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辞官经营汉家刘氏茶的心路历程——中国茶叶界的一个传奇故事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14/7/11
辞官经营汉家刘氏茶的心路历程
 
        改革开放的最大收获莫过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我辞官经营汉家刘氏茶,重振老字号,就经历了这样的历程。
 
一 、下海起波澜

           2008年6月18日,我参加武汉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一次茶叶博览会,当时《长江商报》记者万方采访我.当她从湖北省农业厅经作处处长李传友处,知道我是正局级公务员下海做茶叶生意时,就一直盯着问我:“为什么要下海?”我就告诉了她一句:“为了重振老字号!”
           同月21日,《长江商报》发表记者万方采写的报道《重振老字号  官员下海卖茶叶》,迅速被全国300多家报刊杂志、网络转载。
           2005年时,我在谷城紫金铜锣观茶场购茶园500亩,种植有机茶。2006年注册成立谷城县汉家刘氏养生茶公司。这一年也是我人生最难熬的日子,因为我的行动在家人、朋友、同事看来有些怪异。在谷城,我不仅担任部门领导20多年,而且是谷城的文化人,出过书,有车坐,现在突然要去买茶山种茶,头脑到底在想什么?     
            对于我的决定,妻子高玮莲开始是坚决反对的。与此同时,我的一位在乡镇任党委书记的老朋友也劝我趁早打消这个念头,他说他跑遍了大半个中国,茶叶这个行业不赚钱,弄不好会把你的老本亏掉;你上班,怎么干都可以安心过一辈子;你把公务员丢了,去干个体,政治前途没有了,面子也不好过呀!
         老家一位大哥听说我要下海办茶叶公司,专门从乡下跑来,说:“你是我们老刘家的第一个局长,是老家的大树,别人没把你放倒,你自己把自己放倒了。”
        面对亲友的劝阻,我经过深思熟虑,还是毅然开始追逐我的茶叶梦。记得当时带了50万元去工商局注册公司,管理注册的是一个多年的朋友,他说:“卖个茶叶注册资金5万元就行了,搞那么多干啥?” 结果公司第一次注册资金真的就5万元。
         到税务局办理税务登记证时,正好碰上我妻子家的一个弟媳,她硬是不给我办。她说:“姐夫,没有钱用我借给你,办个啥茶叶公司?你自己受苦你愿意,你不能让我姐也和你受苦。”此情此景,真是令人苦笑不得。 
 
    二、茶海定决心

         1983年我中师毕业,分配到谷城县教育局工作,1985年因我的文笔好,23岁调谷城县委党史办任主编,1986年我主编谷城第一部党史资料丛书《薤山红旗》出版。
         这一年,我接待了一位台湾客人,他交给了我一个信封,客人走后,我打开信封,才知道是伯父刘豫龙转来的一封遗书。刘豫龙是汉家刘氏茶坊27代传人,生于1930年,1946年参加蒋经国的青年知识军,临行带走了“汉家刘氏茶坊”碑帖拓片一件。1948年在洛阳一战受伤瘫痪,后来师长刘安祺念同宗之情把其带到台湾,上世纪七十年代新加坡刘氏总会聘请刘豫龙到新加坡任茶坊经理,1986年去逝。去逝之前,他托战友捎回宋朝大书画家米芾亲题的“汉家刘氏茶坊”碑帖拓片,和一封临终信函,简述了自己经历,信中说他自己时日不多,要求侄儿们把“汉家刘氏茶坊”发扬光大,把中国茶推向世界。
         之后我就有意收集刘氏家谱和汉家刘氏茶坊的资料。 从中,我知道自己祖上是种茶制茶的,汉家刘氏茶坊有着辉煌的历史。
        而真正让我坚定信心的是两件事。一是我多少次下乡过程中看到南河、薤山、紫金、庙滩等地的茶园大面积荒芜,有的在茶地中间套种白杨树,有的干脆毁茶种粮,我问茶农为什么要这样?他们说谷城前几年发展茶园面积大,过去是种了茶供销社收购一部分,当地卖一部分。现在供销社不收了,茶也不好卖,城里好卖,不方便,还要托关系。我为此非常痛心,常常夜不能寐。经常问自己,我自己祖上是种茶的,我现在能为茶农做点啥?二是在2005年夏某一天,天气燥热,我在看完《乔家大院》电视剧后,怎么也睡不着。历史上的刘家种茶、贩茶的故事,和乔致庸一样的精彩。我为什么就不能重振老字号“汉家刘氏茶坊”?

