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常利民
(2008年8月14日)
一、我县百里茶廊产业带建设情况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特别是省茶业协会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县突出把茶叶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优势产业和着力点来抓,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市场运作,稳步推进百里茶廊产业带建设。目前,金县茶园面积达8 696 8亩,其中采摘面积7 4 5 0 0亩、今年新增采摘面积1 3 09 7亩;1-7月,干茶总产1 39 8 1.4 7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 5.1%;总产值2 8 8 1 8.58万元,增长2 0.6%;名优绿茶总产6 1 1.37吨,增长39.74%,产值1 38 6 8.94万元,增长31.3%,全县茶叶产业继续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一是扩大优质茶园,提高建设标准。基地不牢,地动山摇,茶叶基地是保障茶产业良性发展的重要基础。近五年,全县高标准新扩茶园4.95万亩,基地总面积达到8.7万亩,其中良种茶园面积7.87万亩,栽种的均是适合本地生长和高产的优良品种,如白毫早,碧香早,福大61等。新建良种茶母本园500亩,良种茶苗繁育基地近千亩,县外平江、古丈、石门、宜章、桃源以及湖北赤峰等订单基地面积达10万亩。百里茶廊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累计修建茶园产业大道165公里,其中建成主干道83公里、次干道和园区道路82公里;建设茶园喷滴灌设施1 800亩,完成26公里灌溉渠道改造和防渗护砌,新建140处茶园蓄水池;并按照有机茶园和生态茶园建设标准,栽植绿化树木12万株,贴种草皮60万平方米。
二是做强龙头企业,提升加工水平。我县茶叶企业于2001年完成改制工作,现有一定规模企业6家,年加工干茶能力5万吨,其中茶叶精深加工能力1万吨。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县内湘丰、长春、开慧、金山、福临等茶叶企业组建了我省第一家茶业紧密型股份有限公司一一湖南百里茶廊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资源整合、强强联手,提升了茶产品市场竞争力。在加工生产能力提升上,茶叶企业通过加工扩容提质、设备更新改造,不断提升茶叶加工水平和质量。近两年,我县茶叶企业先后引进了三条全自动生产线,其中湘丰茶业有限公司投资3200万元从日本引进了全国首条炒青绿茶全自动生产线和绿茶精制、包装生产线,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和清洁化操作。
三是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茶叶品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县从三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快了科技兴茶步伐。一是狠抓产、学、研结合。切实加强茶叶企业与中科院、省茶叶研究所、省农大等科研单位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开展科技创新。全县各茶叶企业共计研发茶类新产品9个,实现产值1.6亿元。二是切实加强新品种、新技术的应用。引进8个良种茶苗新品种,建立良种茶母本园500亩,良种茶苗繁育基地近千亩,确保了全县新扩茶园和老茶园改造的种苗需求。在金县推广了茶园测土配方施肥、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新技术,覆盖面积达70%以上。三是推广标准化生产。根据我县实际,组织制订了品牌茶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在茶园培管、采摘加工、包装储存、经营销售等各个环节实行规范化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无公害茶、有机茶成为共识,茶品牌建设卓有成效,“金井’’牌茶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
四是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农民增收。百里茶廊涉及我县北部九个乡镇,11 1个村,8.5万农户。广大茶农通过订单收购,上半年实现鲜叶总收入4339万元,茶农人平1208.64.元;全县茶叶企业转移剩余劳动力2848人,共计支付劳务工资2477.76万元,人平8700元,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县北部乡镇的支柱产业,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稳定途径。
二、下阶段推进我县茶业发展的重点工作
(一)坚持科学规划先行。我县茶叶产业发展历史悠久,从目前发展情况来看,也具有很强的基础优势和较大的发展潜力。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茶叶产业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基地建设标准不高、茶叶品牌不响、市场竞争力不强等等,有待我们研究解决。为进一步加快茶叶产业发展,目前我们已聘请中国国际咨询公司专家和中国茶叶研究所研究员虞富连制定《百里茶廊建设发展规划》。下阶段,百里茶廊建设将坚持以建设新农村为总揽,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支撑,发挥基础和区位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进一步做响“百里茶廊”品牌,实现产业升级、产品增值和农民增收。力争到“2012”年,全县年产干茶10万吨,茶叶加工年产值10亿元,茶园生态旅游产值2亿元,茶农茶业人平收入2000元。并将突出“四高”目标:一是做强做优高附加值的茶叶产业。