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神农尝百草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7/1/22
  陆羽在《茶经•七之事》里,将“三皇炎帝神农氏”列为中国发现茶叶功效的亘古第一人。他认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其根据源自南朝梁(456-536年)人陶弘景整理的第一部中草药著作《神农本草》(或名《神农本草经集注》),那书中有“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的记载,并且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湖南境内。
  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古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好吃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不好吃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作药用。不能吃的就提醒人们注意。
    相传有一天,神农在湖南采集奇花野草时,尝到一种无名草,他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于是他放下草药袋,背靠一棵大树斜躺着。一阵风过,似乎闻到有一种清鲜香气,但不知这清香从何而来。抬头一看,只见树上有几片叶子慢慢落下,这叶子绿油油的,神农心中好奇,遂信手拾起一片放入口中慢慢咀嚼,感到味虽苦涩,但有清香回甘之味,索性吞了下去。食后更觉气味清香,舌底生津,精神振奋,口不再干,舌不再麻,好生奇怪。于是再拾几片叶子细看,其叶与众不同,因而又采了些芽叶、花果而归。以后,神农将这种树定名为“茶”,这就是茶的最早发现。此后茶树渐被发掘、采集和引种,被人们用作药物,供作祭品,当作菜食和饮料。
    另有一种传说:当时神农氏给人治病,不但需要亲自爬山越岭采集草药,而且还要对这些草药进行熬煎试服,以亲身体验、鉴别药性。有一天,神农氏采来了一大包草药,把它们按已知的性能分成几堆,就在大树底下架起铁锅,放入溪水,生火煮水。当水烧开时,神农打开锅盖,转身去取草药时,忽见有几片树叶飘落在锅中,当即又闻到一股清香从锅中发出,神农好奇地走近细看,只见几片叶子飘浮水面,水中汤色渐呈黄绿,并有清香随着蒸汽上升而缓缓散发。他舀了点汁水喝,只觉味带苦涩,清香扑鼻,喝后回味甘甜,而且口不渴了,人不累了,头脑也更清醒了。于是从锅中捞起叶子细加观察,似乎锅边没有此树,心想:“一定是天神念我年迈采药治病之苦,赐我玉叶以济众生”。自此,一边继续研究这种叶子的药效,一边涉足群山寻找此种树叶。一天,神农终于在不远的山坳里发现了几棵野生大茶树,其叶子和落入锅中的叶片一模一样,熬煮汁水黄绿,饮之其味也同,神农大喜,遂定名为“茶”,并取其叶熬煎试服,发现确有解渴生津、提神醒脑、利尿解毒等作用。因此在百草之中,湖南茶叶被认为是一种养生之妙药。
  神农一次误吃了断肠草,来不及喝茶,肠子一节节断了.后葬于湖南茶陵.
(资料来源:中国名茶网  http://www.zgmcw.cn/  )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