 三、海水很苦涩

         如果问起我的下海感受,我觉得下海之路很辛苦,海浪大,风险大,要有足够的心里准备。一个企业家能够成功,不是天上掉馅饼,他肯定有自己的过人之处。我认为,做好茶叶生意必须有这样几个方面的要素:   
         定位。怎么定位?不是在家里瞎想,而是要进入市场用足够的时间调研。我和妻子一起,再次来到省城,我们一起看巴公房子,看洞庭街,看辅堂里,看香港路的茶市场。我们又到上海的大不同、北京的马连道、广州的芳村、深圳、郑州、西安的茶叶市场,一路走,一路买样品,然后用快件寄回家中,光样品就花去10多万元。
         上山。好茶生乱石高山,所以,想当一个茶人是绝不能在城里过舒服日子的,你必须和高山打交道。2006年8月,我和妻子跑遍了谷城的产茶乡镇,一次又一次的到赵湾、薤山、南河,一次又一次的到紫金、五山、盛康、庙滩、茨河。泥水沟、油坊沟、茶园沟、大薤山、小薤山、悬峰山等高山路险产好茶的地方,我们几乎都访遍了。最终选择山高雾大、植被条件好的铜锣观茶场,买断了500亩荒废的花园作为改造的示范基地。我和妻子创业的第一个冬天,就吃住在茶场,砍荒、修路、整地、台刈,工地上经常看到她忙碌的身影。砍荒、修路非常艰辛,随处都有危险发生,不仅会遇到悬崖峭壁的阻隔,经常还会遭到毒蛇、毒蜂的袭击。俗话说,夫唱妇随。一个冬天过去了,妻子高玮莲的手冻裂了,脸吹皴了,昔日电视台广告部主任的亮丽身影消失了,换来的是修通了1.5公里的路,整理出200亩茶园。
         资金。注册要资金,注册商标、到技术监督局申请生产许可证、条码证等等都要资金,买山、租山要资金,买设备也要资金,开门店更需资金。我记得我开的第一家门店是现在的谷城县府43号,面积有20平米;第二个店是现在的宜宾路15号,因为没有合适的门面,到目前还是20平米。到了2008年,企业开始膨胀,注册资金也改为500万元,但很多人仍然不相信我会一直把茶叶生意搞下去。当时因为没有固定资产,银行也不给贷款。我去找同学同事借,同学同事奚落我,说你一年赚了好多万,还借钱呀。实际上你只要做企业,没有不借钱的。但这几年我一直做家族活动,得到了很多宗亲支持。我一个侄儿。一个侄孙,他们都是很崇拜我的,他们知道刘家国想做的事,一定可以成功。他们说我们不借你钱,但我们入股。这样汉家刘氏茶业原是我们夫妻俩的股东,现在变成4个股东,当年募集资金1000多万元。后来世界刘氏大会的几个主席知道了,说家国,你放开胆子干,没有资金我们支持你,在这几年经营缺资金的关键环节,都得到了世界刘氏大会的支持。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大家,不管公司如何发展,我不会乱花一分钱,现在公司有10多辆车,最贵的就是我常坐的奥德赛商务车20多万元。
         运作。一是销售运作,俗话说舍得,舍得,没有舍就没有得。我记得第一年我们做了1000个锡罐,送出去近500个,作为一种宣传。原来我们想第一年销售50万元的,结果销售突破150万元。二是要有品牌意识,就是要有名头,我们为了拿第一个国际博览会金奖,夫妻双双赶赴郑州,为了节省钱,我们就在郑州博览会的非洲大板王上睡了一觉。我当时看着妻子和我一起受苦,差点流泪。

