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环境保护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通知:2008年5月初至9月底7省2市全面禁止焚烧秸秆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8/5/6
禁止焚烧秸秆确保空气质量 
 
   来源:科技日报 
 

 
      近日,环境保护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通知,为确保奥运空气质量,今年5月初至9月底,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7省2市全面禁止焚烧秸秆。
     为确保奥运空气质量,环保部和农业部近日联合发布通知,今年5月初至9月底,北京、天津、河北等7省2市将作为重点区域,必须实行全面禁烧秸秆,秸秆焚烧情况将作为各地环保工作目标考核的内容。
      今年3月份发表在《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上的《麦秸焚烧对北京市空气质量影响探讨》一文称,基于卫星监测数据,显示出华北平原冬小麦产区仍在进行麦秸焚烧,近3年造成严重空气污染事件共计10次。各地虽采取罚款教育,“疏”“堵”结合的办法,然而焚烧现象仍屡禁不绝。那么,如何才能让农民不再焚烧秸秆呢?为此,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技术多多
 
      中国农业科学院区划所资源管理与利用研究室副研究员毕于运多年从事秸秆综合利用研究。他告诉记者,目前秸秆利用途径很多,统称为秸秆“五料”:燃料、饲料、肥料、工业原料和食用菌基料。以小麦秸秆为例,它既可以直接还田,也可以造纸,直接作燃料的比较少。过去秸秆与人畜粪便堆沤还田是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之一,然而随着化肥使用和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的提高,秸秆还田已由原来的堆沤为主,变成了现在的直接还田为主。
      在各种秸秆利用方式中,最快捷、最能批量处理剩余秸秆的方式是直接还田,分为留高茬还田、机械粉碎后翻压还田和覆盖还田。留高茬还田是保护性耕作的四大关键技术之一,同时需要结合免耕直播技术,进行土地深松等。翻压还田是以机械粉碎、破茬、深耕翻埋、耙压等机械作业为主,将秸秆粉碎后翻埋到土壤中,工效比人工沤制积肥还田提高数十倍。覆盖还田是在收获的同时,将秸秆粉碎抛撒在地表,或用割晒机收割留高茬后,用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抛撒在地表,然后用免耕播种机将作物直接播种在茬地上。既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又能保墒,腐烂后的秸秆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除直接还田外,还可以将秸秆青贮、氨化、微贮作为饲料养牛;而小麦秸秆由于抗张力强,可替代木材加工人造板、包装材料及可降解餐具等。
     作为农村新能源,新型秸秆利用统称为“四化一电”:气化、固化、碳化、液化和发电。气化分热解气化和生物气化,这方面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以村为单元,建气化站或秸秆沼气工程,用管道输送到各户作为燃气。固化是压制成固体燃料,替代煤炭燃料;或者加工压制成全价饲料块,为牛羊储备冬季饲料。碳化材料主要是玉米秸秆和玉米芯,能替代木材,生产木炭。这些技术均能实现各种作物秸秆的清洁高效利用。
 
    困难重重
 
      《麦秸焚烧对北京市空气质量影响探讨》文章的第一作者、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李令军说,农民何尝不愿意把麦茬、麦秸还田呢?关键是这样做成本太高。现在机耕、秸秆粉碎劳务费、柴油价格等都很高,收割时留下的麦茬太高,不烧没法进行夏种;而放低割茬,会增加成本,机手就要提高价格,将增加的作业成本转嫁到农民身上。
      据毕于运课题小组的调查统计,小麦收割时,留茬30厘米左右,省时省力,每小时能割5—6亩;留茬15厘米以下,每小时只能割3亩左右。秸秆还田每亩需增额外成本15—30元;将秸秆收割收集,每亩成本约50—80元;农村户用秸秆沼气“一池三改”(沼气池,改厨、改厕、改圈)建设,需一次性投资3200—3500元左右,每年维护运行费用120元;建一处集中供气工程,需一次性投资80万元左右。
      目前,我国的秸秆发电站以小型为主,由于小麦秸秆不耐燃、不易运输,直接用来发电的不多。近年来各地建设了不少规模化秸秆发电厂,还有不少在筹建之中,主要以全套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设备为主,自主研发能力还有待提升。至于液化、水解液化和热裂解工艺,都还处于研发阶段,只能作为将来的技术储备,还不具备大规模推广的条件。
      小麦秸秆做工业原料也存在着诸多困难。华北地区如唐山、天津一些地区,小麦秸秆本来是卖给一些小型造纸厂的,由于当地集中整顿污染企业,关停了一批小造纸厂后,秸秆也无人来收了。
 
    治“焚”从根
 
     毕于运告诉记者,每年焚烧秸秆是由于秸秆“过剩”,而“过剩”的根本原因在于“替代”。出现秸秆“过剩”,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开始的。煤、电、燃气替代了秸秆燃料,化肥替代了有机肥,农业机械替代了耕牛,现代建筑材料替代了传统建材。有了这些替代品,秸秆很大程度上变成了废弃物。要实现秸秆的再利用,一方面要以科技为支撑,寻找新的利用途径;另一方面从经济效益出发,按照市场规律办事,农民既不增加负担又有利可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的问题。
     当前最能消化麦秸的直接还田,由于增加了成本,需要国家有适当补贴。一些先进技术如用于大棚的秸秆反应堆,增产效果甚至高于化肥,综合投入要少于化肥,还能大大降低病虫害发生率,使用3—5年后无需再施化肥,可以生产出纯绿色果蔬。
     户用秸秆沼气也是消化秸秆的有效方式之一,2006年底全国已超过5000户使用这一方式。据广西、湖北、河南等省规划,每年还将增加3—5万户。户用秸秆沼气投资较小,技术简单,便于推广。如果集中供气需要统一规划,专款筹建,还要有资金、技术、场地的保障以及专门人员维护,并非一家一户的行为。虽然一次性投入较多,但一个气化站可为200户居民供气,一年消化秸秆约200吨。
     其余秸秆发电项目、固体燃料加工等项目,也需要国家在投资、税收或补贴方面给予扶持,引导产业投资向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倾斜。
     最后,毕于运说,由于多年的生产生活习惯,对农民进行宣传培训也很重要。尤其要用实际效果来引导农民群众,使他们转变观念,采用高效清洁的方式来利用剩余秸秆。(记者 常丽君)
 
 
 
 
 
湘ICP备140006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