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杨崇毅:炎帝神农氏“天人合一”观与有机茶生产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8/11/16
(节选自《茶祖文化论——“中华茶祖文化论坛”论文集》223-227页,网友引用原文或作者观点,请注明出处,反对抄袭。)
 
炎帝神农氏“天人合一”观与有机茶生产
 
杨崇毅1,2
(1湖南省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荷茶叶专业合作社•岳阳•414000;
2湖南省岳阳市茶叶协会•岳阳•414000)
 

摘  要:解释了“天人合一”观、有机农业、有机食品、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等概念,分析了炎帝神农氏“天人合一”观与有机茶生产理念的联系,介绍了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荷茶叶专业合作社对神农炎帝“天人合一”观的认识与实践。作者强调:发展有机茶生产,除了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外,借鉴古代的生态理论、弘扬茶祖人文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天人合一;茶祖文化;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有机茶
 
1 基本概念与原理

1.1“天人合一”观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思想观念,是我国哲学中博大精深的核心理论,它几乎统领了中国古代儒、释、道各家。 炎帝神农氏提出:“因天地之资而与之和同”,“合天人之和”,这些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炎帝神农氏的《连山易》,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将天、地、人看成一个整体,主张天和人既对立又统一。
  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哲学观以“位育中和”为核心内涵,而“位育中和”在我国古代文化之中地位特殊。《礼记•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1这段话解释了“中”与“和”的概念,并指出君子的道德修养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才有位、万物能化育。君子修养与天地万物的化育相联系,最终成为“天人合一”的核心内涵。

1.2 有机农业

  各国对有机农业(Organic Agriculture或Organic Farming)的理解各有侧重点,但对有机农业定义均以生态友好和环境友好技术为主要特征。欧洲把有机农业理解为:一种通过使用有机肥料和适当的耕作和养殖措施,以达到提高土壤的长效肥力的系统。只使用有限的矿物物质,不得使用化学肥料;用自然的方法而不用化学物质控制病、虫、草害。美国农业部把有机农业定义为:一种完全不用或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肥料、农药、生长调节剂和畜禽肥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其主要特征是:采用作物轮作、作物秸秆、畜禽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农场以外的有机废弃物和生物防治病虫害等方法,保持土壤生产力和可耕性,供给作物营养并防治病虫害和杂草。
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有机食品生产、加工、标识及销售准则》对有机农业作了如下定义和要求:“有机农业是促进和加强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包括生物多样性、生物循环和土壤生物活动的整体生产管理系统。”“有机农业生产系统基于明确和严格的生产标准,致力于实现具有社会、生态和经济持续性最佳化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机农业强调因地制宜,优先采用当地农业生产投入物,尽可能地使用农艺、生物和机械方法,避免使用合成肥料和农药。”九十年代以来的有机农业,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可实践的途径,这已被许多国家和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认同。有机农业目前在全球呈加速发展之势,已成为全球农业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

1.3 有机食品

  有机食品(Organic Food)是采用有机生产方式,按照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关于有机食品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和销售的供人类食用的通过了独立有机认证机构认证的有机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兽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茶叶等。有机食品有四大特征:一是原料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或是通过有机方式采集的野生天然产品;二是生产全程严格遵循有机产品生产标准;三是生产销售全过程跟踪审查科学完善;四是通过了独立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的认证。

1.4 有机产品标准

  有机产品的标准是有机产品生产活动的技术和行为规范。它是一种质量体系标准,是主要用于过程管理的标准。不少人常把有机产品标准与一般的产品标准相混淆。后者是对产品的外观、内质、规格等所作的定量与定性描述,并规定品质的检测方法;有机产品标准则不同,它是对一种特定生产体系的共性要求,它不针对某个品种或类型,凡是遵守这种生产规范生产出来的产品经认证后都可以冠以“有机产品”的名称销售。“有机产品标准”,更确切地讲,应该是“有机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标准”。在茶叶领域,有机茶农业部行业系列标准已于2002年颁布实施,包括NY 5196-2002《有机茶》、NY/T 5197-2002《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NY/T 5198-2002《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和NY 5199-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

1.5有机农业生态系统

  有机农业生态系统是建立以作物为核心,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环境、作物和人类需求的系统,它包括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和农业技术系统。它的目标是:在保护和增殖自然资源、保护和改造自然环境的同时,向系统输入与自然环境相容的物资,建立获得良好的产量和产品品质的补充施肥系统。
  农业生态系统也是一种补充施肥系统,但人们向系统输入的外来物资(肥料、农药等)一部分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但生产效率高。
  自然生态系统属于自然施肥系统,矿质营养的循环在系统内得到平衡,是自给自足的系统,生产效率低。
  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组成包括生物组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还原者)和环境组分(阳光、空气、无机物质、有机物质、气候因素)。有机农业生态系统的营养物质循环,是把人、动植物、土地、农场视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把农业生产系统中的各种有机废弃物(人畜粪便、作物秸秆、残茬等),重新投入到农业生产系统中,有机农业不是单一的作物种植,而是种养结合,农林牧副渔合理配置。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建成的标志是生态平衡。生态平衡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生态系统内各部分(生物、环境、人)的结构和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