 四、茶海富农心

         致富思源,作为一个茶商,自己获得了成功。而怎么更有效地回报桑梓,也时常萦绕在我的心头。
         带动农户致富。我们开始到紫金办茶厂的2005年时,紫金茶农的春茶毛尖价是每公斤120元左右,现在是400元左右;茶青是每公斤24元左右,现在是80元左右。干茶和茶青的价格都增长3.3倍。紫金共有38000亩可采茶园,年平均采春茶30公斤,共计1140吨干茶,实现产值4.56亿元,和2005年相比,每年增长3.19亿元。紫金共有10000户茶农,平均每户增加收入3万元以上。和我们股份合作的企业,或者是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我们采取分红模式,从2009年开始分红资金已达300多万元,2011年,分红资金达到468万元。现在紫金的很多茶农盖了高楼,买了小汽车,一批在外打工的青年都回到资金老家承包起茶园,这不能说不是汉家刘氏茶业龙头带动的功劳。
         开展村级组织。只要和汉家刘氏认真合作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绝对在5万元以上。就拿紫金花园村为例,有300亩茶园,其中150亩承包给一户,一年交9000元,还有一半被村干部拿茶抵上交了,一年还落不到5000元;另外150亩,由村直接经营,结果在信用社贷了款,连利息也还不上,最后法院来执行,被一个能人给信用社还了款,茶园交给那个能人了,村里好多年没收一分钱。现在汉家刘氏茶业落户了,村民一讨论,茶园全部入股汉家刘氏茶叶专业合作社,一年村里分得红利就在10万元以上。
         2011年汉家刘氏茶业公司在谷城带动农户近21000户,其中合同制带动农户2500户,合作制带动农户6500户,股份合作制带动农户2500户,其他形式带动农户近10000户,季节性农民工工资发放达到425多万元。茶农每公斤干茶叶平均增加收入156元。

 五、跨海需远

         经过数年地拼搏,2011年公司销售收入达到86082万元,拥有从业人员385人,总资产17178万元,净资产11317万元,固定资产7188万元,资产负债率23.2%。2012年3月17日,《2012中国企业茶叶品牌价值榜》在四川蒲江发布,“汉家刘氏”品牌价值5.8亿元,位居中国茶叶品牌10强。
         公司这几年十分注重品牌内涵宣传。汉家刘氏品牌蕴涵丰富,为进一步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汉家刘氏公司在中央电视台2频道、《湖北经视》、襄阳电视台3个频道、在谷城电视台等电视媒体及《湖北日报》、襄阳日报》、《襄阳晚报》、《楚天都市报》等媒体常年刊发广告,全年累计广告投入资金超过2000万元。可以说是襄阳市广告大户之一。
         其次是公司有独特的营销手段。抓住世界刘氏大会这个龙头,搞好宗亲营销,每年邮购产品量在12000万元以上;抓住旗舰品牌店这个窗口,在襄阳、武汉、上海、北京、深圳、西安、郑州开设专卖店42家,开设加盟店186家,年销售达到40000多万元;抓住超市这个大阵地,先后走进沃尔玛、中百、武商、易捷、康乐福、新合作等,年销售量在22000万元左右;配合省农业厅进大宾馆、大酒店、大茶楼活动,先后在襄阳、武汉进驻200多家,销售1000多万元;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先后利用公司网站、阿里巴巴、淘宝、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平台销售5000多万元。
         一路走来,公司的发展得到了省市领导和农业、财政、发改、科技等部门的关心扶持。2009年,汉家刘氏茶业已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1年元月,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亲自召开会议,在会上接见汉家刘氏茶业和其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并和大家合影留念。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范锐平很看重汉家刘氏茶,市长别必雄、谷城县委书记艾文金、县长龙小红等领导都特别关心汉家刘氏茶业的发展。国家高层领导来襄阳视察,接待用茶也是汉家刘氏茶。汉家刘氏茶已成为襄阳乃至湖北的名片。
         发展无止境。公司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投资10.6亿元,在紫金占地2平方公里,建成独具特色的生态有机高效观光旅游茶博园,恢复重建茶马古道、茶博园、汉文化和汉家刘氏茶文化寺庙,带动促进谷城县茶业高效良性发展,努力按照茶园品种良种化、基地园林化、生产集约化、茶园环境和茶园管理有机化、生产加工机械化、操作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品牌化、营销连锁网络化的目标不断延伸扩展产业链,全力打造一个融历史、品牌于一体的汉家刘氏茶博园。在县食品工业园征地1000亩,生产茶食品、茶精油,开发有茶氨酸、茶多酚等茶提取物,进一步提高茶产业增值、增效,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有机茶年生产能力达5000吨,茶饮料年生产能力达20万吨,茶食品及茶提取物具备一定规模,公司年生产总值达50亿元人民币。    
 
撰稿人:湖北省谷城县政协  秦俊波  邮编:441700
(文中人物系湖北汉家刘氏茶业董事长刘家国)

作者投稿时间:2014年07月01日 10:48 (星期二)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