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市(区)茶叶(业)学(协)会、有关科研院校:
为推动茶叶加工、深加工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的发展,为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青年茶学科技人才提供高起点、深层次、最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交流与合作,营造良好的学术交流氛围;培养、举荐一批优秀茶学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中国茶叶学会将于2008年10月,在湖南长沙举行“首届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会议规模30人,论坛由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承办。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论坛主题及议题
茶叶加工、深加工理论和技术研究(议题请见附件1)。
二代表资格
中国茶叶学会会员;原则上年龄在42岁以下;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主要来自科研、教学或生产第一线,并已在相关学科领域取得突出成就。与会代表在学术上要有广泛代表性,来自同一单位的代表一般不应超过3人。
三、征文要求
应征论文需围绕会议主题及议题撰写,原则上应未在其他刊物或学术会议上正式发表过,特别欢迎有创见和有应用前景的论文。
稿件格式请按《茶叶科学》的格式投稿。稿件正文不超过五千字。务必附上第一作者简历(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学位、研究方向等)、通信地址、联系电话和电子信箱。来稿一律不退,请自留底稿。
请各省市区茶叶(业)学(协)会及有关单位组织会员,围绕上述范围,积极撰写论文,并于2008年6月30日前向学会提交会议回执及论文摘要,论文全文须于2008年8月31日前以电子邮件方式提交word格式的电子文档,逾期不候。学会组织专家将对提交的论文进行审阅,审阅通过的论文将入选大会论文集,并通知论文作者参加首届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会议根据回执再发下一轮通知。
四、 联系方式
二〇〇八年五月二十七日
附件:
1、首届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议题
2、首届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回执表
附件1
首届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议题
1、茶叶加工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2、国内外茶叶加工技术发展趋势
3、茶叶生物化学发展方向
4、茶叶机械化、连续化、清洁化、自动化、标准化加工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设备研究
5、茶叶质量标准制定与标准化生产
6、茶叶卫生质量体系的建立
7、茶叶质量安全标准、监测与追溯监控体系
8、茶叶中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9、茶叶清洁化生产
10、我国传统红绿茶的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升
11、茶叶加工新理论、新技术与新产品
12、新技术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
13、名、优、特、新茶叶产品开发
14、现代生物技术在茶叶深加工中的应用
15、超微茶粉加工技术及其在食品、日化、医药和其他领域的应用
16、天然高香茶饮料和茶浓缩汁开发
17、茶叶新机械设计、配套与应用
18、茶叶中有效成分与特征性成分的研究
19、茶叶功能产品开发与安全性评价
20、茶保健功能因子的量效关系及其安全用量
21、茶保健功能因子生物代谢途径、作用机理及临床与社会评价
22、茶功能成分和标志成分快速检测技术
23、茶功能因子作为保健食品的安全性评价
24、茶叶特征成分药理功能研究进展
25、茶叶功能成分化学与品质化学
26、茶叶功能成分功能学分子机理
27、茶叶抗氧化作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
28、茶叶有效成分之间协同增效作用
29、茶保健功能成分绿色高效制备技术与产业化
30、茶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含量及功能食品开发
31、茶功能产品开发新技术
32、茶叶代用品如苦丁茶、银杏叶、桑叶等有效成分的利用研究
33、优异茶树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34、茶叶贮藏品质劣变机理及其保鲜技术
附件2 首届茶学青年科学家论坛回执表
姓名 | | 性别 | | 学位/学历 | |
单位 | | 职称/职务 | |
通讯地址 | |
邮编 | | 联系电话/传真 | |
Email | | 手机 | |
论文题目 | |
摘要: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