2 炎帝神农氏“天人合一”观与有机茶生产标准化体系的联系

  21世纪开始,人类历经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现代文明,同时也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生态急剧恶化,环境严重破坏,给我们带来深重灾难,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土壤贫瘠,水俣病、癌症、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都在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夺走千千万万人宝贵的生命,并给我们自己的未来和子孙后代带来可怕的生活阴影。因此,应当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从现代的工业文明迅速过渡到后工业的生态文明。实现这种文明过渡,就要改变我们的文化观念,由工业文明的人类中心主义、唯科技主义、工具理性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转变到有机整体的生态思维观念上去。在茶叶行业,这样的转变当然应立足于当代,充分运用世界有机农业的研究成果,但借鉴古代的生态理论却是十分必要的。
  我国在推广有机茶生产中,往往重视从西方引入的标准化体系,忽视中国的人文精神,现代茶人甚至不知道炎帝神农氏“天人合一”观。茶业要真正做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协调,发展模式要从中国实际出发,生态与环境理念的建立和推行也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易为广大人民接受的生态与环境理念。只有这样,有机茶生产标准体系的建立,才能变成广大茶叶生产者的自觉行动,而不是认证前或检查前的作秀。

3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荷茶叶专业合作社对 “天人合一”观的认识与实践

3.1 三荷茶叶示范基地选址
  三荷茶叶专业合作社的核心示范基地位于岳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荷乡群贤村(原岳阳昆山茶厂所在地),岳阳城区京珠连接线昆山路口北侧;核心与外围基地均为唐代贡茶氵邕 湖含膏的产地,有茶园上百公顷。茶叶基地无工业企业污染,核心基地的茶园夏秋季不会受旱,既有当地水库蓄水,又可以引来铁山水库的优质饮用水。2006年开始接待游客,游人在有机茶园自己采摘鲜叶,在茶厂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加工茶叶,品尝自己亲手加工的茶叶其乐融融。
  湖南茶文化学者陈奇志先生撰写的《三荷茶园联》,描述了三荷茶园景色,抒发了岳阳近郊茶文化旅游的感受,是炎帝神农氏“天人合一”理念的形象阐释,联云:

红桃斗艳,翠柳含烟,逢春地暖换新颜。徒步踏青循泽岸,沿途观画卷:到处栽无数珍果佳茗,育无数异草鲜花,亲见近郊全变样!
北港行吟,东皋远眺,即景诗成赢大笑。建场选址傍商城,假日吸游人:此时看不完乔松古柏,听不完泉声竹韵,暂离闹市便舒心。

3.2 土壤培肥

  有机农业理论认为,土壤是个有生命的系统,施肥的目标是培育土壤,形成健康的微生态,土壤微生物发挥作用供给作物养分,根系、微生物和土壤三者关系得到协调。而常规农业则以大量的化肥来维持高产量。三荷茶园,在种植茶苗前,开沟重施底肥,种植后主要施用饼肥、鸡粪等,幼苗期,间作豆科作物;同时建养猪场和沼气池,彻底解决了有机肥源问题。

3.3 病、虫、草害综合控制

  有机农业要求生产者综合应用各种非化学手段控制作物病、虫、草害的发生,综合应用各种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菌、害虫、杂草孳生和有利于害虫的天敌繁衍的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化,减少病、虫、草的危害,提高土地再利用能力。
  常规农业与有机农业的主要区别:1、原则相异,常规农业允许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有机农业禁止使用人工合成的化学农药。2、目标不同,常规农业以病、虫、草为核心,结局是病菌和害虫抗性增强,害虫猖獗,让人们致癌致畸,  即发生“3R”问题;而有机农业以作物为核心,提倡培育健康的土地,健康的作物,保护健康的人(3H)。3、对环境的影响有别,常规农业破坏生态环境,有机农业保护生态环境。
三荷茶园主要采用的综合防治技术有:1、引入抗性强的品种,核心基地茶园已实现100%良种化。2、移栽茶苗时作好植物检疫工作,防止有害生物通过茶苗传播。3、合理间作,如幼龄茶园适当间作豆科作物。4、人工薅草与机械除草,不用化学除草剂,幼龄茶园极易长草, 固定几个民工锄草,杂草生长旺季勤除草。5、已封行的实行免耕栽培的成龄茶园保持足够的叶面积指数,茶园杂草在茶蓬荫蔽条件下生长缓慢。6、维护茶园及其周围区域的自然性质,不使用化学投入物,营造适合有意生物的生活环境。依靠自然控制的方法,保持生物多样性,避免害虫由于化学防治所产生的选择抗药性。现在茶蓬中有蜘蛛等益虫捕食害虫,天上有成群的小鸟觅食害虫。

3.4 运用神农炎帝“天人合一”观发展有机茶的成效

  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荷茶叶专业合作社坚持神农炎帝的“天人合一”观,并将其运用到有机茶的生产实践中去,取得了明显成效。
茶树长势旺盛。芽头粗壮 ,茶芽制成银针茶,芽头重实肥硕。有的茶叶专家惊讶地说:“我好久没有见过这么好的银针茶了”。
  茶叶内含物丰富。来自有机栽培茶园中的茶叶,其内含物几乎是常规常园的二倍,有机茶价格稍微贵一点,但消费者还是划得来。特别是银针茶滋味浓醇,彻底改变了人们过去的“银针好看不好喝”的看法。
  出口、内销无忧。2006年将茶三荷基地的银针茶出口欧洲,一些分装企业购买了茶叶,经QS认证发证检验和年检,农残均未检出。
  游人争购。来茶园旅游的人,尝到香高味爽的茶叶,了解茶叶生产的全过程,增加了对茶园的食品安全的信任,争购来自三荷茶园的“湖心岛”牌茶叶。
  有利于认证。有机茶的生产为QS认证、ISO22000认证、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有机食品认证均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 杨天宇. 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7年
——————
作者简介:杨崇毅(1964-),男,湖南岳阳县人,经理,主要从事茶叶生产与贸易工作。电话:13975097634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