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是十堰市重点优势特色产业。近年来,在省农业厅的大力支持下,市委、市政府针对茶产业发展中龙头不强、品牌不响、效益不高等突出问题,运用现代农业理念,整合茶叶龙头企业,筹建武当道茶产业集团。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目前企业整合工作基本完成,武当道茶集团公司已正式注册登记,十堰茶产业开发由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组建集团 势在必行
十堰秦巴武当山区是中国茶叶的重要发源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茶叶资源十分丰富。为加速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市委、市政府将茶产业作为十堰特色产业重中之重,深入实施以茶叶、中药材、核桃、山羊为主的“四百万”重点特色产业建设工程,充分发挥十堰茶产业的资源优势,将博大精深的道教文化与茶文化有机融合,率先在全省市州一级中开展茶叶品牌整合,合力打造武当道茶,极大促进了茶产业加快发展。2010以来,全市茶叶基地面积每年以6万亩的速度递增,是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2013年,全市茶叶基地面积达到63万亩,产量1.3万吨,实现农业产值23.3亿元,茶叶面积、产量、产值在全省分别居第3、第4、第1;茶产业对全市农民收入贡献率达到9.5%,位居特色产业之首。在竹溪、竹山等茶叶主产区,茶叶收入占当地农民纯收入50%以上。通过加大品牌打造力度,武当道茶由一个鲜为人知的小品牌成为“湖北第一文化名茶”,2012年被评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2013年品牌价值达到14.57亿元,连续两年位居全省茶叶公共品牌之首。茶产业开发,在有效增加山区农民收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提速的同时,还绿化了荒山,保持了水土,显示出良好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不论是与自身资源优势还是与先进地区相比,十堰茶产业开发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从基地面积和亩平单产看,十堰在全省四大茶叶主产区中均相对落后。二是从龙头企业实力看,全市近300家茶企,国家级龙头企业仅1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5家。龙王垭、圣水、梅子贡虽名列全省十大茶企,但由于企业各自为阵,分散经营,与本省及全国大型茶企相比,发展相对滞后,辐射带动乏力。三是从品牌开发看,“武当道茶”近几年虽然名气大幅提升,但由于缺乏有实力的龙头企业运作,与“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知名品牌相比,影响力、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极大的制约了十堰茶产业效益的发挥。
纵观全国全省茶叶产业发展,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背景下,大企业、大品牌、大产业开发已成时代主流。如何整合本地优势资源,实现茶产业的“凤凰涅槃”,是十堰山区必须尽快解决的突出问题。基于此,市委、市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武当道茶品牌为纽带,以茶叶企业战略重组为手段,筹建武当道茶产业集团,打造产业航母,全面提升十堰茶产业综合竞争力和开发效益。组建茶叶集团,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企业抱团发展;有利于品牌打造,拓展茶叶市场;有利于新产品开发,提升产业效益;有利于基地建设,促进茶农增收;有利于企业上市,促进企业盘大做强,是十堰山区发挥农业比较优势,建设现代茶产业必由之路,意义重大,势在必行。
精心谋划 扎实推进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武当道茶产业集团,涉及多个县市、多个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合理利用政府和市场有形和无形之手,对资源优化配置,事关十堰特色产业开发的重大机制创新。为此,市委、市政府精心筹划,周密运作,突出重点,扎实推进,确保集团公司组建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深入调研,统一思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对组建集团公司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周霁明确指示要借鉴外地经验,整合茶叶企业成立产业集团;市长张维国专题听取集团公司筹备情况汇报;市委副书记郭俊苹多次指示要加速集团公司组建。2012年以来,市政府张歌莺副市长多次率相关部门深入茶叶企业开展调研,广泛征求各方意见。2013年张歌莺副市长分四次主持召开了由有关茶叶企业、县市分管领导、市直相关部门、上市咨询机构专家参加的座谈会和推进会,在此基础上,市农业局聘请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深圳大禾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等全国知名上市咨询机构的有关专家,对集团公司组建进行可行性论证,并提出可研报告。充分而扎实的前期准备工作,统一了全市上下各方面的思想,有关方面认识达到高度统一,为集团公司筹建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科学谋划,明确目标。根据十堰茶产业的发展潜力和宏观茶产业发展态势,市农业局及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与相关茶叶企业一道反复论证,科学谋划,制定了集团公司基本构架、运作方式、发展目标。集团公司构架按照紧密型模式组建,即在企业自愿的基础上,以龙王垭、圣水、梅子贡等三家市内最大的茶叶企业为基础,引进十堰凯龙投资有限公司作为投资伙伴,四家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产权明晰、股权明确、资源优化配置、利益紧密联结的产业集团。