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茶的人生,美好的人生
作者:赵丈田
我生活在君山银针茶的故乡,这里盛产誉驰中外的君山茶,有着厚重的君山茶文化,到处散发着茶叶的文气和灵气。再加上我大学读的茶学专业,毕业分配到农业部门工作,与茶接触的机会甚多,因此,对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写茶之趣
一次偶然的机会,产生了我的处女作,那是1983年,农业部一位领导要来岳阳考察,当时的局领导要我准备一篇介绍君山银针茶的材料,文稿写好后,我寄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全国性期刊《农业科技通讯》杂志社,刊登在该刊1983年第2期,八十年代初期,杂志甚少,第一篇文章能上国家级刊物,感到十分高兴,这也是我写茶的开始。 茶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然写茶,就得不断学习茶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从那时起我把自己置身在读书的环境中。白天工作,晚上查资料,撰写茶叶科普文章,先后在多类报刊杂志上发表了100多篇茶叶科普作品,出版了《君山茶文化》(与陈奇志合编)、《君山银针》、《茶海拾贝》三部茶学专著,最近又与陈奇志先生编著《湖南茶文化》一书。 写茶文留下的喜悦,似品味香茶,齿舌留香,回味无穷。每当文章发表和书籍出版时,心里总是充满喜悦,这种喜悦偶尔贴在脸蛋上,时而流淌在心田中,更多是融在美好的记忆里。
饮茶之趣
饮茶之趣是在写茶的过程中产生的,我不抽烟,每当加班“爬格子”就泡一杯清茶,时间久了,饮茶的兴趣就诞生了。我办公的时间居多,在办公室里,我总喜欢上班前准备一杯清茶,如有空闲时,还要观其形、闻其香、品其味,甚至把这一过程写成文。休息日,有时与家人饮茶聊天,儿子、女儿也是茶友,现在儿子、女儿虽然都离开了家,回想起来,真是天伦之乐。空闲时,也受朋友之邀去当地的茶馆品茶,在那里不仅可以品到上等好茶,还可一边品茶,一边观赏茶艺表演,听茶艺小姐讲述君山茶的故事,欣赏银针茶“三起三落”的奇观,还有茶艺小姐弹奏的古筝丝竹声,透露出的那种美感,也仿佛把人带到大自然中,享受着观茶、采茶、制茶的那种无限情趣。 酒逢知已千杯少,清茶一盏亦醉人。以茶会友的方式使我认识了许多茶朋友,陈奇志先生就是我其中的一个,我们往常一起相互学习,探讨切磋,取长补短。我们还合作编著了两本茶文化书籍。饮茶中结识的朋友,多为文人雅士,可以淡淡相交,久久相处,他们对我的地方茶文化研究,仍至对我退休后的生活,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赏壶之趣
品茶自然离不开赏壶,茶壶中蕴藏着厚重的历史,深遂的文化。我作为一个地方茶文化研究者,没有从经营的角度去研究,却在收藏茶具,丰富知识中获得了很多的情趣。 我先是收些紫砂壶,闲时在家里学会辨壶、养壶。后来又发展到收集不同质地、不同朝代的茶壶,偶尔也收集到件把满意的藏品。我的家庭茶具陈列室虽然价值高的东西没有,但琳琅满目,每天都可大饱眼福。
爱茶使我陶冶了情操,广交了朋友,丰富了生活,使我成了一名科普作家。2008年,湖南省茶叶学会和湖南农大学茶学系成立50周年,我还被评为湖南省著名茶学家(载《湘茶神韵》)。我的好友李石东先生送我一副对联:“一生爱茶一生乐,一世为善一世修。”这既是对我的鼓励,也是对我的鞭策。
总之,爱茶的情趣,是美好的情趣;爱茶的人生,是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