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地理标志,是农产品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要素,其唯一性和专属性是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作为特色农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已日趋成为推进十堰山区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保护南水北调水源区自然生态、彰显鄂西秦巴武当区位优势、做大茶叶优势品牌、壮大特色产业、提升市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10年11月以来,为加快武当道茶地理标志品牌建设,发挥十堰地域优势,延伸产业链条,提高茶叶附加值,促进农业山区茶农致富增收。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作为武当道茶商标及地标登记持有人,积极按照《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行为,并制定了《武当道茶品牌管理办法》《武当道茶生产技术规程》《武当道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着力开展地标品牌建设,扎实推进武当道茶品牌做大做强。现将“武当道茶”地理标志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武当道茶产地标概况
武当道茶,产自于世界著名道教圣地、中国茶叶主要发源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鄂西北秦巴武当山区。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600-1000m的崇山峻岭之中,生态环境良好,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称“武当道茶,天地精华”;中国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鲁成银研究员等国内茶叶知名专家和道教文化界知名人士组成的评审团认为:武当道茶具有“形美、香高、味醇、有机茶”的内在品质,同时具有“养心、养生、养性、长寿茶”的文化特质。
1、产地范围。武当道茶产自于湖北省十堰市所辖的五县一市三区。产地位于东经 109゜29ˊ~ 111゜34ˊ,北纬 31゜31ˊ~33 ゜16ˊ之间。共计9个县(市区)、47个乡镇办。
2、 种植历史。武当道茶自古有之,由来已久。相传,玄天大帝真武祖师武当修道,玉皇大帝赐茶修性养生,得道成仙。每年“三月三”、“九月九”,武当道人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事活动,用最好的茶敬奉真武祖师,并将这一仪式沿传至今。时至今日,武当道茶仍然是道人“ 讼课 、打坐、茶道、道教医药”四大必备功课之一。由于产自名山名观,武当道茶与西湖龙井、武夷岩茶、寺院禅茶并列为“中国四大特色名茶”。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3、种植规模。截至2012年底,全市茶叶种植总面积达63万亩,总产量1.24万吨,实现产值19.7亿元。
4、品质特点。武当道茶主要有名优绿茶和功夫茶。名优绿茶条形类外形紧细弯曲显毫,色泽绿润,香高尚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叶底匀整绿亮;针形类外形挺直似松针,色泽绿润,汤色清澈明亮,清香持久,滋味鲜醇;扁形类外形扁直,色泽绿翠,汤色嫩绿明亮,清香持久,滋味甘醇。功夫茶(半发酵茶)外形卷曲重实,色泽沙绿,汤色黄绿尚亮,醇和甘爽,叶底浅黄绿有红边,香气馥郁持久。武当道茶均为有机产品。
二、武当道茶地标品牌建设的主要措施
1、严格授权许可。根据农业部关于《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和《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规范》的要求,湖北武当道茶产业协会制定了考察《武当道茶品牌管理办法》,坚持了地理标志使用品牌的授权许可制度。“武当道”茶品牌使用实行严格的准入制度,武当道茶5家核心企业可以直接使用武当道茶品牌,全市300多家茶叶企业,经企业申报,协会审查,授权后可以免费使用。
2、制定质量规范。根据武当道茶省级地方标准要求,协会制定的《“武当道茶”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详尽规定了地域范围、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生产技术要求、产品典型品质特性特征和产品质量安全规定、产品包装标识等相关内容,从根本上保证了产品的原产正宗和质量可靠。
3、注重地标品牌宣传。“武当道茶”2010年11月被农业部授予国家农产品地理标识登记后,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多措并举加强了武当道茶品牌的宣传。一是利用新闻媒体进行广告宣传。二是举行大型新闻发布会和专场推介会宣传造势。三是借助各种经贸洽谈会,加大对外推介。四是设置户外广告,扩大营销网点进行宣传。五是强化武当道茶地标品牌宣传。在每年的3.15、12.4,协会都联合十堰市绿色食品办公室、工商、质检局、市食品药品监督局等相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对武当道茶产品特征特性、武当道茶农产品地理标志质量控制技术规范、武当道茶生产技术规程、武当道茶加工技术规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力求使得武当道茶地标品牌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4、强化行业规范。为规范行业管理,湖北省武当道茶产业协会成立时就制定了《“武当道茶”行业自律公约》,全面规范了行业经营行为,保障了行业整体利益,创造了公平竞争、和谐发展的市场环境,促进了茶叶行业的健康发展,协会对使用武当道茶地标产品企业,不定期开展产品质量和商标使用的监督检查,达到从根本上保护了鄂西北十堰山区农民增收这一主导产业。
