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亦权
很多年没有回老家了,很多年没有到老家镇上的老街走走了,很多年没有走进老街上的那家茶馆了。
再次回到了镇上、再次走上了老街是在我阔别老家18年后的前几天,老街与镇新区相隔不远,但是相比起来老街就显得非常冷清,就象是个萎靡的老人静静地躺在老镇的中间。老街上的店面基本都关着门,而即便开着门的,里面也不再是经营什么东西的场所,都只是做了很普通的上横头(农村人对客厅的称呼),里面大多会坐着几个面相似有几分相熟的老人,或是聊天拉家常,或是搓着小麻将。
老街的茶馆就在不远处的街尾。小的时候,老家多种棉花,天气好的时候,每隔三五天父亲就会带着我到镇上去卖一次棉花,卖完棉花之后,父亲总会带着我到这个茶馆里来坐一下,就着几颗花生米来一碗酒、喝几杯茶,父亲还会另外买几根麻花或麻饼什么的,要我坐在他身边吃。茶馆里基本都是些上了年纪的男子,喝茶聊天,讲着各自村里或在什么地方的所见所闻。在我们老家,人们多是把这一类聊天叫做“谈新闻”。新闻这个说法在我们那里是早就有了的,那时候有一些民间艺人把一段约半人长的竹子掏空一端后包上一块布,边用手掌击之边说唱着一些各地流传的新鲜事,有时也会把一些传统的故事改编出来唱,在我们老家人们把这就叫做“拍新闻”。
父亲不太言语,所以他总是喜欢坐在一个角落的位置上,一边喝茶一边陪我玩,当然,父亲也会很仔细地听人家讲的内容,并且也会偶尔插几句嘴发表一下意见。回去以后,父亲会把这些又很详细地讲给我和母亲听,小的时候,家里没有电视机什么的,晚上上床后最好的消遣和享受就是听父亲讲外面听来的新鲜事。这样回忆着,茶馆的位置已经近在眼前了,但是侧面看过去依旧看不出究竟是开着的还是关着的,只是门口的一只大竹篓里装着一些潮湿的茶叶渣,这倒是能让人感觉到茶馆还依然存在。走进茶馆,里面坐着十多个老年人边喝茶边聊天。我想,如果父亲还在世的话,或许此刻正是他们之中的某一位吧!
茶馆里面的摆设与我小的时候几乎没有区别,桌子凳子仍是我记忆当中的那副样子,灰黑色的木质使所有的东西都显得陈旧不堪,靠里边是一个货架和一个柜台,摆放着一些烟酒杂什,后门口则放着两只煤炉,上面的茶壶正冒着丝丝热气。我在父亲当年时常坐的位置上坐下,或许,老板娘是认为我这样年纪的人是不属于这样陈旧古老的茶馆的吧,她略有些诧异地走过来取一只瓷杯为我泡了杯茶水,用生硬的普通话招呼了我几句。我很奇怪她为什么要用普通话和我说话,也许,对她来说镇上的人是没有一个她不认识的吧,而对我这个从小就离开老家的人,她显然认为是外地来的。不过,我对她是有印象的,我在家里的时候,她还是个比较漂亮的女人,许多茶客都喜欢找她调侃。我印象当中,她极象是略大一些以后看的电视剧《龙门客栈》里的金镶玉,只是多年不见了,显得苍老了不少,她给我倒了茶后就继续与那些茶客们聊开了。那些坐在里面的茶客们其实有很多我都觉得面熟,有的甚至能辨出是哪个村的,只不过他们基本不会对我有什么印象,纷纷向我投来奇异的目光。我一直都没有开口讲话,或许他们也都认为我是外地人,我想假如我一用老家话开口说话的话,必定会有人问:“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在乡下,这个村的人往往都会知道别的村里一些人的名字,我曾经对妻子说起过这些,妻子是城里人,她听后显得惊讶无比。
我手中的这杯茶很显然是一杯用劣质茶叶泡的茶,叶片宽大肥厚,还有一些火柴棍般大小的茶叶梗浮着,茶本身的香味总是有的,但是里面却夹杂微微的苦涩味,闻着不太舒服。杯沿和杯底都粘满了深褐色的茶垢,尽管我知道茶垢其实是很有价值的东西,但是我仍然难以入嘴。我突然想,父亲早年常常坐在我现在坐的这个位置上,会不会也曾用过我此刻端在手中的这个杯子喝过茶呢?
小时侯异常吸引我的“谈新闻”,现在正通过我所熟悉的方式再次进入我的耳朵,但我现在却似乎已经没有很大的兴趣去听了,有很多完全是谬论,他们用自己所习惯的方式抒发和接受新鲜事和心里的想法。大吊扇在头顶机械地转动着,时常会有个把苍蝇什么的东西被吹下来,掉在地上的,它自己又飞走了,有时候还会掉进茶杯里面来,掉进茶里来的,就会被人稍斜一下杯子后一口气吹出杯外,这个动作是如此的眼熟,如此的亲切,但是又让人如此的难以接受……
我起身付钱要走,那老板娘再次用普通话问我怎么一口茶都没喝就要走,我笑笑,没有回答。我突然间意识到,我对老街茶馆的怀念其实只是我对自己童年的那段无忧岁月的怀念而已,我真正走进茶馆后才发现我确实不属于这个记忆深处的茶馆。在我走出茶馆的那一瞬间,老板娘对那些茶客们说:“明年这里就要拆了,以后我们该在哪儿聚呢?”语气中透出无限的失落,接着便传来茶客们“哎、哎……”的叹息。
对我来说,这只是一家茶馆,一家只有在记忆深处才有意义的茶馆,我这一脚踏出门口,也许就永远都不会再走进来了,而对于这些老茶客来说,这里又何止仅仅是一家茶馆?
(注:本文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
作者通联
邮政编码: 321100
地址:浙江省兰溪市西山区教师新村19幢1单元302室
收信人:陈亦权
电话:0579-88115484
[附录1] 公告
中国名茶网是茶叶爱好者的精神家园,欢迎广大网友投稿,电子信箱:zgmcw@126.com .本网有删改权(主要针对病句和错别字,不会修改作者观点)。本网是公益性网站,不以谋利为目的。本网站对网友投稿,既不收版面费,也无力支付稿费,请谅解。
[附录2] 中国名茶网栏目
中国名茶网.公司 (中文域名)
电子信箱:zgmcw@126.com一级栏目:茶科技、茶叶经营、茶业动态、茶文化、社会新闻
二级栏目:【茶农培训】【茶叶业务员培训】【科普作品】【科研进展】【学术论文】【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会员风采】【名牌产品】【商情】【企业管理】【超市】【认证咨询】[科技咨询]【政策法规】【湖南茶业】【全国茶业】【地方茶业】【标准】【茶叶会议】 【茶诗】【茶词】【茶联】【散文】【茶史】【故事与传说】【茶文化书刊】【茶海拾贝】【书法作品】【绘画】【茶艺】【摄影作品】【茶俗】【茶人】【语文基础】【茶文化综述】【茶包装】【茶叶通讯】【中国名茶网】【所见所闻】【新闻评论】【各行精英】【社团工作】
[附录3] 怎样记住中国名茶网的网址?
答:只要记住中国名茶网的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即可,中(z)国(g)名(m)茶(c)网(w),前面三个www,后面点(.)cn.您访问后可收藏这一网站。
如果您的浏览器是7.0的,您可在地址栏直接输入"中国名茶网.公司"这一中文域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