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岳阳市茶叶协会 岳阳黄茶 茶产业 茶科技 茶文化 读者留言 联系我们
 
刘永建
发布者:名茶网          发布时间:2008/4/12
(照片待传)
 
[下文转自《长江信息报》2008年3月28日第5版]
 
 
刘永建:茶道亦商道
 
——湖南岳阳市君岛茶厂刘永建的茶叶人生
 
        商道如茶道。当少许茶叶在一杯沸腾的水中跳舞翻卷的时候,我们似乎感觉到它是因为滚烫的热情而悸动,浸泡少许,一股清香就扑鼻而来。茶道移诸商道,同样适用。

     [创业故事]  只读了几年书,由云溪的一个茶农发展到“岳阳市有品牌”的批发旗帜商户,湖南岳阳市君岛茶厂的大当家刘永建,算是一个精明而又不失厚道的谙熟“茶道”的生意人。品读他的茶叶人生,犹如品一杯极品清明前茶,历久而茶味尤浓。
 
    由初涉茶叶市场发展到如今的名茶批发旗帜商户,刘永
 
建“坦言”没有法宝,如果硬说有,那就是全天下人都知
 
道:在讲究质量的前提下薄利多销。
 
    天道酬勤,厚德载物。
    遍布四海的茶农和茶树,可谓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发了摘,摘了再发,周而复始,原本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天道酬勤人生观的外在表现。现年50多岁的刘永建,老家在云溪,在家乡的小山坳,他从种茶、采茶开始,到茶叶加工,样样都是把好手。“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自幼成为刘永建的人生信条,熟知刘永建为人的一个茶商马老板,老是笑着要刘永建改名为“刘劳模”,他一笑置之。
    是什么原因成就了老刘的茶叶人生。1989年春,一个偶然的经历催生了刘永建做茶叶生意的念头。那年的春茶长势喜人,种茶能手刘永建正巴望着春茶能长出钱来,然而,茶商却将他家的上等春茶收购价压到14元/斤,刘永建无奈成交。其时已是午饭时分,淳朴而热情的刘永建邀其在家吃饭,一杯地道的谷酒下肚,商贩兴奋地透露这批茶市面售价能卖到35元/斤。茶农种茶多么艰辛,为什么让中间商赚如此大的差价?一种强烈的“反暴利”的念头让刘永建暗暗下定做茶商的决心。
    很快,刘永建就在岳阳市梅溪桥市场摆起了茶叶摊子,由于他懂茶而严把茶叶质量关,加上痛恨“暴利”,专搞薄利多销,种茶户喜欢把茶叶给他,消费者也爱老刘茶的货真价实,通过3~5年的苦心经营,生意慢慢地做开了,销量一天比一天,一年比一年好起来!后来,老刘注册商标为“君皇岛”,2007年还进行了食品安全论证(本网注:应为“通过了QS认证”或“获得了食品生产许可证”),走向了品牌营销之路后,他的生意越发红红火火。在他的统帅下,她的全家都做起了茶叶买卖,妻子、儿子、女儿、女婿如今都在做茶叶生意,真正的“茶叶全家福”!
     质量为本,薄利多销,由涉足茶叶市场到如今的名茶批发旗帜商户,刘永建坦言只有一个“秘密”法宝。茶道不仅仅是口头的妙解,内心的澄清,也是通过商业行为体现出来的芳泽。没有盈利,谈不上茶道,盈利不够光彩,也不是茶道。不言之茶教给刘永建的是骨子里的厚道与内心的澄清。
 
    精心编织购销网络,近20年间刘永建的采购足迹遍及
 
全国许多茶叶基地,与上百家茶叶生产厂家建立了良好的
 
协作关系。
 
      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
      1993年的时候,全国茶叶市场开始活跃起来,刘永建意识到这正是自己创业的好时机。当时岳阳经营茶叶的门店极少,茶叶品种少,质量低,市场拓展的空间很大,整个梅溪桥市场都没有成规模的茶叶店,更不用说提供全国各地的茶叶。从这年起,刘永建开始腾出时间跑全国各地的茶叶生产厂家或者著名的茶叶生产基地,足迹遍及云南的景泰、思茅、贵州的遵义、四川的峨眉山、广东的洛昌、广西的百色、灵山、拿坡、福建、湖北的恩施、宜昌、湖南的娄底、邵阳、郴洲等。
      以茶会友,以心对人,很短的时间里,刘永建在全国各大茶叶生产基地结识了不少厂商,为自己的茶叶批发采购打下了雄厚的“人脉基础”。几十年的浸泡在茶市中,老刘就像一只智慧的蜘蛛一样,哪里产茶,产什么品种的茶,何时是采购的最佳时机,不同品种茶叶的市场供求情况如何,丰产年还是减产年?……洞悉茶市行情,与上百家茶叶生产厂家建立的良好协作关系,使老刘犹如“九段”围棋高手,盘旋在脑海中,总是一盘步步先手的棋路,这也是为什么老刘能够在茶叶市场营销时游刃有余的根本原因。

