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李健权:关于进一步推进黄金茶产业建设的政策研究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8/12/18

中国名茶网编者按:保靖县是湖南省一个偏僻的
 
贫困县,近几年来,该县在湖南省茶叶研究所的
 
大力帮助下,调整农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黄金
 
茶产业,茶农率先脱贫致富,创造出中国现代茶
 
业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许多网友致信本网,希
 
望学习保靖县黄金茶产业的发展经验,本网今日
 
发布李健权先生的调研报告,以飨读者,并欢迎
 
大家讨论。
 
 
 
 
关于进一步推进黄金茶产业建设的政策研究

保靖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李健权

二00八年十二月
 
一、对黄金茶发展现状的调研

      有人说:保靖历史上曾有上万亩茶园,是农村经济一个重要支柱,后来逐渐减少了,为什么?从具体茶种来看,黄金茶质量那么好,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发展起来?

      事物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也有其复杂的曲折的过程。大自然中自生自灭千百年的野稗,在1970年被袁隆平的智慧之眼偶然发现后,杂交水稻这一改变中国和世界的科技成果也是在6年之后才得以推广。我们特有的黄金茶直到1983年左右才被发现1000余株,因鲜有种子,种植面积很难扩展。1994年才开展扦插育苗的无性繁殖实验,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已有实际面积11000多亩,初步具备了产业快速发展的物质基础。

       保靖茶业的发展,特别是黄金茶之所以发展缓慢,我认为关键在于缺乏真正的龙头企业来牵头形成市场经济产业链。从全省来说,至今没有一个在全国叫得响又有较大商品规模的茶叶品牌。茶叶企业小而全,茶农散而多,对市场的变化不敏感,等反应过来时,别人已经捷足先登实现了产品转型,占领了市场。我们还在老牛拉破车,亦步亦趋地在夹缝里谋生存。保靖的黄金茶发展现状更是如此,仅有的茶叶生产企业,实力不够强,技术力量不够强,带动力不够大。而要认黄金茶发展,就必须在龙头企业带动下,走一条规模化、标准化的发展路子。

二、对农业产业化的研究

  发展农业产业,大家往往感到有时就像一阵风,一个又一个产业此起彼伏,有好有坏。比如茶叶,有些地方搞茶叶产业化多年却一直无法破解制约瓶颈,有些地方短短几年就得到了飞速发展?我认为关键是否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充分做好销售文章的路子。

  目前,从山区的农业来讲,农民受自然条件制约,千家万户分散地生产经营,烙上了自然经济的烙印。如有些地方千家万户种茶、千家万户制茶,到头来还是千家万户摆地摊式地销茶。如此一来就必然造成如此局面:农民白天上山采茶,通宵加班制茶,天还没有亮就赶快搭车去卖茶,人人疲于奔命。这样,在不知不觉中自己给自己制造一系列产业发展瓶颈:千人千手千样茶,质量标准人人不同,消费者只得看茶买茶,无法凭借认包装、认品牌购买茶叶。更严重的是造成千家万户的农民无组织的恶性价格竞争,整体茶价低廉,绝大部分茶农仅得工钱。而且低廉的价格直接传导到消费终端,扼杀了流通商人的利润,产品就失去了向外部市场拓展的通道。即使有不少种、制、销一条龙的“小而全”的所谓大户,产业发展的档次和效率难以提升,谁也形成不了能够走出去开拓外部市场的规模和能力。
山区的农业产业化应建立种养、加工、销售各环节分工协作的产业链利益共同体。只有在分工协作中实现集约化的规模经营才能避免无序竞争,实现产品保值增值,推动产业持续稳定地发展。产业链各环节有着相互依存关系,必然在市场经济调节下实现合适的利益分配。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因为有了分工,各环节才能丢掉包袱上规模,当农民的基本利益得到了保障,经济利益的驱动就使之有了发展基地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则会持续地为工厂提供原材料;加工厂则能够以规模出效益,通过标准化地规模加工,不仅可以保证产品质量,而且还能持续地提供稳定的批量产品。质量和规模的提升过程就为品牌培养提供了可能。销售环节可在优良产品优势上借助市场营销网络把产品卖给消费者,通过消费终端的延伸来扩大、占领市场,通过消费者持续忠诚消费的口碑传播来维护品牌,并进一步宣传、提升品牌,获得价值。