加快土地流转步伐,积极实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提高机械化水平,建设现代茶叶产业基地,促进茶叶基地的区域化布局和规模化生产。二是培育高效益的茶叶经营主体。坚持产业化发展方向,围绕产业链建设,壮大百里茶廊股份有限公司,并加快其上市进程。推进品牌经营,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的组织形式,让茶农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三是构建高效率的茶业服务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健全农村市场机制和市场体系,积极发展多元化市场流通主体。整合财政支农资金,落实项目扶持政策,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向茶业发展。建立健全茶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茶业现代化进程。四是建设高标准的茶园基础设施。完善茶业产业大道建设,加快茶叶机械化设施建设,大力推进节水灌溉设施建设。防治牲畜粪便、农药等农业面源污染,鼓励综合开发,发展生态、有机茶。
(二)突出解决低档茶出路。一是新扩优质茶园。随着湖南百里茶廊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组建和绿茶全自动生产线的全面投产,对鲜叶原料的需求将极大增加。因此,我县将进一步加大投入,继续抓好高标准茶叶基地建设,突出发展订单基地和有机茶基地,在近两年内新扩改茶园2万亩。二是做强龙头企业。科学指导百里茶廊股份公司引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重点在生产管理、市场营销、产品标准、基地建设、人才培养、市场开拓等方面大胆创新,加快发展。力争用三年时间,把百里茶廊股份公司打造成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全国第一家茶业上市公司。三是发展茶产品深加工。在日本和台湾,茶叶被广泛应用到食品、医药和日用生活品中,极大促进了茶叶消费的增加。台湾目前人均消费茶叶1.6公斤,但是真正按照传统方式饮用不到一半。在发展茶产品深加工方面,要借鉴日本和台湾的做法。日本的茶叶深加工产品开发延伸到生活的各个领域。用乌龙茶、绿茶、花茶等为原料加工制成的茶饮料,已超过矿泉水成为日本最常见的饮料。日本商店中的茶食品也琳琅满目,而应用茶叶提取物儿茶素等制作的抗菌、除臭产品更是多达数百种,茶叶有效成分还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茶染服装等。我们将制定相关扶持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发展茶产品的深加工。四是推进项目建设。高质量实施中央财政支农资金项目,重点在科技兴茶、优化品质上加大扶持力度,确保项目建设产生实效。
(三)着力打造茶叶品牌市场。发展名优茶生产是我国茶叶行业的一大亮点。在很多地区,名优茶和大宗茶的二八现象已经十分突出,也就是百分之二十的名优茶占了当地茶叶百分之八十的产值。我们将始终把名优茶发展作为茶业产业的重中之重,重点实现“六个统一”,即:实现统一一个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加工规程、统一产品包装、统一销售价格、统一广告宣传,大力发展品牌直销连锁店、组织参加全国茶叶专业博览会,积极推进百里茶廊茶产品销售型渠道与销售网络的建设和发展。通过采取提升茶叶品质、提高包装品位、完善价格体系等措施,鼓励企业与国内外著名集团、商品零售机构合作,不断拓展国内和国际市场。充分利用“湘丰’’、“金井”等茶叶品牌优势,全方位实施品牌战略,打造全国知名品牌。积极推进百里茶廊茶产品销售渠道与销售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大力发展品牌直销连锁店、经营专卖店,拓展百里茶廊茶产品消费市场。
(四)大力推广良种良法。一是推广机械采茶和机械加工。目前茶业采工问题日益突出。由于茶叶采摘劳动强度大,其他农副产品价格近几年也出现快速增长,加上农民工就业渠道广等原因,茶叶采工缺乏问题日益突出,造成部分茶叶弃采。从目前情况看,今后采工缺乏问题将会日益严重,对以生产名优茶为主的茶叶产业来说,将会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不仅如此,茶叶拣杂工人和制茶工人也出现人员短缺和工资不断上涨的问题。因此,下一步我们将重点提高茶叶种植的标准化水平,推广机械采茶和机械加工,提高茶叶生产效率。二是严格控制农残超标。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坚持把田间管理作为茶叶生产的第一车间,实施以茶园测土配方施肥和茶园病虫害综合防治为重点的茶园标准化技术培管,加大对茶叶源头质量的控制,科学施用农药和化肥,大力发展无公害茶和有机茶,从而使茶叶的农残得到较好控制。三是加快核心示范区建设。将在长沙县金井镇脱甲村新建1 000亩日本式有机茶园核心基地!.今年将开始一期工程500亩的建设,在日本国家茶叶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对茶叶基地进行实地测量和分析,制定合理的技术设计方案,吸收并转化日本茶园的先进技术及引进其设备,主要包括升降式自动喷淋系统、自动控制防霜冻电扇和日本乘人式自动采茶机,推动茶园规模化、合理化发展,探索建设绿色高效茶叶经济发展模式,并通过试点示范,逐步实施,为技术推广和良种推广服务。
(五)弘扬百里茶廊茶文化。重点办好2 009年第三届星沙茶文化节,并力争办成国际茶文化节,广泛开展茶文化研讨,挖掘茶文化底蕴和内涵,开发茶业人文景观,营造种茶、采茶、制茶、品茶、赞茶、茶道茶艺的文化氛围,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弘扬具有鲜明特色的湖湘茶文化。百里茶廊已成为我县农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绿色生态茶园与红色革命纪念地交相辉映,具有发展农业观光旅游的良好优势。我们将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以茶为媒的旅游产业,建设长沙百里茶廊茶博园,开发以茶园观光、采茶制茶、品茶购茶、红色旅游为主要内容的茶园休闲旅游,开发融茶艺、茶道、茶歌舞表演于一体的茶馆、茶社,发展茶叶相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