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走进“久扬”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14/12/18
走进“久扬”

·李  峰·

    四月初的一天大早,多日未见的太阳已悄悄地从对面的山坡上露出了半载子笑脸蛋,屋后的大山深处也不停地传来了很难听到的、鸟儿们那欢快的“叽喳”声。在家“蜗居”了大半年之久的我,其心情在徒然间也觉得特别的爽。
  不一会,早已去上班的妻子打来了电话,说“久扬”曾想聘任我工作的事儿,今天有消息了,并约好中午后在华天大酒店与“久扬”的董事长吴伟文先生见面。
  怪不得人们常说:喜鹊叫,好事到。我接到电话后,懵了好一会,久久也没把手机搁下来。
  中午,我早早地做好了饭菜,等待下班的妻子回来。大约是十一点半吧!满脸挂着笑容的妻子也提前回到了家,我们随便呷了几口饭,小憩了一下,便迫不及待地上路了。
吴总早就在华天大酒店里的“久扬品牌形象店”等着,他的个儿跟我差不多,不过他有着一般人没有的“精气神”。他气度非凡,气宇轩昂,笑容可掬。他把我们带到茶座一处,示座的姿态显得彬彬有礼,谈吐的话语更是有条不紊……我一下就被他那一举一动深深给吸引住了,脑袋里立刻闪现着电视电影里,那一个又一个大企业家的风范身影,与之媲美,这不正是现实生活中的大企业家吗?当我聆听完他那一段段充满着“传奇色彩”的创业史后,近在咫尺的他,更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正当我沉浸在这种万般瑕想之时,我听到了吴总要我明天就来上班的声音,并告诉我就在这几天,公司准备召开一次全国性的经销商产销座谈会,要我着手一下策划与组织工作。
过去,我的确在很多的单位里坐过办公室,对于策划一个“座谈会”,那应该算是“轻车熟路”的。但我还是不敢怠慢,因为这毕竟是我来“久扬”工作所要做的第一件事儿。
  所以,我第二天就早早地来到了公司,自然也就认识了“忙得团团转”的座办公室的张俊、以及在品牌形象店里“应接不暇”的茶艺师刘娇与周玲。他们的年纪虽说还不是那么大,很是年轻,不过对我而言,他们已是“久扬”的“老人”了。他们对我的到来蛮热情的,并给我介绍了很多关于“久扬”的人与事。
  “久扬人”的热情,这点对来我来说,那还真有那么一点让人受宠若惊的感觉。就是在那天晚上,吴总还专门设宴款待了我,说是一个小小的“欢迎会”。就是在这个“会”上,我也就认识了公司的徐佐华总经理和谢艳纯会计。其中,徐总蛮直爽的,也很精练,从他的谈吐中可以看出他有很强的文秘功底,有章有节,从不拖泥带水。据说他在茶行业里翻爬滚打了一辈子,原是安化茶叶公司的法人代表,又与吴总“搭档”了十几年,两人几乎是形影不离,肝胆相照,可谓是患难之交。与徐总挨着的谢会计,虽说不怎么爱说话,但面善心慈,铁面无私,据说她原是会计事务所的,那在财务管理方面应该算是“高人”了。说句心里话,我很是佩服吴总,像徐总与谢会计这样有能力的人都能纳入到自己的“门下”,配合默契,相得益彰,而且一干就是好几年,如果“久扬”不兴,那真是叫怪事了。
  几天后,来自全国8个省、市的20来名经销商代表陆续赶到了我们这个美丽的安化。我作为“久扬”的接待者之一,又经过几天来的心里调整,基本上融入到了“久扬人”之中。不过,开会的那天吴总要我当主持人,确让我吓了一大跳。因为我平时写点什么的还算凑合一下,但要我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讲话,而且还是所谓的“主持”,这可是新媳妇上轿头一回。好在我的脑筋急转弯还算快,连忙打了一个草稿儿,要不然会出尽一番洋相的。
  这次座谈会虽说“小”,但还算事先考虑得比较细致,没有出什么大的“庇漏”,吴总对会后所产生的效果也还算满意,我也终于将压在心头上的那块大石头放了下来,算是“过了一次关”。
  说句心里话,我也衷心感谢这次“座谈会”的,正因为有了这次“座谈会”,让我更加深了对“久扬”的了解,特别是各地经销商们在会上所介绍的那一系列“经验之侃”,是我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譬如广东清远的欧阳利红老总,四十来岁的人,她历尽艰辛,克服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正确审视自己,从客户最为关心、最为敏捷的地方入手,以优质的服务温暖人,以黑茶的保健功效刺激人,以忘我的精神鞭策人,最后以优胜者的姿态树起了一块“久扬品牌形象”,实为可贵!真情撼动!
  接下来的日子,我更进一步地“走进了久扬”,了解到了“久扬”。“久扬”从一片“空白”,到一家小小的 “家庭式作坊”—— 酉州茶厂,然后到承包国有第一大厂——安化茶厂黑茶生产线,最后到今天迁址到安化千两茶的发源地——古镇江南,投资6000多万元,建起了15000多平米的、一栋栋标准化、规范化和洁净化程度较高的新厂房。短短的30余年间,“久扬人”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一步一个脚印,已阔步迈向永久飘扬的“久扬宏伟事业”之中……
  前不久,“久扬人”发出了一个令行业界都难以置信的最强音。他们把自己定位在“责任品牌”之上,体现“久于责,扬于新”的核心价值理念观,高举起“责任久扬,精工黑茶”的战略品牌新旗帜,明确持久地承担民族、社会、经济“三重责任”,以致力于以精工的新标准和创新的新精神来传承中国黑茶。
  望着这一切的一切,我开心地笑了,我的心也随之走进了“久扬”。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