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封寺东北边有个毗卢洞,一名毗佛洞。毗卢洞和广济寺的云雾茶很出名。
广济寺周围三面高峰。这里,一年只有六十天左右是整天明朗,其余的日子,或多或少都云雾缭绕。所以,这里产的茶叶叫云雾茶。这茶叶又尖又长,好象枪尖。泡到碗里尖子朝上;两片叶瓣斜展如翼,顷刻间,浓郁的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这里出产的云雾茶,早在唐玄宗时就誉满京城。贩茶的商人加上本山掮客,在岷茅庐进进出出。毗卢洞的山民刚唱过采茶曲,家里就只剩下几两茶叶的尘末了。
清代初年,有一个和尚背了个大包袱,里面装着二十来斤茶叶。他顺涧而下,到福田铺后,才上驿路朝北进发。黄昏抵澧州,进了州官大人的府邸。他一进门,碰见一个朗中模样的人,从深院走出来。几个家人围住郎中轻声问:“大人的病情如何? ” 郎中只是摇头,怏怏地走了。和尚顿时明白了:州官大人病情严重。郎中也束手无策。便走进州衙,向州官自陈,可以为大人消灾除病。州官大喜,连忙叫引进后堂,准备茶饭,安顿住处。和尚到住处刚放下包袱,州官大人传出话来,请和尚当面商量如何消灾除病。和尚来到州官大人榻前,长揖齐地,口称同乡下僧探望来迟。他一边问安,一边观察州官气色。见州官脸色焦黄,眼皮泡肿,眼珠灰暗,声气虚弱,与和尚说几句话,也是一脸的汗,闷嗝连声。和尚问大人延医服药可曾见效?家人代为回答说:服药百天,不见半点效用。和尚满有把握地说:“大人贵恙,下僧有法根治,不知是否能照办?”州官听说有法根治,忙问如何治法。和尚转动着眼球,说州官大人七分是邪癖内攻,三分是蒙心膏太厚,要法事和药疗同时进行。他拿出一整套治疗方案:云雾茶叶一百斤,包成一团,放在三丈三的台子上,做七天道场,用这茶叶洗六脏,半年小好,一年中好,三年根治。州官听了,认为疗效太慢。和尚眨巴着眼睛,说三样不缺一样,可以一月小好,三月中好,一年根治。州官大人这下高兴了,忙问是哪三样。和尚说:“一是南岳毗卢洞的茶,长在佛脚的祥云中;二是长沙白沙泉的水,是龙口边流出的;三是景德镇的碗。烧一次水,泡一次茶,换一次碗,碗换了就打烂丢掉。”州官大人立即吩咐组织两批人分头去办。和尚忙说自己带来二十斤毗卢茶,道场先用这茶叶做,另外八十斤,由他在清凉寺做好道场;同时安排一百人立即动身,开两只大船到长沙白沙泉取水,日夜兼程,七天道场一进,水就要运回府来。
七天道场做完了,到白沙泉运水的两只船了在澧州拢了岸。根据和尚的意见,这水用二十只大陶缸密封着,放在地窑中,用一缸开一缸,专人管理。
州官一天天好转,年底上京述职。进行官员见他很健旺,问他病中吃了些什么药?他说喝了一百斤毗卢洞的“佛茶”。大家很惊奇!从此,朝廷官员都想和这和尚结方外之交,邀请和尚到京作上宾。
一传十,十会百,地方官员和乡绅为“佛茶”鼓吹,朝廷官员为“佛茶”张扬。清代自康熙到宣统,每年都派人来南岳运去上千斤茶叶,继唐代后,南岳贡茶又名传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