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斐济《茶述》列举了当时全国十大名茶产地,岳阳氵邕 (yōng)湖就是一处。
杨华《膳夫经手录》载:“……可企于茱萸嘹。”这里的茱萸嘹为峡州名茶,峡州在今湖北宜昌。
李肇(zhào)《唐.国史补》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岳州有氵邕 湖之含膏”。
齐已诗云:“氵邕 湖惟上贡,何以惠寻常?还是诗心苦,堪消蜡面香。碾声通一室,烹色带残阳。若有新春者,西来信勿忘。”
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大小巴陵、开胜、开卷、小卷、生黄翎毛出岳州。”
范致明《岳阳风土记》载:“氵邕 湖诸山旧出茶,谓之氵邕 湖茶,李肇所谓岳州氵邕 湖之含膏也,唐人极重之。见于篇什,今人不甚种植,惟白鹤僧园有千余本,土地颇类北苑。所出茶,一岁不过一、二十两,土人谓之白鹤茶,味极甘香,非他处草茶可比。”
明代:陈仁锡《潜确类书》载:“潭州之独行灵草,岳州之黄翎毛,岳州之含膏冷。……此皆唐、宋时产茶地及名也,见《茶谱》、《通考》,以上为昔日之佳品。”
黄一正辑注的《事物绀珠》列出当时茶名99个,古茶名101个,指出岳州出的黄翎毛、含膏冷为古茶名。
张谦德《茶经》也有“岳州之黄翎毛 、含膏冷”茶的记载。
清代:《致富奇书广集》又有氵邕 湖产含膏茶的记载。黄本骥《湖南方物志》载:“岳州之黄翎毛,岳阳之含膏冷,唐宋时产茶名。”光绪年《巴陵县志•风土篇》载:“邑茶盛称于唐,始贡于五代马殷。北港地皆平冈,出茶颇多,味甘香,亦胜他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