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哪类大学更应该办茶文化学院?——浙江林学院办茶文化学院有感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8/7/5
(网友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欢迎投稿!)
 
点评者:热文
 
点评:浙江林学院办茶文化学院,是好事,社会兴起茶文化热,大学自然兴起茶文化开班热。全国农业大学茶叶专业已增设茶文化课程,但办茶文化学院还真是新闻。能否办好,光听学校名称,真有点怀疑,但看学校简介,让我打消了顾虑,该校属综合性学院,有人文学院。茶文化偏重文科,文科实力不强的大学不要赶闹风办茶文化专业,以免误人子弟。现在许多学茶文化的,写不好一首诗,作不好一副对联。
 
【新闻】
 
茶文化学院工程开工典礼隆重举行 
 
来源:浙江林学院网站;发布日期:2008-06-30
 
       2008年6月30日上午9时,茶文化学院工程开工典礼在东湖校区隆重举行。出席开工典礼的领导和嘉宾有我校党委书记陈敬佑,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沈才土,临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胡竑,我校党委委员、党办校办主任汪士华等。开工典礼由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鲍滨福主持。
     陈敬佑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代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学校党政和2万余名师生员工,对前来参加典礼的各位领导及相关单位负责人和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向临安市长期以来对我校办学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他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我校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指出茶文化学院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茶文化学院的办学条件,对促进茶文化学院的发展,使茶文化学院成为我国茶文化的教育、研究、培训与国际交流中心,进一步推动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希望工程建设者加强管理,严格按照施工程序和要求高质量、高标准组织施工,确保如期建成,将茶文化学院工程打造成精品、亮点工程。
     胡竑在讲话中表示,茶文化学院建设项目是省级重点项目,也是临安市项目攻坚活动要着力推进实施的重点项目,对于促进临安市经济建设发展意义重大。他要求市各有关部门、属地街道、行政村从全局出发,集中力量,鼎力支持,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及时帮助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努力营造良好建设施工环境。希望施工单位牢记责任,扎实工作,保质保量,尽早建成,为构建杭州西郊现代化生态市增添新动力。
     在漫天的礼花和喜庆的鞭炮声中,沈才土宣布开工。陈敬佑、沈才土、胡竑、鲍滨福、汪士华、俞益武、王旭烽、董升忠等为茶文化学院奠基。
     参加开工典礼的还有临安市发改局、建设局、国土局、攻坚办、农办、林业局、公安局、锦城街道等有关单位领导和平山村、东湖村、回龙村、马溪村负责人,校办公室、宣传部、基建处、保卫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以及茶文化学院的师生代表。
         茶文化学院是我校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共建的全国首家茶文化学院,现已招收2届文化产业与管理(茶文化)专业本科生90名。茶文化学院工程由浙江省发改委、教育厅批准立项,并列入省重点建设工程。该工程由教学实验组团、研究组团、行政办公组团三部分组成,总用地面积130亩,建筑面积12251平方米,工程总投资5887万元。
 
【学院简介】
 
       浙江林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浙江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经过50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一所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农学、经济学、法学、医学等八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招收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资格。现任校长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齐生教授。
      学校座落于杭州西郊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临安市,交通便利,办学条件优良。校园占地面积25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60万平方米。校园与植物园两园合一,是一座集教学、科研、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校园。
     学校设有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环境科技学院、工程学院、园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旅游与健康学院、茶文化学院、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军训部等16个教学单位。现有47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1个,省级重点本科专业8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拥有省级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5个和在职攻读专业学位授予点2个,涉及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农学、法学等六大学科门类。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人。共享院士2人;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1人;省政府特聘教授2人;“151”人才工程培养计划54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8人;硕士生导师195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1人。
     学校现有省级重中之重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具有副教授职称评审权学科8个,拥有国家林业局林木良种繁育基地1个,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中心1个。近5年,学校承担科研课题1527项,科研经费累计达1.94亿元。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25项,其中“刨切微薄竹生产技术与应用”成果2007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同时以主要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连续3年获得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发表学术论文2426篇,其中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70篇。《浙江林学院学报》影响因子超过1.0,入选浙江期刊方阵工程精优型期刊群。一批科研成果转化后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357人。学校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具有“肯干、实干、能干”的品质,素以实际操作能力强、适应面广、综合素质好受到社会各界的欢迎,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位居全省高校前列。2008年教育部正式确定我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优秀。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加拿大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所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联合培养人才。聘请长期外籍专家43名,长期外籍语言教师50名驻校任教。
  
     目前,学校正全面落实第一次党代会提出的“一个提升,两个强化”的办学思路,打造“六大工程”,朝着建设生态大学的目标努力迈进。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