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投稿] 作者:茶农之友
(中国名茶网申明:网友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网友参考.)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要求,自2006年12月31日起,将对糖果制品、茶叶、葡萄酒及果酒、啤酒、黄酒、酱腌菜、蜜饯、炒货食品、蛋制品、可可制品、焙炒咖啡、水产加工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等13类食品开始无证查处,无QS标志的企业将严禁生产和销售。质检总局这一决定,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维护消费者的身心健康。
对规模化生产的农产品,对厂家进行QS认证,容易操作。但是在茶叶这一特殊行业难以一刀切。
茶叶产业进入门槛低,除了少数有规模的茶厂外,大部分都是农户、散户在自产自销或自购自销。一个小店铺可能就是靠几亩、几十亩茶园撑起来,有些没有茶园基地只是收购分装,而要统一进行QS认证,要有审评室、洗手间、更衣室、原料仓库、包装材料仓库、成品仓库,自己考个品茶员的证至少要花1000多元,加起来完成认证至少要几万元的费用,这可能导致大批农户、散户无法继续经营而倒闭。城镇散户可以改行经营其他产品,但是广大种茶农户的生计怎么办?如果一刀切,茶叶市场办不下去,许多茶店要关门,分散茶叶加工户要倒闭、未能挂靠的茶园会荒芜。
茶农只生产原料,不搞小包装,买给大厂,就可不进行QS认证吗?按要求也不行。大厂采购茶叶要查验生产许可证。如果一刀切,大厂吃不饱,小厂产品没人要。
2005年前生产的普洱茶,没有哪个厂拿到QS认证,按国家要求就不能在市场上流通,这作得到吗?没有标QS认证标志的普洱茶比标了的好销,利润更丰厚,消费者认为没有QS认证标志的才是陈年普洱茶。如果一刀切,普洱茶市场会出现“崩盘”,被炒得火热的“陈普洱”一下子变成了“非法产品”,身价大跌。
茶叶QS认证能不能一刀切?我认为不能一刀切,技术监督局管管超市中的产品就够了,超市让大企业“唱戏”,其余地方就开一只眼闭一只眼算了。食品标签标准(国家强制标准)的实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先例,茶叶市场和路边茶店的茶叶标签大多不合格,通用包装现场包茶已成行业的惯例。消费者并不在乎标签上的文字合不合标准,看着营业员装茶心里才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