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安化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全县统一打造“安化黑茶”品牌的通知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8/7/7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人民政府有关局办、直属机构,有关垂直管理单位:

  为规范我县黑茶市场,统一打造“安化黑茶”品牌,促进黑茶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安化是黑茶的故乡。安化黑茶品质与风味独特,历史悠久,在国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市场前景广阔。全县统一打造“安化黑茶”品牌,有利于建立统一的黑茶生产加工标准体系,保证黑茶质量;有利于规范黑茶市场,促进品牌保护;有利于整合资源,发挥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品牌是名优产品的重要标志,只有“安化黑茶”品牌驰名了,茶企业才能以“安化黑茶”这个大品牌为载体而受益,做大做强安化茶产业才有希望。各级各有关部门、各茶叶企业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密切配合,认真做好这项工作。

  二、强化工作措施

  (一)加快“安化黑茶”商标授权。县茶业协会成功注册了“安化茶”、“安化黑茶”、“安化千两茶”三个商标,县成立“安化黑茶”商标授权领导小组,由县茶业协会和县茶产业办牵头,县工商局、县质监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统一组织商标授权工作,各单位要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
  (二)县茶产业办和县茶业协会要对全县黑茶生产、加工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调查摸底,掌握黑茶企业基本情况、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等方面情况,进一步完善茶产业标准体系,全面实施《安化黑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建立黑茶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严把质量关,使企业升级、产品提质,加强品牌保护。
  (三)加强黑茶市场管理。由县工商局、县质监局、县卫生局、县食品药品监督局等职能部门牵头,县茶产业办和县茶业协会参加,对全县茶叶企业进行一次清理整顿。对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企业,依法予以取缔。加强黑茶企业管理,严把企业登记注册关,加强企业年检年审工作。
  (四)切实做好宣传推介工作。县茶产业办和县茶业协会制订了“安化黑茶”品牌宣传推介工作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黑茶企业开展品牌宣传。各茶叶企业加工制作的黑茶原始产品、包装、广告、宣传资料、名片,各营销点、特约经销店、代理经销、黑茶馆和茶博览会展示厅、展示柜的布置等,获得县茶业协会商标使用授权后,都要在自创品牌上加注“安化黑茶”字样,在产品上粘贴“安化黑茶”防伪标志。各级新闻媒体要积极配合做好宣传工作。

三、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使统一打造“安化黑茶”品牌工作取得实效。县茶叶产业工作领导小组要加强指导协调和督促检查。县茶业协会要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搞好规划管理、资源管理、标准建设、品牌培育和政策协调等工作。县工商局、县质监局等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市场监督和品牌保护,维护市场秩序,齐心协力打造好“安化黑茶”品牌。
  
                                                                 二○○八年六月三十日    
 
【相关文献1】
 
湖南省安化县茶业协会成立

  作者:黄德开  来源:茶周刊 2070期C4版 日期:2006-12-27
 
    近日,湖南省安化县茶业协会正式挂牌成立。湖南省茶业协会会长曹文成、国家教育部高等教学指导委员会茶学组组长施兆鹏,以及安化县委、县政府、各乡镇负责人、会员代表共120多人出席了成立大会。安化县委书记彭建忠、县长谢寿保介绍了安化茶叶产业情况和发展规划。  安化县是我国重点产茶县,是湖南黑茶的发源地,也是千两茶生产地。悠久的产茶历史,丰厚的茶文化底蕴,丰富的茶叶资源,优良的茶叶品质久负盛名。目前,在湖南省安化县,已有近100万茶农、100家茶企。 
  协会负责人表示,协会将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以服务为宗旨,协调会员的生产经营活动,引导和促进会员之间、会员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茶叶科研、信息、生产、加工、贸易合作交流,实行行业自律,维护会员权益,开展技术培训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安化茶业再创辉煌作贡献。
      曹文成会长在安化县茶业协会成立大会的讲话中说:“协会成立后,要以科学发展为指导,依照发展规划,落实发展措施,做大茶产业,重点研究如何帮助会员产好茶、找市场,增加茶企和茶农收入,提高茶农积极性,挖掘安化茶文化底蕴、扩大宣传,提升茶叶品位。”并且表示,湖南省茶叶协会将积极参与安化县委、县政府决策,支持安化发展茶产业。
  安化县原政协主席伍湘安当选为安化县茶业协会会长,安化县农业局副局长贺刚林当选为秘书长。

【相关文献2】
 
安化县因茶兴镇

伍湘安

(湖南省安化县茶叶协会•安化•413500)
 
原载《茶叶通讯》第34卷第4期(2007-4)

