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普洱茶市场2008年价格继续回落,云南茶业该怎么办?——普洱茶降价新闻点评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8/6/13
(声明:以下文章各抒己见,观点均与本网立场无关,仅供网友参考。)
 
点评者:红雨
 
新闻点评:最近打开网站,连续看了以下4篇茶叶新闻,
 
得知普洱茶市场低迷整整1年了,似无出头之日;据可靠
 
信息,普洱茶市场低迷还连累了湖南黑茶市场。要解决普
 
洱茶问题,笔者认为有如下办法:1、云南严格限制普洱
 
茶生产,普洱茶减量不减出厂价,大力转产红绿茶。2、
 
云南暂缓发展新茶园。3、云南接受“一茶两类”理论,
 
承认普洱生茶就是绿茶,迎合永不衰退的绿茶消费热。参
 
与绿茶市场竞争,放弃宣传所谓普洱茶属于第七大茶类普
 
洱茶类的说法。
 
附录:普洱茶新闻4则

【相关信息1】
 
茶市波动造成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茶叶产量及茶农收入大幅减少
 
(资料来源:中国食品产业网)  
 
    由于普洱茶市场价格的大幅回落,造成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2008年春茶生产产量及茶农收入大幅减少。据统计,全区鲜叶平均收购价仅为2.08元/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减9.08元,减幅为81.36%;干青毛茶平均销售价11.64元/公斤,与上年同期相比每公斤下降37.06元,下降76.10%。全区共有茶园面积178574亩,采摘面积为105463亩。由于茶价低迷全区茶叶产量大幅减少,毛茶总产量17380百公斤,与去年同期相比减4796百公斤,减幅为21.63%,茶农收入也比上年同期减收8790万元,人均减收379元。
  呈现“双减”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普洱茶滞销,整个茶叶市场销售疲软,茶叶库存严重积压,造成毛茶原料收购价格大幅回落,茶农收入骤减;二是茶价走势低迷,而茶叶采摘工价居高不下,致使鲜叶下树困难,影响茶叶产量。很多茶叶种植大户不愿雇工或雇不到工导致鲜叶无法下树,加之茶价低迷严重挫伤了茶农采茶积极性而出现鲜叶放粗放老现象,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三是由于上年前期价格强劲,后期价格回落,部分茶商茶叶库存量大,流动资金被积压,对茶叶市场一再持观望态度,给今年的茶叶收购带来困难。
 
【相关信息2】
 
高位建仓普洱茶 一日蒸发200万

(资料来源:信息时报 )
 
    普洱姓“普”,普通的“普”。查《中国茶经》,140万字的叙述,专门介绍“普洱茶”的只有500字,虽不彰显,但是平实中见嘉许,已经给了它够高的地位。然而曾几何时,转踵之间,黄袍加身,大单涨停,“一克普洱一克金”。兰花疯、股疯、邮疯、炒楼疯……普洱疯是否已经尘埃落定,那些疯狂的、被套的普洱人现在如何?
    超叔打了几十年国家工,偶然跟着朋友参加茶博会,看着茶商们意气风发,对茶一无所知的他一时手痒卖了房子去炒茶,结果赶了一回潮流,陷进了普洱茶的套子里。“我现在有40万的茶叶放在佛山乡下租的房子里,回去看见就烦,不看它又怕受潮变质。”
    超叔并非这场普洱疯最惨痛的输家。据报道,仅在广东就有20万人炒普洱,这个数字无从考证,但这些人确是本与茶市无任何关联,甚至相距十万八千里,只是抵挡不住普洱茶的疯狂,盲目跟进,“高位建仓”。
    正如被套牢的股民一般都羞于透露自己的“惨淡”,被套牢的“普民”多数选择沉默。“别提了,衰得很。”有“普民”如此拒绝采访。
 
