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久扬总负责——袁贵清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14/12/28
久扬总负责——袁贵清

·李 峰

 
     我刚到“久扬茶业”不久,一次下班后准备搭车回家。突然,一辆“奔驰”车“咔嚓”的一声便在我的身边停了下来。只见坐在车子后坐的董事长吴伟文先生从车窗里探出一个头,微笑地向我招着手,示意我上车。我毫不客气地坐上了车,并与吴总紧挨着坐下。
     “他叫袁贵清,往后就管后勤工作,是我给你找的一个帮手。”吴总指着驾驶室那个开车的人对我说。
  那个被叫做袁贵清的“司机”,转过头,对我微微一笑。
  “啊!他不是县人民医院的袁医生吗?”我一下被懵住了。我曾经找过这位袁医生看过病、搞过药,他也许对我没有印象,但我对他还是记忆犹新的……
我就这样与袁贵清相遇了,后来因为工作上的关系也就更加认识了他。
     他担任着我们湖南久扬茶业有限公司的后勤科科长,因为他“吃喝拉撒”的事儿全都管,大伙便称他是“总负责”。由于“袁总负责”这个名字叫起来似乎有点别扭,于是大伙干脆去掉“负责”二字,直呼他袁总。
     袁总小时候因病使得自己在行动上有点不太方便,但他能自强不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好学,从千里迢迢的广西桂林考入湖南益阳卫校,毕业后成为了安化县人民医院里的一名医生。其实,他自从当上一名医生后,还是很勤奋的,而且不久便成为了医院里的一名名医。可是,袁总这个人呀!却不怎么安份,好好的医术不钻,却鬼使神差地爱上了“安化黑茶”,并找了一个安化茶妹为妻,一头扎进了黑茶堆里。
     为了学茶,他硬是学会了开车,据他自己开玩笑地说,他是20年没吃早餐,省吃节用才买了这辆“奔驰”,以作为学茶代步之工具。
  他当时说这话,我是不太相信的。在以后的接触中,我也发现了他一个太不喜欢吃早餐的“坏习惯”。他一般早上6、7点钟就起了床,拖着一辆两轮车,一高一低地走两、三里地,来到县城最大的农贸市场,买好各种各样的菜后,又一高一低地拖着车子回到自家门口的停车场,将车和菜放上车子,然后驱车20多里,将菜送进了公司食堂。菜刚刚送进食堂,厂里又送来了《材料要货单》、《办公用品要货单》或《劳保用品要货单》等等。他顾不上看一下,拿上单子又爬上了车,进城采购去了。他每天的工作,基本上就是城里、厂里“两点一线”,来来往往地跑,先不说没有时间吃早餐,就是吃个午餐、晚餐什么的,回到厂里那也是剩菜剩饭的了。
  其实,“两点一线”的跑,那还是算“轻松”的事儿,毕竟自己还有一辆“奔驰”。可是,有时厂里的下水道被堵了,自来水不来水了,煤气没有了,电又停了,甚至米没了、油断了,他却要使出浑身的解数来,一一加以解决。有时,大伙实在不忍心,偷偷地将一些不是很急的要货计划稍微往后推了推。这一推虽说在当天是不打紧,可今天推一点、明天又推一点,推到后天事情就打成了一大堆,这种关心反而把咱们的袁总累得刮了一身皮。
  说来也奇怪!袁总这个人就是累不垮,本来工作量就有这么大,可他还兼任了我们厂部医务室的医生,员工有什么小伤小病的,都会找他;他还利用间隙时间,将各种材料、工具、办公用品、劳保用品和食堂用品等仓库整理得是井井有条,地面上是一尘不染,还不让我们大伙来帮忙。他说:“只有自己亲手做的事,也只有自己轻车熟路……”这也许与他的性格有关吧!他总是笑嘻嘻的,说起话来又十分的风趣幽默,颇令我们大伙的喜爱。
  “一个厂子,就是需要一个这样的‘管家人’呀!”董事长吴伟文时常在厂里的大会小会上表扬着袁贵清。
其实,袁贵清何止只做了这些呢?难道他真的就爱做这些吗?有一次,我与他闲聊,他说:“我只要闻到了茶香,即使就是只要我做这些工作,我也心甘情愿。”他停了停,又接着说:“但我还是要认真学习学习一下制茶,做一片自己亲手制成了茶。”
  好大的气派!好大的理想呀!
  后来,我认认真真地观察了他,发现他基本上没有回县城,而是把家落到了厂里。
  每当夜幕降临,我就发现他将一天的账目做好之后,背着他那时常挂在脖子上的一个小挎包,便溜进了车间,与员工们攀谈,向技术员询问,不时地从挎包里拿出笔和笔记本,详详细细地记录着。
  不知过了多久,厂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阵地——烘房,一名技术员因家事告假了,而当时正值关键时刻,无人替班,一下急坏了生产部的人。
  “我上吧!”袁总得知情况后毛遂自荐,自告奋勇。
  “行!”生产部的人十分相信这位时常来车间“勤学好问”的“夜猫子”——袁贵清。
  就这样,袁总白天忙自己的日常事务,晚上就蹲守在烘房,掌握着间间烘房的温变情况,高了就慢慢降下来,低了就慢慢升上去,准确掌握室控度变化,该降的时候就降,该升的时候就升,眼睛眨都不眨,坚持了整整一个多月。奇迹产生了,他所经手的那批“茯砖茶”出仓之后,块块“金花”茂密,茶香扑鼻,投入市场后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格外青睐。
  从此,袁总出名了,他不仅仅在公司员工“吃喝拉撒”的事儿上安排得有条不紊,而且在生产技术方面又充当了“行家理手”,还为员工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真不愧是“久扬人”的好后勤、总负责。还更有意思的是,自从袁总出了名,公司里一些年轻一点的员工,甚至还有一些稍微有点年纪的员工,几乎争相要当袁总的“徒弟”,想好好跟他学习学习一下。而袁总呢!似乎也不推迟,好像“收”了一名姓阙的和一名姓谌的。他十分谦虚地说:“其实,我只知道一些皮毛而已。既然你们想学习,那我们大家就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吧!”
  真是谦虚呀!其实他并不是谦虚,他的想法和做法不正是想让我们员工都自觉地行动起来,形成一个“企业爱我,我爱企业”的良好氛围吗?
  总负责袁贵清看似普通,可我从他的身上所看到的却并不是一个普通人所做的事儿,他的的确确有许多的东西可写呀!
  当我想要写写这位总负责的事在厂里不知怎的传开后,许多的员工跑到我这里,一定要我好好写写,“他”真是太不容易了!可当总负责知道这件事后,却对我很不“友好”,说他没有什么好写的,更没有什么好宣传的,要宣传就宣传那些一线的员工吧!是他们真正撑起着“久扬”的一方天。
 
作者:李  峰
时间: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 下午4:05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