收稿日期:2007—03—23

作者简介:伍湘安(1941一  ),男,湖南安化人,安化县茶叶协会会长,主要从事茶叶管理工作。
 
      安化茶历史悠久,因茶而带动了商业和其他产业的发展,也在资江沿岸形成了许多繁华的集镇。
 
    东坪一因茶而兴起来的集镇

     东坪为安化县城所在地,位于安化县中北部,资水中游北岸。柳溪自北向南经市中心流入资江,以溪口
东面有一坪地而得名。
    东坪是随着茶业的发展而兴起的集镇。早在宋时,就有茶叶交易市场。安化同治县志“宋置县后,遂立茶场”、“宋茶法严,邑伊溪、中山、资水东坪产茶,视他稍佳……”
      1740年后,随着制荼技术的兴起和传播,至清末年间,东坪(含酉州)及周围的桥口、黄沙坪等,茶(行)庄发展到40余家,盛时达80余家,年出茶70—80万箱,占全国出口总量的四分之一(1940年王恩浩《安化茶业调查》)。据1940年记载,东坪有新太、浮记、正记、宜记、德记、义和祥、祥和福、益川通、楚玉等lO多家茶号;酉州有晋聚兴、泰安、同裕泰、庆记等茶号。1941年湖南省茶叶管理处曾设酉州,1942年,中国茶叶公司湖南分公司设东坪(现东坪完小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湖南省的第一个茶厂—安化茶厂所制的红茶产品,畅销世界五大洲30多个国家。湖南工夫茶曾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荣誉证书。
 
黄沙坪一茶叶出口的主要口岸

     黄沙坪位于辰山东北麓,资江中游南岸。宋朝期间,黄沙坪仅有几户人家,后因茶业发达将黄沙坡和乌刺蓬逐年开发成为小集镇而得名。过去黄沙坪随着茶业的盛衰而盛衰。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创制黑茶,清道光至民国初,茶业兴旺,黄沙坪人口近万,成为安化黑、红茶加工和出口的重要口岸,有“小南京”之称。
     明清时茶业兴旺,有茶行35家,最盛时期多达52家。清政府为了保护茶商,曾派军队驻桥口。
     在民国时期,茶业仍然兴旺。1926年,农民协会兴起,黄沙坪还有30余家山西茶商在此设行“庄”。经营茶叶。1927年春,晋商(外省茶商)怕“共产”不敢来,这时农民茶叶大量积压,黄沙坪农民协会根据农民协会“1927年4月26日通告”精神,通过山西天一香茶商的当家蒋怀九,先后向天一香老板写信,说“共产”是谣言,农会保护茶商,不侵犯商人利益,地方秩序很好,欢迎他们来收购茶叶。天一香接信后,相信无疑。捷足先登,结果收了许多便宜茶叶,发了大财。以后聚兴顺、源远长、裕通水、大涌裕、天来香等茶商,闻风接踵而来,茶叶才无积压。
 
江南——黑茶重要集散地

   江南因地处资江南岸而得名,地势平坦,俗有江南坪之称。江南水陆交通连贯,因资江水运的有利条件,是安化茶叶特别是黑茶的重要集散地。
   明末清初,西北茶商由小本的“滚包客”(背几包珍贵的药材和皮毛来,换几十包茶叶回西北),逐步引进富商大贾,茶业兴旺,茶叶筛选加工四季不断。
     据考,最早茶行:“良佐茶栈楼”、“德和茶栈”均为王良佐和王德和在清乾隆年间(约1780年左右)所创。
     到清同治年问,屈指可数的茶行有李家、庆云、寿松、云松、周山、宝山、瑞芝、拱山、聚珍、春华、聚华等32家,晋、甘、陕等茶商达40-50家之多,资本小的几票(每票80担茶),资本大的几十票不等,沙凸上庆云行的青海湟中公司就是国民党宁夏省主席马洪逵办的,茶业十分兴旺。
      江南茶行加工黑茶,以紧压茶为主。至清同治年间加工的花卷茶,在“百两茶”的基础上选用较佳原料,增加重量用蓼叶、棕片、蔑捆压成花卷,每支净重1000两(16两老称),所以又称“千两茶”,圆柱长5尺(166.5公分),圆周1.7尺(56公分),以边江为主要产地,踩制技术为刘姓少数人所掌握,对技术很保密,有传子(媳)不传女(婿)之规。花卷茶做工精良,曾有茶商用水试浸,经七年茶心不湿。新中国成立后的1952年引入湖南白沙溪茶厂生产。
      茶业兴起,茶叶靠资江水运通达益阳、洞庭湖、长江等地。据考江南“装卸码头”(青石板)就有14处之多,码头搬运繁荣,当时脚帮(搬运)有500多人;民国末年,还有搬运工人300多人。
      民国时期(1939年),湖南省建设厅茶叶管理处副处长彭先泽从湘乡引进手摇螺旋式压砖机、退砖机等设备,租用德和、庆记茶号为厂址,创办砖茶厂,压制黑砖茶。1940年8月,第一批安化黑砖茶(2000箱)出厂。1941年,谈茶厂更名为湖南砖茶厂(彭任厂长)。同年七月,10万片砖茶抵销兰州,获得西北各省好评。1942丰,又更名为国营中国茶叶公司湖南砖茶厂。厂房扩大,拥有9家茶行,12个工场,压机由6部增加到50郜,年产砖茶66万片(1943年达250万片)。
      1943年两仪砖茶厂创办,为安化最早的商营茶厂(厂长李若愚)。
     抗战胜利后,国营茶厂停业。公商合营的湖南茶业公司制茶厂成立,副厂长姚贤凯。私营安太、天太庆茶厂相继开办。1949年10月“姚厂”改公私合营,由省土产公司领导,1950年1月划归茶叶公司,4月退出私股,成立安化砖茶厂,总厂设江南坪,白沙溪设分厂,1950年lO月总厂迁至白沙溪。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