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扬茶痴——杨德胜
·李 峰
湖南久扬茶业有限公司原料科长杨德胜,别看他的年纪上了六十,个儿也不高,身体也单瘦,头顶也“荒芜”了,可他的精神却是一般年轻人都难以相比的,那真是十分的了得。特别是他那一对“神奇”的眼睛,可真配得上“火眼金睛”四个字,是安化黑茶行业里有名的茶痴之人。
茶痴杨德胜,从小就是在茶堆里长大,天生聪明好学,又特喜欢茶,小时候一片小小的茶叶在他的手里,能“玩”上一天。后来,他索性招工到了茶场,当上了一名普通的踩茶工。那时,踩茶工的工作是蛮复杂的,既要上山造梯开荒,又要学裁种培植、摘茶踩茶,可杨德胜却偏偏“好”上了这份工作,每天早出晚归,逐渐成为了场里的主要业务骨干。不久,他像是坐直升飞机一样,当上了组长、班长、副场长、场长,最后进入了县农业局当上了一名“茶业专家”。
能当“茶业专家”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更何况是在一个全国产茶大县里当“茶业专家”,那是要指导全县茶农进行生产的,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权威性。
杨德胜不敢“藐视”这项工作,他利用业余时间翻阅了许多的茶书刊,拜访了许多的茶专家与茶教授,然后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编印了一本理念联系实践的《茶农手册》科技教材书,时常利用下乡村的机会,与“农民学校”联系,举办各种“茶农培训班”,免费讲课,免费赠送《茶农手册》等各种宣传资料。久而久之,杨德胜声名远播了,有的人叫他杨老师,更多的人叫他德哥。
德哥的名声越来越大了,不是因为他的“茶课”非同凡响,而是因为他讲的“茶课”的确深入人心,用茶农们的一句话讲:那就是“通俗易懂,恢弘幽默。”特别值得一说的是,不论何时还是何地,面对何种身份的人,他的脸上总是呈现着一种“灿烂的微笑”,好惹人喜爱。正因为如此,县里劳动、质监、食品和茶业等部门组织的各类“茶艺师培训”、“原料员培训”、“品茶师培训”和“审评员培训”等等,他都被邀请,担任了各类培训班的“讲师”。
德哥的“学生伢子”与“学生妹子”越来越多了,他也到了退休的年龄。而恰在此时,请他“出山”当茶顾问的,请他“委屈”当茶企业副老总的,大都是高薪聘请,可他却七选八选、七挑八挑地选择了湖南久扬茶业有限公司。
“我愿意到久扬茶业‘打工’,是因为我看‘中’了这家企业的发展……”当杨德胜到久扬茶业工作的消息不胫而走,许多茶企业上的人便又来了一个“再次高薪聘请”,可杨德胜不被“利益”驱动而受迷惑,决然走进了“久扬”。
“德哥!欢迎您来我们的‘久扬’工作。”久扬茶业董事长吴伟文见到杨德胜,不知有多高兴,紧紧地握住他的手,很久都没有松开。
“我们‘久扬’刚从酉州迁到江南,还处在起步阶段,真有点委屈你了哟!”久扬茶业总经理徐佐华也连忙上前,紧紧地抓住了杨德胜的手。
“委屈什么?我就是来做点实事的。”杨德胜笑嘻嘻地说。
“那就发挥你的特长,到我们的原料科担任科长,为我们带一批好的原料员出来怎样?”吴伟文急不可待地发话了。
“那好吧!我听从你们的安排。”杨德胜毫不客气地给予了回答。
其实,当杨德胜知道久扬茶业的两位老总把原料这么大的一幅担子让他来挑时,他不仅仅明白了其中的份量所在,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久扬人”对他那种不加边饰的信任。
德哥走马上任了。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他蹲在厂里不出门,针对原料科管理着“进、审、品、存”等四大职责范围,建立健全了采购、审评、品评和储存管理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岗位管理职责等等。用他的话来说,这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好厉害呀!德哥上任第一把“火”,就让原料管理工作走上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不久的一天上午,一辆满载着50多吨“茶叶”的大卡车徐徐地 驶进了湖南久扬茶业有限公司的大门,随着“喀嚓”的一声,车门打开了,一位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挟着一个“公文包”、提着几个“塑料袋”,在传达室办理好进厂手续后径直走进了设在二楼的原料科。科长杨德胜和原料检验员谌宏亮、王敬友、蒋红娣十分热情地接待了这位“客人”。“客人”很神秘地从“公文包”里拿出了4条“软芙蓉王”和4个沉甸甸的“大红包”,然后笑眯眯地将手中的“塑料袋”放在了品评台上。杨等四人打开“塑料袋”,十分认真而又仔细地检查了“客人”带来的“茶叶样品”,摇了摇头,然后十分惋惜地说:“你的茶不是我们纯真的安化茶,已经渗假了,我们不能收。”
“久扬出了一个十分厉害的原料科科长哟!”一些打着小九九的茶叶贩子时常在“久扬”碰壁了,他们也时常会在一起“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好一个德哥,他说要保证安化黑茶的“正宗味”、“原型味”、“原产味”和“原地味”的地方特色与特点,就必须保证安化黑茶原料渠道的“得天独厚”,就必须拥有自己的茶园基地,并大胆建议公司在其他厂家还没意思、更没动静的情况下,要尽快实行“安化茶园基地建设抢位战略”,以“公司+农户”的“双赢合作法”,建立自己最为强大的“粮草库”,并相继在柘溪风景区的洞枫云雾山、五仑山、云台的鸡公坡、苍场坪等具有“规范化、成片化、高质化”的茶山茶地建立“高山云雾有机生态茶园基地”10000多亩。
这时候,咱们的德哥可又成为大忙人了。他时常奔波于茶园基地的各个山头山涧,带领茶农们如何科学种植、采摘,并指导茶农们建立“毛茶车间”进行科学生产,时常早出晚归、夜不归宿,一头扎进了茶堆子里。
公司员工和茶农们看到这位头顶上已经透顶的“老头”,看到 他对安化黑茶的那股子痴情劲儿,个个肃然起敬、油然敬意。
而今,久扬茶痴杨德胜依然不服“老”,带着他对安化黑茶的热爱,带着他对久扬茶业的真诚,驰骋在安化高山云雾间,出落在机声隆隆的“久扬工厂”里,唱着茶歌,展翅飞翔……
作者投稿时间:2014年12月27日(星期六) 中午11:35
作者:李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