    大茶商一天“蒸发”200万
 
    当然,损手烂脚的除了不懂茶的“炒客”,懂茶的老行尊也逃脱不了大难。在2006~2007年的普洱茶“投资风暴”中,挣到大钱并成功脱身的只有庄家和少数“助推手”,更多的投资者,包括茶商、藏家纷纷被“套”,资产在一个月间迅速贬值过半。
    在南方茶叶市场,流传着某大茶商一天被蒸发200万元的惨痛经历。大大小小茶商们似乎想在这个传说中获得些许心理补偿。现在记者已经找不到这个大茶商,据知情人说,这个大茶商在普洱茶热炒时期投资金额过亿元,然而2007年4月“黑色风暴”刮来,他的茶叶货值一天就被“蒸发”掉200万元,在风暴来得最猛烈的头一个月间,他损失了数千万元。
    讲起那次黑色风暴,很多茶商都认为导火线是“中茶贴牌”生产。普洱茶大品牌有“大益”、“中茶”与“下关”,所谓“中茶贴牌”,就是和中茶公司签订合同,花钱获得中茶牌的商标使用权、产品编号和全套包装纸。据了解,中茶牌商标的使用价格从每公斤十几元到六十几元不等,价格主要由商家和中茶公司管理层协商确定。之后,该商家就可以自行进原料,自行组织加工和销售。而中茶公司并不监督原料采购和加工环节的质量。于是导致市场上“中茶”泛滥,良莠不齐的新茶、难辨真假的老茶以及各种以“经典”、“正宗”、“贡品”为卖点的概念茶,令消费者眼花缭乱。
    何老板是芳村茶叶市场的风云人物,他经营茶叶近30载,最威风时在芳村茶叶市场拥有36个铺位,然而无力渡过1998年的茶市惨淡时期,结果转行帮人“打工”。2005年,他再度介入茶市,并前后挣到点钱。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老行尊也在这次黑色风暴中“受到伤”。提起这次降价风暴,何老板非常气愤地说:“中茶为卷钱,全然不顾质量,大量售卖标签给人贴牌生产,茶市就是被他们搞垮的,这是所有茶人的次耻辱!”
    某茶商心有余悸地告诉记者:“我2007年初的时候,拿出1600万元买中茶标签进行贴牌生产,不久就发现中茶标签满天飞,是人有钱都可以贴牌生产‘中茶’,有唯利是图者连茶末、茶梗都一起压成饼。我想,如此缺乏质量监管,一定会出问题,于是立即撤资640万元,现在还‘套’着900多万元——我算好命了,跟随我一起贴牌几个朋友至今资金仍然全部被套,对此我非常内疚。”
 
    下家走佬套牢800万元
 
    “2007年4月,我最高投资额达到1200多万元,风暴至今成功解套400多万元,现在还套着800万”,茶界老行尊A君被朋友弃订,导致800万元资金被“套牢”。据了解,目前,A君投资800万元购买的茶叶分别存放在华大、陶安、海南三大仓库内,共计租赁面积达到1000平方米。积压的普洱茶包括有中茶、兴海等牌子。
    “不卖就值800万,卖就连300万都收不到”,A君的被“套”故事其实很无奈:“2007年6月初,即是降价风暴刮起的第二个月,有朋友交了15万元订金给我,让我帮忙进1000件中茶‘6031’。结果到货时,朋友却说资金周转不灵,这1000件茶就不要了,而15万元订金当是给我的补偿。”A君说:“开始时我还以为那只是一场小风波,茶市稍后即可重新上扬,15万元的订金算挣了。然而,茶价持续下跌,至今已损失100万元。”
    记者以A君购买中茶“6031”作为案例计算过:A君当时的进货价为2100元/件(42饼),1000件即为210万元。风暴期间,A君曾在郑州成功以1500元/件脱手200件,这部分货物共计损失资金为12万元。而剩余的800件茶叶,按目前的500元/件的市价计算,损失金额多达128万元。补回初始的15万元订金,整个案例,A君合计损失125万元。
 
    卖屋收普洱公务员套了40万
 
    2005年初,打了几十年国家工的超叔卖掉父辈留给自己的房子,套现30万元,加入普洱茶投资、收藏行列。当年7月,“猪圈事件”发生,普洱茶价大跌,超叔被“套”茶市。艰难熬过那灰暗的一年多,2006年下半年,普洱茶市出现回暖,待茶价回调至成本价,超叔迅速“出手”脱身,结果投资历时近两年,算是打和,亏了些许利息钱。
    2007年初,普洱茶价狂涨,超叔再度手痒,投入40多万元高价购入普洱茶。但入市没几天,降价风暴再次来袭,超叔投入的40多万元积蓄全部被套。“现在看着在佛山老家租下存茶房屋就烦心。”超叔满面愁容地说。
 
    “庄家”圈钱方法
 
    庄家捂货
 
    茶商掌控货源,并拥有大量的货,“坐庄”做某牌子茶叶的代理商,并充当转手中介,但并不急于出手,而是对外宣称“货不够,要买就快手”。打个比方,现有茶叶1000件,但先少量流出市场200件,勾引玩家接手。
 
    下家做市
 
    再找来所谓“下家”,以高出面市价的20~30%的价位从玩家手中分别回收小部分货,如此反复数次,让玩家尝到“甜头”。与此同时,茶价被拉高,有的甚至价翻数倍。
 
    联手做单
 
    最后出招,“坐庄”人与所谓“下家”联手做单。“下家”对玩家谎称要大量的货,并交纳一定的订金。当玩家从“坐庄”人手中买下货品时,“下家”或消失无踪,或以资金周转不灵,亏订金退出。如此一来,玩家在茶价高位时被“套牢”。

【相关信息3】
 
普洱茶将何去何从?
 
