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盛世农博誉神州——农博会电视纪录片解说词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8/11/12
 
长沙市雨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彭可佳

 
   麓山迎盛会,湘水唱欢歌。从1999年起,每年的11月18日,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地处长株潭“金三角”地带的长沙红星国际会展中心商贾云集、花团锦簇,飘扬的彩旗、欢腾的歌舞,把这里装扮成节日的海洋,中国·湖南(国际)农博会在这里盛装开幕!
 
   每年11月18日到24日定期举办的农博会,由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长沙市人民政府和雨花区人民政府承办,省农办等省直相关部门协办,长沙红星实业集团和红星国际会展中心具体运作。按照“绿色与品牌”这一特有的、固定的办会主题,农博会坚持以安全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体,对所有参展单位严格实行“三证”准入制度,切实保证参展商品的质量、参展商家的档次和供需双方的权益。十年农博,成果丰硕。作为一个全面展示湖南农业新产品、新技术、新成果的经贸盛会,前九届农博会累计成交金额940多亿元,4万多家参展商,参观人数1085万人(次),交易品种45000余个。自2002年开始,农博会成功融入“中国”和“国际”两个概念,参展商由以省内企业为主,扩大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并且吸引了众多的国际客商,先后有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埃及、以色列、韩国、越南、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涉农企业及驻华机构前来参展或观摩。数百条“农”字号蛟龙借会出海,一批涉农企业冲出国门,挺进国际市场!
 
   素有“鱼米之乡”的湖南,农业资源丰富,盛产稻米、生猪、棉花、柑桔、茶叶、淡水产品等农产品,其产量在全国居领先地位,但是加工转化率低、品牌效应弱、销售渠道窄等,成为制约湖南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上世纪九十年代,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一个重大战略决策:湖南要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挺进!农业大省变农业强省,路径只有农业产业化!粮、猪型经济,稻谷加稻草决不能成为农业强省!农产品必须走深加工提升附加值的道路,农业必须走产业化、工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农业产业化,湖南领土上的一场革命!农业产业化要的是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相连的现代市场经济运作方式,而市场的慈爱与无情对应的正是品牌的坚挺与羸弱,没有品牌脊梁的支撑,农业产业化也是空中楼阁。搭建流通平台、打造品牌,是湖南农业强省的举措;搭起流通舞台、打造品牌也成为应运而生的农博会的重头戏!
 
   前四届农博会,主要以展销为主,从第五届开始,特别推出了“名优产品招商推介会”这一主题活动,致力为供需双方搭建一个产销对接、洽谈合作的平台,使农博会真正办成为市民的节日、商家的舞台、开放的窗口、品牌的摇篮。品牌产品需要市场的认同与检验,需要规模化。为打造农产品品牌,历届农博会有一个保留节目——为参展农产品评奖。据统计,农博会先后评选并推向市场品牌产品300余个,评选出各类获奖产品900多个。一次次的品牌打造,使得龙头企业一次次脱颖而出,产业化规模一次次发展壮大……
 
   实践证明,农博会与富民强省目标的有效对接,真正使农业会展与农业产业化形成了互动双赢的良性循环,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每年的农博会,农民是最大的受益者,农民从农博会中找到了市场,获得了信息,寻到了商机。由原来想都不敢想当老板的“泥腿子”、“旱鸭子”,转变为“农大哥”、“农老板”。
 
   《湖南日报》一位资深的记者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农博会的成功举办,有利整合和利用农业资源,打造农产品品牌,加快农产品销售;有利于推介名优特新农产品,扩大对外贸易和招商引资,加速湖南“农业走出去”的步伐;有利于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湖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
 
   十年农博,奏响了一首首动人的音乐;十年农博,演绎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从1999年首届开始,农博会的规模越来越大,规格越来越高,成效越来越好,影响越来越广,离不开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同志多次出席农博会开幕式并宣布开幕,国家农业部、国家商务部多次作为展会支持单位多次派人指导,历届湖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每年都要挤出时间亲临农博会视察,省农办强力引导,省农业厅、省商务厅、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省供销合作总社、省乡镇企业局、省贸促会等省直部门鼎力协办。14个市州热情高涨,踊跃组团参展。作为东道主的长沙市委、市政府,雨花区区委、区政府更是全力以赴、精心办会。雨花区每年都将举办农博会作为全区下半年的一项中心工作,一到10月下旬,便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从全区抽调近百名精名强将筹办农博会。
 
   我们不能忘记,湖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原湖南省副省长庞道沐同志,他多次深入红星大市场现场办会,亲自为扶持市场发展出谋划策,热情为每年的农博会招商甘当“红娘”。我们不能忘记,现任长沙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余合泉同志,作为前些年分管农业的市领导,他既是农博会的策划者,又是农博会的指挥家,更是农博会的见证人,他曾自豪地说:“我对农博会有一种特别的、深厚的情结!”
 
   湖南农博会对长沙乃至湖南的会展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有人形象地说,在一个城市办会展活动就好比有一架飞机在城市上空撒钱。据专家测算,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是1:9,即展览场馆的收入是1,相关的社会收入为9。随着红星国际会展中心落成,除农博会外,每年还在此举行“汽车展”、“建材展”、“房交会”等50多次主题会展,由此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商界有一句口头禅:“湖南市场看长沙,长沙市场看雨花”。农博会对雨花区奠定“三湘商贸第一区”的地位功不可没!农博会为长沙乃至湖南会展业的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农博会具有极大的集聚效应。1999年,首届农博会在红星大市场举行,当时的市场周边还是一片农田,短短几年之后,在农博会的带动下,红星大市场又相继建成8个分市场,并在市场群周边集聚了几十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2002年,随着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的红星国际会展中心的投入使用,中心周边的都市气息更加浓厚,带动效应更加突出,红星商圈应运而生,农博会助推红星商圈快速腾飞。红星大市场的一组数据极具说服力,1999年农博会举办之前,市场年成交额不足2亿元,上缴利税为零,到2008年,市场年成交额达60亿元,上缴利税5000多万元。
 
   金秋已至,红枫遍地,随着又一个丰收季节的来临,中国·湖南第十届(国际)农博会脚步越来越近。红星农博中心已是热气腾腾,数百家省内龙头企业纷纷抢滩,粤、皖、鄂、豫、云、桂、川及省内各路名、优、特、新农副产品四面八方涌来。市、州、县盼着农博会评先夺魁,再展风采;企业盼农博会上当龙头上台阶,再摆擂台;商家盼农博会得金夺银市场争雄;农民盼农博会上产品买个好价钱,更有家庭主妇们盼农博会上购年货……
 
   农博会,是农产品的盛会,是农民兄弟的盛会,是市民朋友的盛会!
 
   十年农博满载着芙蓉国里的丰收与喜悦;十年农博书写了神州大地的光荣与梦想!
 
   今日的湖南农博会将举全省之力,聚各路精英,朝着起点更高、规模更大、效果更好、影响更广的国际盛会目标迈进!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