  可以说在产业链的三个环节中,销售环节最关键。要做好销售最基本的就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而加工厂则是连接市场和基地的总平台和信息处理中心,不仅要把原料变成产品供应市场,同时也要根据原材料的特点,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要充分发挥企业在产品销售中的核心作用,发挥企业的产业技术转化中心作用,根据市场上消费者的需求变化调整产品结构,通过技术集成和推广,使基地的广大农民在原材料生产上紧紧跟上市场终端的消费者的需求,实时汇集消费终端的信息并快速反馈到基地生产上,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以销定产的产业链,并且通过产品和品牌定位指导销售环节一起引导消费。销售渠道通畅了,千家万户农民就可以利用自己承包的土地发展茶园基地,得到合适的经济回报,就会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来抓好茶园生产。每家每户建设的基地,关系到各自的切身利益,不仅可以使田间管理更精细、最大限度地发挥产出效能,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农家肥等质优价廉的生产资料;同时农业生产对象是动植物活体,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并配套有效的措施,更容易实现原生态的环保生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规模有机农业产业化。

三、公司制运作的启示

  今年来,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湖南保靖黄金茶有限公司,通过先进理念和务实的行动,公司在自身获益的同时,在广大茶农中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

  1、提高了茶销量

  今年春季,共收购黄金村及周边农民的原料加工成优质成品茶4700余斤,茶叶销售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品牌培养上都迈上了一个新台阶。首先,支付给农民的原料款100多万元,使200余户农民户均创收5000元以上,实现了黄金村及周边广大农民的普遍创收、增收。其次、4000多斤小包装品牌保靖黄金茶广销湘西州以外的市场,进一步提升了产业的知名度。最后、品牌黄金茶十分畅销,扩大了需求,茶叶供不应求,进一步提高了农民自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

  2、建立了茶叶发展基地

  2008年7至9月,在排吉村建立了“千万株黄金茶苗育苗基地”,扦插短穗1500万株,力争70%成活率实现出苗1000万株以上。一方面为全县的黄金茶产业基地开发保证了稳定、便宜的苗木供应;另一方面基地建设把排吉村带上了脱贫致富的快车道,仅扦插单项工作所支付的临时工工资,就使该村150余名农民足不出户就人均增加纯收入1500元以上。

  3、发挥了龙头企业作用

  湖南保靖黄金茶有限公司的运作,立竿见影地提高了老百姓的收入,群众发展黄金茶产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民深深地感受到农业龙头企业的带领致富作用。公司在当地投资建厂后,茶农就能吃下原料不愁销路的定心丸,老百姓说:“只要公司收原料,我们就把全部山头都开发成茶园,每年的2月底至11月初只要天天愿意上山,就可以天天得几个活钱”。通过公司的带动,老百姓自发育苗1000万株以上,加上公司育苗,明年冬季出圃茶苗在2000万株以上。对此,保靖县农业局张湘生高级农艺师等人说:“有了公司带动,今年繁育的茶苗超过历史的总和。”