(资料来源:信息时报 )
 
    普洱茶茶市一蹶不振,今后又将如何绝处求生?带着问题,记者找到勐海普洱源茶厂厂长何健伟。
    “还原现今茶市真实价格才是绝处求生的唯一出路!扛着旧货不降价是死路一条!”何健伟回答这一问题时表情非常坚定:“我们要做的是让市民‘喝得起’的普洱茶,而不是用来投机的普洱茶。”
    “今年茶毛料大幅跌价。现在,10元一饼的普洱茶,成本也就4元多。20元一饼的,成本就11元左右。”由于销量大,何健伟管理的茶厂今春的销售额是往年的很多倍。
    “现在是行业‘优胜劣汰’的最好时机,树立品牌是茶产业的发展必由之路。”对于普洱的未来,广东知名茶品牌“普洱张”的总经理张智强有自己的看法。
    “普洱茶是唯一温和的茶,随着消费者对其的认知、接受,其真实价格将会自然回归,现在只是暂时被过份低估。”据了解,“普洱张”系列普洱茶平均价位约为100元/饼。
    此外,张智强认为,现时批发商多于零售商是我国茶产品发展的“怪瘤”。“仅广州就有10多个茶叶、茶具以及茶工艺品销售市场,经营商户达4000家。批发商的数量大大多于零售商。按正常需求,单广州的茶叶批发市场已经足可覆盖珠三角的需要,现在广州、东莞、佛山争相建茶叶批发市场,这是极不合理的现象。”
    “尽快建立终端销售渠道,对普洱茶产业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势在必行的。”广东省文化学会茶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黄建璋如是说。
 
【相关信息4】

广州茶博会:普洱茶新茶价格暴跌六成

(资料来源:食品商务网 )
 
    从去年5月开始,普洱茶价格就一直跌跌不休。
    为期4天的2008广州春季茶叶博览会吸引了包括安溪铁观音、云南普洱、浙江龙井等众多名优春茶新品的到场,近年来被热炒的普洱茶再次受到行业的关注。
    据悉,今年的普洱茶春茶价格同比下降超过一半。在茶博会现场的“破解普洱困局,引爆市场钱潮”高峰论坛上,云茶国际交易中心主席袁梓嵎表示,云南普洱茶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无法满足市场多层次、多元化的需求,亟待突围;随着消费者绿色、环保、养生的消费意识的形成,中国养生茶产业市场前景看好。
 
    今年价格普降一半以上
 
    广州是普洱茶一个重要的市场。近年来由于炒作过度,普洱茶价格不断飙升,但从去年开始,价格出现大滑坡。
    去年5月之前,普洱茶价格大涨,市场不断升温,但在5月之后,价格飞流直下,普降20%~50%,交易量骤减,有关普洱茶市场“崩盘”的声音甚嚣尘上,价格也跌至冰点。直至今天,普洱茶市场似乎还没复原。
    据2008中国广州春季茶业博览会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由于炒作降温和产量增加,普洱新茶今年以来的价格回落五成多,从去年每斤70多元下降到30元左右,基本回落到2005年的水平。
 
    缺乏自主创新成行业瓶颈
 
    今年新茶价格大幅回落,说明了普洱茶行业还没走出去年价格暴跌的阴影,但很多茶农、茶商开始明白到,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做茶是去年普洱茶市“崩盘”的最大原因。
     在广州春季茶叶博览会的“解破普洱困局,引爆市场钱潮”高峰论坛上,袁梓嵎表示,如今茶市出现低迷困局,产能增加的速度远超过生产量和生产工艺提升的速度,导致无法确保普洱茶质量的稳定;普洱茶品牌管理、渠道管理混乱;行业缺乏自律,产品概念混乱,消费者主张混乱,很多茶商将普洱茶作为灵丹妙药或是古董来买卖;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足。以上原因导致客户价值链的缺失,出现行业信用危机,危及消费者对整个行业的信心。
     他认为,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是制约普洱茶发展的原因之一。“普洱茶产品的开发仍处‘以茶为本’的阶段,没有‘以人为本’地开发出适应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他表示,国际社会已进入绿色、环保、养生的消费意识,而中国还没进入这种状态,养生茶产业市场前景看好。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