集团公司总部设在市城区,下设3个茶叶子公司,同时新成立一个贸易公司。在运作方式上,坚持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各方配合”的原则,由政府牵头组织,企业自愿参与,相关方面密切配合,组建集团公司。集团公司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企业重组和资源整合,组建集团公司并上市。集团公司最终成为湖北省最大的茶叶龙头企业、全国茶叶企业前三强。具体目标是: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用1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成管理规范、产权明晰、机制灵活、运转高效,集生产、加工、营销、服务于一体的现代茶叶大型集团公司。第二步,用2—3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兼并、租赁、控股等方式,集团公司网络全市60%以上茶叶企业,覆盖全市80%茶叶基地;完成武当道茶产业园建设,集团公司年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以上,实现上市,成为我市农业首家上市公司。第三步,用5年左右时间,集团公司年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茶企,进入全国茶叶企业前三强。
三是成立专班,制定方案。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为组长的工作专班,市农业局抽调精干力量,与相关企业负责人一道为专班成员,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具体负责集团筹集日常工作。工作专班制定了集团公司筹建工作方案和路线图,对每个时段重点工作和具体目标,进行定期碰头协商,采取倒逼机制,加速组建步伐,确保了集团公司组建工作有序推进。2013年9月底,初步完成了由第三方对相关企业的资产审计,并出具了审计评估报告,2014年元月下旬,相关企业在竹溪签订了股东出资合同和投资人股权认缴出资承诺书;2014年3月5日,召开了集团公司股东大会第一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公司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和第一届监事会成员。2014年3月10日,集团公司母公司—十堰玄岳武当道茶业有限公司正式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标志着集团公司正式组建,武当道茶产业航母正式扬帆远航。
明确目标 加快发展
集团公司成立只是整合企业第一步,下一步,集团公司将围绕打响武当道茶品牌,做大做强茶产业这一目标,转换经营机制,扩大经营规模,提升企业实力和辐射带动力,力促十堰茶产业提档升级、提质增效。把茶产业培植成十堰山区特色产业开发的领军产业和示范产业,把集团公司培植成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按照发展规划和目标,下一步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实现集团公司“六统一”。集团公司子公司和母公司全部使用“武当道”品牌,年底前完成集团公司茶叶新包装设计和制作;春茶上市期间,企业营销采取统分结合,明年起实现统一销售;集团公司统一对外宣传,首先在十堰新闻媒体统一广告宣传,对企业生产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实现统一品牌,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营销、统一管理、统一对外宣传,真正成为体制、利益、管理、经营于一体的集团公司。
二是完成武当道茶产业园区建设规划。争取市政府的支持,在市城区兴建武当道茶产业园区。初步规划产业园区占地300亩左右,投资15亿元以上。产业园区集茶叶精深加工、茶叶贸易、茶文化观光旅游 、科技研发与技术培训于一体的武当道茶产业城,使之成为十堰市及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最大的集茶产业与茶文化观光旅游有机结合的现代茶产业园区。目前,集团公司正在加速推进土地落实和规划编制,力争今年10月份完成规划设计,2015年底前竣工。
三是加速推进扩规提质。今年集团公司所属子公司将充分利用现有生产能力和设备,扩大产能,力争集团公司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20%以上;年底前选择一批有积极性的企业进行合作开发,通过多种方式使其纳入集团公司旗下;集团公司在全市范围内选择建设一批茶叶标准园区;扩大茶叶提取物深加工能力,扩大红茶、乌龙茶产能,茶叶提取物深加工产品产值达到1亿元以上,红茶、乌龙茶等产品加工能力提高30%以上。
四是大力开拓茶叶市场。集团公司将积极筹备参加省农业厅在北京、武汉举办的大型茶叶博览会等活动,扩大对外宣传;在市城区调整兴建10家以上武当道茶销售门店和武当道茶馆;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兰州、郑州等大中城市新设一批武当道茶门店,着力提高武当道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五是进一步挖掘整理武当道茶文化。与湖北省武当文化研究会签订合作协议,深入挖掘武当道茶文化的潜力,出版武当道茶专著和宣传册;在全国征集武当道茶广告宣传语,加大武当道茶在北京等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受水区的宣传推介力度,提升武当道茶的影响力。通过上述措施,力争2014年全市新发展茶叶基地面积6万亩,改造老基地3万亩,全市茶叶产值增加20%以上,武当道茶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武当道茶产业集团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十堰茶产业综合素质大幅提高。(湖北省十堰市农业局:王印)
作者投稿时间:2014年04月15日 16:36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