四、发展黄金茶产业的对策

  农业产业化的稳定持续发展,要一手抓住市场,一手搞好平台建设。市场在实现产品价值的同时却具有动态变化性。就我们比较成功的椪柑产业而言,外地同类竞争产品的增加或天气条件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我们的产品销路。如果我们拥有稳定的大规模的集散平台,具有省级、甚至全国性的椪柑供销大市场,或者本地拥有数家足够规模的椪柑深加工企业可以彻底消化当地、甚至周边地区的原料,我们就完全有信心预期更好的结果。因此,发展黄金茶关键是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规范、引导作用和企业的主体作用,形成稳定的供销平台。在黄金茶产业建设中,政府不一定拿项目现金扶持企业,也不一定拿现金补助农民开发基地。而是用工业园区建设的思路来发展山区农业优势产业带,提供优质的投资环境,通过减免企业在当地落户需要上交的费用等优惠政策来招商引资,让有实力的规模企业到产业区落户,使企业和群众结成利益共同体,不断带动老百姓一起创收、增收,使企业成为市场导向下的产业核心推动力,通过实现产业本身的市场经济利益来驱动老百姓发展基地的自觉性。在此基础上,政府再无偿地提供种苗等实物,来扶植真正做基地的农民。这样一来,那些想套取政府现金补贴的企业和农民的企图就不可能实现,产业才能实实在在地实现良性发展。政府的职能部门主要通过产业的软件建设来规范产业实现高起点地有序发展并通过宏观调控形成产业品牌的总合力。因此建议政府在目前重点建设三个平台:

  1、建议确定优先发展的产业带,抓规模、抓亮点、抓成效。吕洞山区已经确定适种黄金茶的土地面积尚有2.3万多亩,其中葫芦1.3万多亩,夯沙0.71万亩,水田0.2万多亩。建议确定两岔河沿岸公路两侧集中连片而且产业基础较好,目前合计已经有4000多亩实际面积的黄金、排吉、傍海、夯吉、夯沙五个村建设成青山绿水的万亩生态黄金茶产业带,同时把原产地黄金村重点建设为精品示范区。通过合理规划,利用今年繁育的2000多万茶苗,明年冬季就可以新扩基地5000亩以上,很快就可以实现产业带的规模效益,并且迅速塑造产业形象,提升产业综合影响力。在优先发展的产业带内,政府给予苗木扶持。“家有梧桐树,才有凤凰来。”集中连片的优质基地自然会吸引众多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建厂、收购产品,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同时,也可利用其带动优势,在县域内的其他地方通过产业布点、试种,逐步确定为发展的第二、第三梯队。

  2、引导产业供销平台建设。主要是扶持有实力的龙头企业。通过优化环境、简化手续,提供优惠政策,吸引规模企业到产业区内落户,建立一批“永久牌”的产品集散中心。只要吸引一批固定资产投入比较大的企业落户,企业为回收资本实现利润,则在市场经济调节下就自然依赖于我们基地农民的原料,从而建立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形成一种以企业为主导的市场运作机制,延伸茶叶产业链条。企业间的竞争有利于老百姓利益的保障和产业的健康发展。企业时时在谋发展、追求利润,这就提高了整个产业适应市场的能力,保持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了多赢局面,企业的工厂化生产又为我们开辟了可以进行有效监管的税源。

  3、成立专职产业管理机构。在农业局编制内选择3-5名精干人员专职于茶叶产业化工作,成立保靖县茶叶产业化办公室,这一专职机构主要负责茶产业的规范化管理、协调,向政府提供产业政策的建议等工作,并辅助以产业培训,为黄金茶业发展提供保障。
 
(资料来源:http://www.zgmcw.cn/
 

 【附录】
 
本网已发表的标题含“黄金茶”关键词的文章目录
 
(文章编号——题目——发布日期)
 
1878  李健权:关于进一步推进黄金茶产业建设的政策研究 2008-12-18
1876  县所合作 资源共享 助推黄金茶产业做大做强 2008-12-16
1781  2008北京国际博览会湘西保靖黄金茶展位(图片)  2008-10-22
1735  县所合作 资源共享 助推黄金茶产业做大做强  2008-9-20
1566  神秘大湘西 保靖黄金茶(茶园图片与文字) 2008-6-18
1437  我们就是茶仙 -- 观保靖黄金茶有感 2008-5-15
1415  保靖全力打造黄金茶产业  2008-5-7
1406  保靖黄金茶获全国名优绿茶金奖  2008-5-5
1090  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培育黄金茶产业——参加湖南省科技兴茶培训心得体会  2008-1-8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