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 湖南日报】巴陵筑梦二十载 —— 记袁小月的黄茶人生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16/8/27
  
2016年8月26日《湖南日报》刊发记者张笛的报道《巴陵筑梦二十载——记袁小月的黄茶人生》,现全文转载如下:
 
巴陵筑梦二十载
—— 记袁小月的黄茶人生
 
出膏者光,含膏者皱”——《茶经》
灉湖含膏便属于饼茶,也就是岳阳黄茶紧压茶的前身。
一千三百多年前,文成公主带着岳州名茶“灉湖含膏”,一路向西,千里迢迢传播中原茶文化;二十三年前,一个从机关里走出的“文弱书生”,怀揣着一个黄茶梦,风雨兼程。
不同的时空,不同的主角,他们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赤手空拳,扎根黄茶之乡
 
在采访完众多职业茶人后,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位于岳阳市岳阳楼区的“巴陵春”茶体验馆,在这里见到等候已久的袁小月。
按照采访流程,当我们拿出提纲和录音笔时,袁小月微笑着说:“不如边看公司PPT边听我讲解,之后,我们再深入聊。”
看来,这是有备而来啊。拜访过湖南大大小小的茶企业,袁小月却是第一个准备了公司PPT,讲解条理清晰、娓娓道来。
袁小月,土生土长岳阳人,“天下黄茶出巴陵”,是所有君山人最引以为傲的情愫。
 
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的黄茶,其悠久历史仅在绿茶之后。而君山银针更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据著名茶叶科学家刘仲华教授研究表明,黄茶久藏以后,茶味将日趋醇厚、回甘、顺滑,产品的保健养生功效也将得到加强。
但很多人不知,独掌湖南洞庭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旗的袁小月,并不是出生于茶叶世家,甚至原本的职业也与茶叶没有丝毫关联。
说起如何进入茶业圈,20年前,他的故事在当地还是不小的新闻。
1988年7月,袁小月从岳阳大学毕业,被分配在行政机关从事财务工作,生活安逸,仕途顺利,袁小月成为同龄人羡慕的对象。
平淡的生活并未让袁小月满足,1993年初,他悄然辞职了,几个月后,岳阳郊区洛王,一个只有5名职工、取名“洞庭山茶厂”的小作坊正式挂牌了。
“干部不当,去卖茶?”“文弱书生能干成什么?”一时间,围绕袁小月的都是不解与质疑。
在这个5人小厂里,袁小月说是厂长,但大家经常能看见他骑着单车风里雨里推销茶叶的背影。
心血汗水,换来春华秋实。当年的“洞庭山茶厂”,羽翼渐丰,后更名为“岳阳市洞庭山茶叶有限公司”,到2011年9月,更是靓丽一跃,更名为“湖南洞庭山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目前,公司旗下拥有“湖南君山印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岳阳市洞庭山茶厂”、“岳阳市礼尚巴陵特产有限公司”、“岳阳市丽凯食品加工厂”、“岳阳市君山茶叶科学研究所”、“岳阳市巴陵春茶业培训学校”等7个生产、科研、培训单位,还参股9家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公司被评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主打茶叶品牌“巴陵春”,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被省农业厅和省茶业协会评为“湖南十大茶品牌”。
2016年,一项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和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品牌研究第一智库)联合评估发布的“2016中国茶叶企业产品品牌价值百强榜”中,“巴陵春”品牌价值获评6.52亿元,全国排名第11位,黄茶品牌居首位。
回顾20年漫漫征途,谁能料想,当初固执的文弱书生带领他的“洞庭山”团队,一步一个脚印,从岳阳、湖南乃至全国,一路凯歌。
 
智勇双全,全面铺开销售网络
 
“洞庭山”出好茶、“巴陵春”沁人心脾,今天的岳阳人,定会十分骄傲地向你介绍这张崭新的城市名片。
一路从无到有,袁小月公司创办至今,非常重视销售渠道、销售网络的建设,不断探索销售方式的创新。
20余年来的市场拓展和巩固,公司建立了稳定、广阔的市场平台,形成了商场超市、专店直营、经销加盟、团购直销和电子商务相结合的营销模式。
目前,公司的销售网络已经覆盖湖南、湖北、江西、天津、北京、山东等11个省区,外设营销分支机构18个,拥有45个加盟商,148家专卖店,156家直营卖场。
巨大的市场,单靠勇气去占领是行不通的,靠的是过硬的产品质量。“我们一直视产品质量为企业生命线”,这一点,袁小月盯得紧,看得重。
公司通过建设高标准的生产车间,配备大型冷库,严格按照标准建立质量安全体系,保证出厂产品都是合格品。
20余年,零质量安全事故是袁小月与他的团队创下的神话。公司生产的“巴陵春”系列茶被评为“湖南省名牌产品”、“消费者信得过产品”。
“洞庭山”,为岳阳、为湖南,贡献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
其实,早在2005年,善于思考的袁小月就在琢磨打造品牌的事宜。当时,公司销售业绩节节攀升,营利十分可观,但高瞻远瞩的他并未在此驻足不前。“能够世代传承的往往是一个符号而不是单一的产品,我们就是要创造这样一个可以影响一代又一代人的品牌。”为此,袁小月抛掉生意人的浮躁,潜心研究企业与茶品牌。
这个文弱书生,做起研究来,与办企业一样,奋勇拼搏。他撰写的《论茶品牌定位——以“巴陵春”茶为例》在省、市获论文奖,更有咨询公司引作经典案例。
此前,从未向银行贷款,坚持轻装上阵的袁小月,再次拿出他人没有的魄力,通过贷款、自筹,全力创办巴陵春茶文化产业园。
 
在袁小月办公桌上,我们看到那份经他反复修改的《巴陵春茶文化产业园》可行性报告,“这是我和公司全体同仁未来最大的梦想!”说起这份蓝图,袁小月颇有些激动。
据介绍,巴陵春茶文化产业园选址于君山5A级风景区,占地300亩,总投资达3亿元。
项目建成后,包括全透明式观光生产线、茶叶冷链物流中心、名优特产购物展示中心、君山茶叶科学研究所、黄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岳阳黄茶博物馆、巴陵春茶体验馆、茶主题公园、巴陵春茶业培训学校、观光茶园等。
未来,巴陵春黄茶文化产业园将成为湖南乃至全国行业领先的茶叶加工基地、国家级黄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体验式特色旅游景点、岳阳黄茶星创天地、岳阳黄茶科普基地、洞庭湖特产购物中心,最终建成国家级茶产业示范企业。
仔细翻阅规划书,不难发现产业园的每一个细节在设计上都凝聚着袁小月的创意,这是一个独具匠心的规划。
“观光车间可参观茶叶精加工,例如紧压茶加工、产品包装、成型等。”袁小月介绍,之所以如此设计,是由于目前茶厂的参观基本局限于粗加工。非采茶期,游客就无法直观感受。
此外,未来产业园里的每一棵茶树都将拥有独一无二的二维码,游客拿手机“扫一扫”,就能了解这棵茶树的过去与现在。
匆匆二十载,弹指一挥间。当年那个不畏前途荆棘的执拗青年,在时光的浸润下,愈发沉稳、泰然。
“巴陵梦、黄茶梦,是我毕生所求,但绝不会止步于我。相信经历岁月打磨,这个符号、这个品牌定会代代相传!”说到这里,一贯内敛的袁小月难得激动了。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