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岳阳市茶叶协会2006年度十件大事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7/1/20
1 健全组织机构
  早在2004年,“岳阳市茶叶学会”正式更名为“岳阳市茶叶协会”,2005年完成了换届选举的筹备工作,2006年3月21-22日召开了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经过会员代表选举,产生了第七届理事会。
  七届一次理事会,通过了理事、常务理事、秘书长、副会长、会长人选,推选胡建同志担任协会法定代表人,成立了6个工作组:即名优茶工作组、市场管理工作组、生产培植工作组、边销茶工作组、茶文化工作组、科普与科技咨询工作组,成立了《岳阳茶业》编辑部,安排了2名工作人员和各个县(区)的信息联络员。
  年初,会员已重新登记,发展了一批新会员,现有团体会员与个人会员共180个,会员的茶叶经营量占全市总经营量的80%。
  为方便协会与会员的联系,办公室移到岳阳市供销合作联社(岳阳市德胜南路)。
2 引入ISO9000标准
  2000版ISO9000族标准,适用于所有的生产和服务部门、各种规模的组织,不局限于企业,越来越多的政府组织和民间组织开始实施2000版ISO9000族标准。
  岳阳市茶叶协会今年开始引入ISO9001:2000标准,试行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团结茶人,科技为本,振兴产业,不断创新”的质量方针,明确了各部门的质量目标,形成了四个层次的文件框架。协会一些重要工作已陆续建立作业标准,如《岳阳市名优绿茶评比办法》、《岳阳市十佳茶叶企业评比办法》、《岳阳市茶叶示范专店评比办法》、《茶叶监制管理办法》等。                  
3   开展“双十佳单位”评比
  5月初已开展“十佳茶叶生产企业”和“十佳茶叶经营户(茶叶专店)”评比活动。协会对评出的“双十佳单位”加大扶持力度:一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这些单位,扩大其社会影响;二是在生产经营、文化运作等方面予以支持,帮助其发展壮大;三是促进优秀企业(经营户)之间的联合。
  岳阳市茶叶协会已在一些报刊和网站发布评比公告,如:湖南《茶叶通讯》、《湖南茶业》、《岳阳晚报》、《岳阳茶业》、《中国名茶网》等。
4   评比名优茶
  5月初已举办第三届全市名优茶评比活动,从全市100多个优质茶中筛选10余个作为协会重点推介的产品。
  岳阳市茶叶协会把名茶评比与推广名优茶生产技术相结合,促进我市名茶发展。部分理事为搞好这项评比的前期工作,亲临炒锅指导茶农加工。协会理事彭毅华创制的高山雀舌茶,已连续11年在省、市获奖。
5  开展科技下乡活动
  结合实施“科普惠农计划”,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已组织一批茶叶专家深入茶场指导技术;已编印了茶叶实用生产技术资料2500份,赠送给茶农;编写了9种有机茶生产作业文件,以满足重点生产基地的需要。
6  作好咨询服务
  对于协会的联系点,协会指导其迎接QS认证工作,帮助其建立产品标准和作业标准,协助其完善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在协会的帮助下,岳阳市洞庭山茶厂、岳阳县洞庭春纯天然茶叶有限公司、华容县胜峰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均已成功地建立起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先后通过了国家市场准入审查(QS认证),另有一批企业正在申报中。
7  兴办茶叶专业合作社
  充分发挥协会在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采取自办、协办等多种形式,今年已创办2个茶叶专业合作社,以此为平台,组织和引导茶农走联合发展的道路。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荷茶叶专业合作社,位于京珠高速公路岳阳连接线昆山路口北侧,在我会的指导下,由当地茶农为主合资创办。按照有机产品标准开展生产,作业标准覆盖了茶叶初制企业的全过程。该合作社现已成为岳阳市供销合作联社、岳阳市茶叶协会的示范基地,岳阳市茶叶科学研究所的科研基地。
8  当好政府参谋
  就汨罗市个别茶场毁茶情况,协会已向汨罗市政府反映,引起了政府的重视。协会还就跳调整产业结构、边销茶贷款、举办茶文化活动、申报QS认证、申报证明商标等有关问题向岳阳市人民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经常汇报,取得了他们对茶叶企业的支持。
9  开展学术交流
  协会组织的论文数量多,质量也高。
  3月份会员代表大会上,4篇论文与经验总结参加交流。
  在岳阳市科协主办的“2006年岳阳科技论坛”中,协会推荐论文13篇,占总数180篇的7.2%,获奖论文13篇,占获奖总数的9.2%。协会获得“论文组织奖”。
  在12月份湖南省茶叶学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上,协会组织了论文、总结材料与茶文化资料共21篇,并汇编成学术论文集《岳阳茶业.2006年会员文集》。协会共有15人次获奖。论文数与获奖数在地、州、市中名列前茅。杨崇毅的论文《有机农业与茶叶科技创新》获一等奖,陈奇志、杨崇毅编写的《茶诗联选》获特别奖,另有12篇论文分获二等奖和优秀论文奖。
今年协会向省茶叶学会会刊《茶叶通讯》推荐了4篇学术论文,均在第3期和第4期发表。《2006年会员文集》在北京茶博会等会议上交流,提高了岳阳茶叶的知名度。
协会与市楹联学会为宣传岳阳名牌,共创作茶诗、茶词、茶联100多首,部分已公开发表。
10  加强质量监督
  协会承担了一部分由政府转移的社会职能,加强对我市茶叶品质的监控。岳阳市人民政府向协会拨出了3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我会开展质量监督工作。
 
(资料来源:中国名茶网  http://www.zgmcw.cn/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