5、全程质量追溯。为加强质量追溯体系建设,武当道茶核心5家核心企业及授权使用企均在生产、加工、销售的过程中,实行实名制登记备案制度。特别突出了生产的全程记录,在生产全程规定以茶叶生产加工企业为单位,全面建立产品档案。各个生产企业建立生产日志,具体记录原料采购、生产日期、产品批次和制作产品标签。各个专业村和生产大户分项记录重大气候因素、物候期、耕作措施、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情况以及采收的基地名称。
三、武当道茶品牌打造的主要成效
第一,激发了各地发展茶叶产业的积极性。武当道茶品牌打造,进一步增强了各地开发茶叶产业的信心。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武当道茶品牌开发领导小组,并将“武当道”申报中国驰名商标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将茶叶产业作为全市“四百万”重点特色产业予以强力推进。全市茶园面积已达63万亩,十堰市因此成为湖北省四大茶叶主产区之一,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优势茶叶产产区,被省农业厅确定为“鄂西北高香型绿茶基地”。
第二,提升了十堰茶产业的知名度。2010年以来,武当道茶先后荣获“亚太(国际)低碳农业奖”、“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中国农交会金奖”、“湖北省著名商标”、“湖北十大品牌茶”“十堰城市名片”等一系列殊荣。在2012年农业部优质农产品开发中心举办的“中国最具影响力区域公用品牌”评选活动中,武当道茶荣获中国农产品百强区域公用品牌,在全国24个进入百强的茶叶品牌中名列第一。在2013年全国茶叶品牌核心价值评估中,武当道茶品牌价值达到14.57亿元,连续两年位居全省茶叶品牌之首。
第三,促进了龙头企业盘大做强。协会采取“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主体、协会运作、双牌经营、分步推进”的品牌打造运作机制,激活了企业盘大做强的内在动力。据不完全统计,武当道茶品牌打造,先后吸引本地和外地企业共投资10多亿元,有力促进龙头企业盘大做强。
第四,推进了茶产业深度系列开发。协会组织力量研发制定了武当道茶生产技术规程和产品标准,并通过省级评审,颁布为湖北省地方标准,用标准化推进系列产品开发。武当道茶产品主要以绿茶为主,共有绿茶、乌龙茶、红茶、茶食品、茶工艺品、茶微粉等六大系列80多个产品。先后有60多个产品多次在国际国内农博会上获奖,2个产品获湖北十大名茶,2个产品获全省十佳文化旅游名茶,4个产品获湖北名牌产品称号。
第五, 提高了茶产业的开发效益。武当道茶品牌打造,极大的促进了全市茶叶产业开发增效。2012年全市茶叶产量达到1.24万吨,生产产值达19.7亿元,综合产值达到58亿元,全市60多万茶农直接受益。2012年茶叶产业对全市农民收入贡献率达到10.5%,位居特色产业之首。
四、加快武当道茶地标品牌建设的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政策扶持。各级政府部门要把加快推进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作为推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的重要抓手,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制订发展规划,组织检查实施,狠抓督促落实。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大武当道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资金投入,特别要对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单位在申请项目方面要予以重点倾斜优先安排。
2、加大宣传引导,提高思想认识。要积极发挥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的导向作用,大力宣传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重要意义,推广普及农产品地理标志的有关知识,提高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对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的认识,扩大武当道茶地理标志的社会影响力。
3、强化市场监管,加强标识管理。各级农产品地标登记管理部门,要从保护注册人和农产品生产者的利益出发,加强农产品地理标志市场监管。对获准使用武当道茶地标企业要加强监督,并指导企业规范使用;对于侵犯已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的违法行为,要加大查处力度,适时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切实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申请人的合法权益。要加大对市场经营销售人员培训宣传力度,建立健全证书查验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长期有效机制,不断提高地标监管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湖北省十堰市农业局 :王印)
作者投稿时间:2013年12月02日 17:34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