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缸
·李 峰
茶缸是一种喝水用具,其外形为大口,通常是用搪瓷或木制制成的。因为它比较耐用,而且容量较大,自然深受人们大众的喜爱。
其实,自我懂事开始,就认识茶缸了,并知道口渴了就要到茶缸边去用茶档到茶缸里舀茶水喝,不过那个时候对茶缸的认识还是朦胧的,也就是一种比较粗浅的认识而已。直到我真正开始上学了,对茶缸的认识才有了一个新的高度。
那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跟随在乡村工作的父母来到了湘中雪峰山北麓的安化县清塘区。那时,我恰好已到了上学的年龄,便被父母送到了清塘人民公社的袁桃小学。而那时正值农业学大寨运动,我们学校也与其他的学校一样,实行着半工半读,即半天学习、半天劳动。学习自然是学习书本知识,而劳动则有意思的了。通常情况下,我们一般是为那些“拓石头、开梯田、植树茶、建茶园”的伯伯叔叔、姑姑阿姨们送茶水。别看送茶水的活儿好轻松,其实一点也不好过,更何况我们还是一些孩子。
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上山送茶水,那是老师将我们学校里的几只装满了凉茶水的茶缸,分别用竹篓子装着,然后用绳索缠住,将一跟长长的竹棒穿过绳索,叫我们男同学两头抬着茶缸,女同学则拿的拿茶碗,拿的拿茶档,扶的扶着茶缸,举着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唱着《我们是革命事业的接班人》等红色歌曲,从学校操场上整队出发的。一路上,队伍整齐,歌声嘹亮,稍有一点“混乱现象”的就是我们这些轮流来抬茶缸的男同学们。一会儿是我,一会儿是他,一会儿又是你,因为各自的体力不同,上上下下的现象自然比较突出。特别是到了山脚下,也就是要准备上山时,因路太陡、太窄、太险,大家便自发形成了“三股力量”,在前方的同学就手牵着手地向前拖,后面的同学就相互推着向前推,女同学则分别找到一个比较安稳一点的地方,死劲地叫喊着“加油!加油!加油!”,那场景一点也不亚于在山上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现场,男同学几乎是汗流浃背,女同学几乎是嗓子喊哑,没有一个装模作样的,没有一个畏缩不前的,更没有一个嘻皮笑脸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那几个抬茶缸的同学,基本上是咬着牙齿,冒着大汗,胀红着脸蛋,喘着一股股粗气,使着浑身的力气,一步一步地向上蹬。“来,我来抬一下。”“不,我还行。”同学间相互关爱着,相互激励着。一个抬茶缸的男同学一不小心脚踩滑了,旁边一位男同学立刻冲上前去牢牢地“顶住”了竹棒,扶着茶缸的同学则紧紧地保护着茶缸,护着茶缸盖不让茶水泄露出来,而另外几个同学则迅速上前扶住那位险些滑倒了的同学……当我们艰难地爬到山顶,也顺利地将茶水送到工地上时,工地上的伯伯叔叔、姑姑阿姨们好生激动,个个都为我们伸出了大拇指。
时间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的五年小学已经结束,我开始步入了中学。我上初中的学校叫洞天中学,离我家有着十多里地,还有一条4、500米高、2000多米长的崎岖险峻石板子山路。此路连接着洞天好几个大队,也是这几个大队唯一通往山下、山外的必经之路。洞天之所以叫洞天,是因为该地到处都是一些怪石嶙嶙的铁矿石岩,岩石里大大小小的溶洞较多,而且洞洞相连,深不可测。其中山腰处还有一个特别大的溶洞,洞口处冒着一股好大的清水,从数百米的高空泻流而下,水花四溅,形成了一个经久不息的天然大瀑布。大瀑布下面的不远处,有一家工厂,那就是我们安化铁厂。由于家里离学校实在是太远,加上路又不好走,所以我在洞天读初中时,读的是寄学,即吃住都在学校。而那个时候,我们还实行的是半工半读,不过劳动的强度加大了许多。我们一般上午上完学后,下午老师就带着我们学生挑石头,那是为安化铁厂挑送的铁矿石。铁矿石自然就是就地取材了,也就是学校的周围到处都是,可真要挑送到安化铁厂,那可真要我们的命了。不仅路远,而且路很难走的,其中要经过一条长长的渠道,然后再走渠道下面一条很窄、很陡、很险的小山路才能到达铁厂。
我记得第一次挑石头,是老师给我们每个同学发了一对竹篓子和一根扁担,叫我们到附近捡一些适合自己能挑得起的铁矿石,然后挑到下面的铁厂去。那时,我虽说人小体瘦的,可就是喜欢充能,在捡石头时总是喜欢拣那些大一点石头挑,结果挑了七、八十斤,比自己的体重还重。当时,我是咬着牙关走了好长一段路,等到到了渠道上,实在是有点体力不支了,没想到一个“踉跄”便摔倒在了渠道上,那根扁担正好压着了我的脖子,而扁担两头装有石头的竹篓子,一头吊在渠道里的水中,一头吊在渠道的堤坎下面,我是怎么动也动不了,气也喘不过来了。幸儿走在后头的同学发现及时,并七手八脚地把我弄了起来,要不然我这条小命儿就险些丢在那儿了。随后,同学们“你争我夺”地争抢着我的石头,硬是把我挑的石头分散了出去,减轻了我的“负担”。当我们挑着石头来到安化铁厂的过磅地时,个个都累得大汗淋漓的,口干舌燥的。
突然,我们发现过磅地的旁边放着一只好大的茶缸,茶缸上贴着一张格外醒目的红纸条,上面写着“你们辛苦了!请喝茶。”那是一只盖有盖儿的、刻有花纹的搪瓷茶缸,茶缸上面还放着茶档和茶碗,这显然是安化铁厂的工人们为我们这些挑送石头的“学生们”专门准备的解渴茶水。我和我的同学们一阵惊喜,迅忙放下肩上的担儿,个个急不可待地冲到了茶缸的旁边。可是,同学们来到茶缸旁边之后,没有一个争着去争抢茶水喝的,大家围在茶缸的周围,你推着我,我推着你,相互推让着。最后,不知是谁建议让我先喝,我当即被感动得眼睛通红通红的……
这就是我与茶缸的故事,虽说时间已经过去了好几十年,但只要一闭上眼睛,或只要一走进茶室,或只要一端起茶杯,就会想起那段与茶缸“相处”的难忘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