司购买了一辆专用商务车,采取定时定点接送员工上下班的办法,开通了一条公司员工上下班的绿色通路。可是,家住北区的员工毕竟较多,公司为顾全大局,车子接送员工的线路便划定在北区地段,当然南区也有一个停靠点,但此停靠点离南区中心比较远,是在南区的边缘处,这给家住南区中心区的我和王敬友,以及营销部的谌利、品控部的张俊等四人,还是有点鞭长莫及的。
  连续数月,我和王敬友、谌利、张俊等四人几乎是早早地起了床,在路上随便啃上一个馒头或包子,然后心急如火地赶到我们南区的那个停靠点等车。天气好还好,可一旦遇上冰天雪地或倾盆大雨的天气,那就让人难熬难堪了,不是冻得手凉腿麻的,就是淋得像个落汤鸡一样的。
  有一次,天公不作美,既是寒风入骨,又是风雨交加,我不知何故而看错了时间,一大早就提前来到了停靠点上等车。我站在没有一点遮风挡雨的停靠点上左顾右盼,紧紧握住着向身后摇曳着的雨伞,寒风使劲地往我身上不停地吹,不停地灌,把我那紧裹着全身的长大衣也掀起来了,雨水打在雨伞上,滴在地面上,水花四溅,把我的鞋子、裤脚和衣袖全都给弄湿了。我连续打了几个喷嚏,全身寒战四起,鼻涕也像是欺负人似的流到了嘴边,我患上了较为严重的风寒感冒。
  也许是因病得福吧!不久的一天晚上,我收到了王敬友发来的一条微信:“亲爱的南区朋友们:晚上好!现告一通知:自明天开始正式有我们的‘南区班车’了,往后每天的早晨7:50,由我发送的‘南区班车’将从盛世第一城小区出发,走陶澍大道,沿途经过华天假日大酒店、银莲国际大酒店和县劳动人事局,有愿坐‘南区班车’的南区朋友,请在这四个站点上按时上车,超时自负。”这是真的吗?我贴着手机看了一遍又一遍,又反反复复念了一遍又一遍,真是“白纸黑字”呀!
第二天清晨,我按时在家门口等待着这一惊喜的时刻,果然一辆白白的、崭新的城市越野车便慢慢地停在了我的跟前。随着车窗缓缓地被打开,只见王敬友坐在驾驶室里微笑地向我挥着手,示意着我上车。
  “你什么时候买的车呀?往后真有‘南区班车’了吗?”我根本没顾及着要上车,而是绕着车子转了一个圈,看了又看,摸了又摸,还提出了一个个的问题。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往后当然有我们的‘南区班车’了。”不知啥时候王敬友已经下了车,望着我像小孩似的兴奋样儿,显得是津津乐道,喜不自禁。
  从此之后,咱们家住南区的同事和朋友就有了自己的“南区班车”,王敬友每天很是敬业地按时正点发送着……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