    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凭借20年积累在胸中的茶
 
叶一本经,刘永建炼成了识茶的“火眼金精”。
 
      岳阳人喝茶,过去总能见到的也是最普遍的茶是绿茶,大杯一倒,茶当水喝,茶叶当饭吃。而现在在许多茶楼,乃至公司、或者家庭的茶几上,有了整套的专用茶具,一边看电视、聊天,一边品茶。铁观音、普洱、乌龙、信阳毛尖、碧螺春……品种多样,而其沏泡、喝茶的讲究也五花八门。刘永建自小与茶叶为伍,茶道中所蕴涵的文化,以及经营茶叶买卖中的心得体会,让他从中悟出了一套朴素的商道。业内人士说,刘永建就是一本茶叶生意经。是的,作为梅溪桥批发市场资格最老的批发老板之一,和自身具备的茶农经历,老刘的确是一本茶经。如今,很多茶叶经销的后辈在刘永建面前总是爱尊称他为“刘老师”、“刘教授”。
       侃到老刘的茶叶经,他说,茶叶经营就像做人一样,既有原则性,也有灵活性。原则性就是诚信为本,不能短斤少两,不能以劣充好,既不能欺骗消费者,也不能欺骗供应商。它的灵活性,则体现在你对品质的鉴别,行情的把握。茶叶受气候影响大,季节性强。比如,今年春茶受冰冻影响肯定会减产,供求关系以及物价上涨因素,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价格肯定会高于去年同期。
      侃到茶叶经,打开了话匣子的老刘吐露,以绿茶为例,谷雨前茶肯定没有打农药,如果光照好,是有机肥茶,茶汁浓,味道好,所以,清明前茶品质最好,价格高。如果天气不好,温度太低,或者大风大雨,不利于清明前茶的生长和采摘,那好茶就少,而70%都由于茶汁或者形状不均匀等,算不上上等清明茶,导致价格买不起,而抢到好天气的清明茶则因优等茶的减产而价格上扬。所以,采购茶叶,特别是季节短的清明茶,第一要关注天气,这一点掌握不好,谈不上进货。如果是夏茶,气温高,雨水足,茶叶生长快,茶叶没有浓度,泡第一次水茶汁就丢了80%以上,而且,如果喷了农药,茶叶就会存在农药残余,茶叶就会有涩味。
    
    大音稀声,大智若愚。老刘的茶叶人生,依然脱不了做
 
人的真谛,即诚信为本,茶道即商道。
 
       在老茶人的眼里,茶是血,是肉,是生命,懂茶就是懂人生。茶有千千道,喝茶的商人,可以享受到茶对人的启蒙,茶香会告诉你,何为人?何为商?
      茶道如商道。刘永建认为,看茶叶就像一个老中医给人把脉一样,去判断茶叶的价值,对茶叶的色、香、味、形作出一个品质判断。品质好的,价值自然高。
       万物皆有道。在刘永建看来,由茶道可以联想到商道,进而再上升到人道。他认为,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独具特色的组成部分,茶道二字的背后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讲求茶道的经营者,也应该讲求商道,诚信为本,贴近民生,平价经营。由茶道和商道上升到人道,即人的品格道德,不昧良心做生意,和谐共处、和气生财。总而言之,茶商经营茶店之道,就是茶道、商道、人道,三“道”缺一不可。老刘特别反对暴利,认为厚道好客,是茶文化的最大内涵。
      茶道原本求的是尽善尽美,不得其法,就算茶水漫灌而过,露出的还是三代以上的黑色。当年就有外国人把茶叶放到锅里煮上几分钟,然后把锅里的水倒掉,再一根一根地吃茶叶。现今,不少商人也还是这样,留不住嘴边的精华。但滚滚红尘中,他们的心从来就没有宁静过。茶之本意,在于清静六根。
     “做生意不要怕吃了一点亏,吃一点亏不要紧”,谈到商道,老刘说:“即使上了一次小当,就学一回乖,下次不来哉,如果出现进货品质不如样品质量好,双方协商,协商不好,原样发回去,贴一点运费不要紧。通过多年诚信经营所建立起来的全国供求网络,电话联系,厂家直接发货,是老刘在茶叶批发市场游刃有余的重要原因。
       “做生意最忌急功近利。客户的心意就是自己的生意。”刘永建做茶叶批发生意,不仅只批发给消费者,也批发给同行,而且,很大部分给了同行,成为业界的著名批发商,带动了岳阳茶叶市场的发展和繁荣,如今大部分茶叶经销店都成了刘永建的稳定客户。凭借薄利多销,将顾客当朋友的经营思想,近20年时间里,刘永建打通的市内外、省内外100多家茶叶经销商,都成为他最信赖的供货渠道。
                                                                                                    [作者:YYW]
 
 
 
湘ICP备14000624号